环境保护科学

环境保护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杂志简介:《环境保护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1-1135/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大气污染与防治、水污染与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废处置与处理、环境管理、环境与生态、监测分析、环境评价

主管单位:沈阳市环境保护局
主办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4-6216
国内刊号:21-1135/X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75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辽宁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9
复合影响因子:0.47
总发文量:1794
总被引量:12102
H指数:37
引用半衰期:5.7794
立即指数:0.0294
期刊他引率:0.985
平均引文率:13.7647
  • 北京地区冬季SO2浓度的时空分布和年际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韦意双; 蔡旭晖; 范绍佳; 宋宇; 陈家宜; 郭怀成 刊期:2007年第06期

    用统计分析方法,对1984-1988年和1999-2000年间北京市冬季SO2的时空分布及多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1984—1988年间,除定陵点位(清洁对照点)为单峰分布外,北京市SO2的城区日变化特征基本呈双峰双谷型特征分布。而在1999-2000年间,城区峰值开始降低,定陵点位峰值相对升高;(2)就多年变化特征而言,定陵点位SO2浓度呈升...

  • 室内空气质量指数评价模式的研究

    作者:李新; 石建屏; 魏锡文; 王中琪 刊期:2007年第06期

    提出室内空气质量的三级评价标准和五个评价等级,建议依据评价目的,选择相应污染物质作为评价因子。分析常用指数评价模式的特点,建立适用于室内空气质量评价的综合指数模式,该模式是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方法。

  • 汽车乘务舱空气污染物的净化措施研究

    作者:韩锐; 关强; 胡亚楠 刊期:2007年第06期

    汽车乘务舱是乘务员(特别是驾驶员)接触最频繁、最密切的空间,其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舱内每个人的健康。文章对汽车乘务舱空气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对汽车乘务舱空气污染物的净化措施发展的研究,提出了将一种半导体光净化材料直接应用到汽车乘务舱中的净化措施。同时,针对我国北方夏冬两季温差较大的特点,提出了北方汽车乘务舱空气污...

  • 沈阳市生物质颗粒燃料推广应用前景分析

    作者:刘军; 贾玉鹤 刊期:2007年第06期

    阐述了沈阳推广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分析了生物质颗粒燃料在沈阳市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法与对策。对生物质颗粒燃料的商品化和大规模利用进行了展望,指出生物质颗粒燃料在沈阳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十五”期间沈阳市苏家屯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污染特征研究

    作者:孙爱红; 马宁; 杨波; 姚亮; 王宇 刊期:2007年第06期

    论述了“十五”期间沈阳市苏家屯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污染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了沈阳市苏家屯区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环境空气污染控制对策。

  •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与溶解性有机质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郑伟; 杨曦; 张金凤 刊期:2007年第06期

    溶解性有机质(DOM)是水环境中重要的有机组分,主要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等多种作用吸附结合有机污染物,影响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等环境行为,同时DOM对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还受DOM和有机污染物的性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 聚合氯化铝与聚磷硫酸铁絮凝除藻比较研究

    作者:廖秀远; 邬红娟; 文琛 刊期:2007年第06期

    针对武汉市莲花湖湖水,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磷硫酸铁(PPFS)进行絮凝实验,比较了两种无机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及原水处理前后藻类群落变化。主要结论如下:①PPFS与PA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5mg/L、2.0mg/L;②PPFS在去除藻类细胞、浊度和色度方面均优于PAC,当PPFS投加过量时,因水体中Fe^3+过量分布,使水样色度去除率下降;③PPFS絮凝处理微囊...

  • 城市污水处理BOT模式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朱金山; 周丰; 郭怀成 刊期:2007年第06期

    基于BOT模式系统分析,识别3大类8个关键问题:①政策方面,包括土地使用权、政府补偿、产权;②投资与建设方面,工艺前瞻性、风险、管网配套;③运营与保障方面,包括收费定价、回报率,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城市污水处理BOT模式,为我国BOT模式的开展提供决策支持。

  • 味精生产的污染排放分析与治理研究

    作者:杜宝山; 孙立波; 哈斯图力古尔; 包晓岚; 包文信; 张梅荣 刊期:2007年第06期

    以东北地区某味精生产厂为例,对味精生产从水体、大气、固废三个方面进行了污染分析。通过对污水处理和大气污染治理的系统控制以及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研究,结果表明,味精生产中污染排放能够达到国家的相关标准。

  • 湘江衡阳段水质污染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李彩霞; 李彩亭; 翟云波; 彭亮 刊期:2007年第06期

    对湘江衡阳段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松柏断面呈重金属污染且污染最为严重,枣子坪和站门前断面氮磷污染严重。运用单因子评价指数法计算出主要污染指标9年的污染指数,分析各污染指标的时间变化规律,并使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检验变化的显著性,得出:9年来总磷、铅显著下降,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汞污染有弱下降趋势,砷污染呈不明显上升,...

  • 灌河口潮滩重金属累积特征及其对环境的意义

    作者:黄家祥; 殷勇 刊期:2007年第06期

    灌河是苏北地区最大、航运条件最好的入海河流。重金属元素分析显示,在灌河口表层沉积物中Hg、Cr、As和Cu的含量要高于背景值;Pb和Zn的含量比较接近背景值;Cd的含量低于背景值。其中Hg元素出现了中等程度的生态危害性,而Cr、As、Cu、Pb、Zn和Cd等元素的生态危害系数均极低,整个灌河口潮滩地区并没有出现较为严重的重金属生态危害。

  • 铝阳极电凝聚处理活性红241动力学分析

    作者:杨蕴哲; 胡筱敏; 梁吉艳 刊期:2007年第06期

    在一个序批式反应器中,以铝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考察了电流密度、初始pH值、电解质浓度及种类、温度、染料浓度因素对电凝聚处理活性红241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凝聚处理活性红241遵循均一级动力学方程;电流强度、染料浓度、电解液初始pH值、氯化钠电解质浓度、温度对染料溶液脱色速率常数的影响显著,而硫酸钠电解质浓度则影响不明显;...

  • 海藻酸钠凝胶球去除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的研究

    作者:林永波; 肖玲玲; 孙少晨; 蔡体久 刊期:2007年第06期

    采用海藻酸钠-钙凝胶球、海藻酸钠-钙-铁(Ⅲ)凝胶球、海藻酸钠-铁(Ⅲ)凝胶球对水体中单宁酸和没食子酸进行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50mL(50mg/L)的模拟污水进行吸附,海藻酸钠-铁凝胶球和海藻酸钠-钙-铁(Ⅲ)凝胶球的吸附效果优于海藻酸钠-钙凝胶球,吸附120min后,使用Fe(Ⅲ)凝胶球对单宁酸的去除率可达97%,对没食子酸的去除率可达99%,...

  • 美人蕉对西安护城河水体净化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牛小磊; 杨夏欣; 王志远; 刘宏斌 刊期:2007年第06期

    以西安护城河污染较严重的北门段水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浮床技术种植美人蕉净化重污染水体。研究表明,美人蕉对西安护城河北门段河水TN、TP、COD、NH3-N等的去除率分别为77.4%、89%、93%、97%;这为利用美人蕉浮床系统对西安市护城河水体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 人工湿地-CRI技术对医院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作者:伍峰; 周少奇; 朱明石; 胡永春 刊期:2007年第06期

    采用人工湿地技术与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工艺(CRI)相结合,通过物理、化学、微生物等作用,对医院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出水COD、BOD5、SS、TP去除率均达到87%以上,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其中出水粪大肠菌群含量为20个/L,优于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