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黄河文学 警惕“话语刀客”,把批评视野放到现实秩序内层 【正文】

警惕“话语刀客”,把批评视野放到现实秩序内层

作者:牛学智
中国批评   求真   批评视野   作品论   话语意义  

摘要:首先是"求真"的问题。"求真"是指责者对批评"不真"最为痛心疾首的批评,因此也就成了指责当前批评"失真"的一个关键。所以这一路文章,总体上就属于用批评实践落实"求真"的性质,一般是具体的作品论。第一个以"真实"发表作品论的人是谁我忘了,但这个人所出示的挑文学作品语病的批评模式至关重要,它无疑是暗合"人们"所谓"求真"标准的,或者说,它就是当前批评所谓"求真"的具体条件。从第一篇作品论"跟读"到今天,恕我直言,作家的语用、语病、人物穿帮、细节失真等问题,的确值得去好好分析,它肯定是一个时代学风的最直接反映。然而,如果把这个低层次问题等同于批评的"求真",尤其等同于课堂上给学生批作文,那么,该"真知"恐怕就变味了……雷蒙·卡佛十年之内对《一件好事儿》(短篇小说)进行过三次改写,他改写的目的恐怕不单是为了面包师傅几次"威胁"电话真实不真实的问题,实在是"威胁"这个叙事准确不准确,以及失去了儿子的夫妻,特别是妻子是如何令人信服地度过精神难关的问题。读者在难关体验中获益,是因为读者在作家的最后一次修改中,充分地领受到了作家的话语意义。你有条件印证"十七年文学"中细节的不实,但你不能在你的印证中给出满意的价值观,而且如此三番五次五次三番地解构,最后的一刀恐怕只能解构文学的基本信念。这样的批评,文学只能一步步被推到纪实、报告的层面,而仍然失察于当今人们的心灵体验……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