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经济

沪港经济杂志 省级期刊

Shanghai & Hongkong Economy

杂志简介:《沪港经济》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046/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本刊专稿、东方之子、热门话题、香港专递、香港人看上海、沪港经济论坛、编译参考、财经脉搏。

主管单位: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5-3670
国内刊号:31-1046/F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复合影响因子:0.04
总发文量:2863
总被引量:488
H指数:7
立即指数:0.0137
期刊他引率:1
  •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称:不能简单地利用税收杀富济贫

    刊期:2005年第02期

    厉以宁表示,中国的发展,需要中产者队伍的壮大;而中产者队伍的壮大,主要应该依靠较低收入者逐步提高他们的收入,而不是靠实行高税收,把富人降为中产者。靠实行高税率把富人降为中产者很不足取,必须坚决摒弃。在经济从计划体制步入市场体制的开始阶段,尤其要认清这一点:杀富济不了贫,也无助于穷人的脱贫。“杀富”的结果,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指出:推进市场化改革是扼制腐败的基本途径

    刊期:2005年第02期

    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长期以来,总有人用“金钱是万恶之源”的理论解释腐败,将其说成是市场化改革的产物。这种说法是完全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表明,推进市场化改革恰恰是扼制腐败的基本途径。

  •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指出:目前的重工业热不符合中国国情

    刊期:2005年第02期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近两年来加速重工业化,并不像许多人以为的那样,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了某个阶段,产业升级自然带来的结果。产业结构当然会不断升级,但这一轮重工业化应该讲还是有点走进了岔路。目前这一轮重工业热,不符合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处长徐连仲指出:物价上涨有六大压力

    刊期:2005年第02期

    徐连仲在分析2005年中国经济总体运行趋势时指出,国内物价仍面临六大上涨压力,有关部门应引起足够重视。

  •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所长汪同三指出:影响宏观调控“软着陆”的五大因素

    刊期:2005年第02期

    经济学家汪同三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上提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针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中国进行了一轮新的宏观调控,根据历史经验,要较好地实现宏观“软着陆”,必须假以时日,深化改革。如果宏观调控采取的措施不当,就会引起中国经济的“硬着陆”。

  • 中国银行香港发展规划部研究员苏志欣指出: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需治本

    刊期:2005年第02期

    苏志欣研究员认为,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需要治标也需要治本;既要有短期的对策,也要有长期的工作。第一,政府口头干预,明确表示人民币近期不升值。第二,加强监管,加大对非法流入资金的打击力度,这样可以提高这类资金进入中国的风险和成本。第三,改进外汇管理,包括对企业、个人的外汇使用和资金出境进一步放宽。

  •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中心易宪容指出:今年金融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市场化

    刊期:2005年第02期

    易宪容博士指出,2005年金融改革的重点就是提高市场化程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信贷控制上,从趋势上来讲今年的信贷将变得宽松,对一些行业,比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强调的农业及与农业相关的行业,信贷将更为宽松,总体上不会像去年这样紧。此外,信贷控制上行政管制等手段会少一些,由于去年央行已经放开了贷款利率浮动上限,因此市...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万季飞表示:五大因素推动中国外贸快速增长

    刊期:2005年第02期

    万季飞认为,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除得益于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国际环境改善外,还有5个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外贸体制改革深化,经营主体多元化,企业竞争力提高,为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进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 沪港经济大事记(2004年12月21日至2005年1月20日)

    刊期:2005年第02期

    2004年12月22日:上海首次举办专利拍卖 上海首次专利拍卖会22日在上海知识产权园举行。20多个研究单位和个人提供了39项专利进行拍卖,共成交8项,总成交额1200多万元。二医大研制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专利成交670万元,为最大一笔交易。

  • 电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访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理事长朱永德

    作者:张岩 刊期:2005年第02期

    我邂逅了电影 "小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从事电影,走上电影之路,绝对是一次偶然." 少年朱永德很顽皮,这位机灵淘气、从来都不安分的孩子是学校中出了名的"小人精儿".和其他男孩子一样,他的童年是在欢笑中度过的.

  • 中国电影何去何从——朱永德谈电影

    刊期:2005年第02期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电影确实走过一段很长的迷途,原因是多方面的。

  • 奇迹是这样产生的——访上海国宾医疗中心院长周雅芳

    作者:丁建平 刊期:2005年第02期

    曾经有过好几次我和"国宾"都是"擦肩而过".记得几年前我从香港到北京开会,会议期间有一位台湾商人在知道我是上海人以后,便问我是否知道"上海国宾"?我原先还以为"国宾"是一家星级宾馆(后来才知道是一家医疗中心),差点闹出了笑话."‘要体检,找国宾',这句广告语在上海已经几乎家喻户晓.

  • 把工作当作心灵的栖息地——记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滨江大酒店总经理王济民

    作者:俞天白 刊期:2005年第02期

    宾至如归,这四个字,几乎出现在所有宾馆旅社最显要的部位.把旅途歇脚之处办出一派家的温馨,对于宾馆旅社,难道不是最高的标准,最具吸引力的生存境界?

  • 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大搞海外并购

    刊期:2005年第02期

    海外并购:中国企业大步"走出去" 在多哈木槌落下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三年的时间里,人们一方面看到了跨国巨头在中国攻城略地,另一方面清晰地听到了中国企业出击海外的铿锵脚步声.

  • 资源和品牌:海外并购的主旋律

    刊期:2005年第02期

    瑞士信贷第一渡士顿(CSFB)亚洲区首寤经济学家陶冬这样表示,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要围绕着两个主旋律展开——资源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