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109/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栏: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专栏:脑网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化学与环境科学、体育学

主管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2367
国内刊号:41-1109/N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7
复合影响因子:0.73
总发文量:2960
总被引量:13988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6.339
立即指数:0.0797
期刊他引率:0.9923
平均引文率:10.1848
  • 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参与及其演进:一种理论阐释

    作者:郇庆治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国自联合国哥本哈根大会以来的全球气候治理参与政策调整,尤其是在《巴黎协定》谈判、签署与批准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立场,同时是情境性的和阶段性的,分别致力于清理并不怎么成功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政治“遗产”和更加积极地寻求创建一种更为有效的全球气候治理体制。这使得中国无疑正在成为全球环境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并将逐渐从全球气候治...

  • 中国环境治理的体系转型与制度构建——基于麦肯锡7S模型的分析

    作者:王莉 刊期:2017年第04期

    中国现行环境治理体系存在治理战略不清、定位不明,管理分散、治理主体孤立、手段单一,整体性治理制度供给不足、法律制度间缺乏有效衔接与组合等弊端,亟需进行转型以便适应中央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升的时代需求。麦肯锡7S模型具有社会治理的普适性特征,可与环境治理形成结构对应,且具有整体管理的系统优势、符合现代治理体系要求的主体...

  • 关于草地生态史研究的若干构想

    作者:高国荣 刊期:2017年第04期

    草地生态史是环境史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特定时空下草地生态系统的变迁,将“地——草——畜——人”视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草地生态系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忽视,但它在多方面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草地生态史可以从草地生态变迁、草地利用与保护、草地观念三个层面加以探讨。草地生态史研究可以从全球范围内草地持续退化这一现实出发,探...

  • 20世纪中期美国联邦政府对空气污染控制的干预与强化

    作者:金海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世纪中期,美国在空气污染控制方面经历了一个联邦政府干预不断扩大的过程。最初,人们将空气污染视为地方问题,治理空气污染被认为是州和地方政府的职权。由于地方利益的不同,地方政府治理空气污染面临诸多困难。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政府开始介入空气污染控制问题,并一直和地方政府及工业集团的利益进行博弈,并于1967年通过了《空气质量...

  • 20世纪60年代英国议会关于杀虫剂使用和管理的辩论

    作者:赵丁 刊期:2017年第04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特别是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一书出版以来,人们普遍开始担忧杀虫剂对人类、野生动物及生态环境的危害。英国议会上下两院也针对本国杀虫剂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辩论。在此过程中,随着英国质疑杀虫剂安全性的呼声日渐高涨,以及杀虫剂使用过程中不断暴露出的问题,英国政府的杀虫剂政策逐步发生改变,...

  • 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自由裁量”规则实证研究

    作者:曹新明; 崔逢铭 刊期:2017年第04期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自由裁量”规则不同于我国现有法定的四种损害赔偿计算方式,在司法实践中属于“缺乏合法性之客观存在”,它有别于“法定赔偿”的羁束属性,具有基于证据自由裁量之特点。德国和日本有关“损害数额的认定制度”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赔偿数额“自由裁量”规则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源泉和架构参照,通过对该种制度的比较研究,可...

  • 行为法律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以P2P公司信息披露义务为例

    作者:周林彬; 马恩斯 刊期:2017年第04期

    行为法律经济学是融合法学、经济学与心理学的一种综合分析方法,被认为是法律经济学的前沿领域。对这一领域,法律经济学研究者皆知美之为美,并在十年间进行了诸多介绍,但却极少有学者尝试运用这一最新方法对部门法具体问题展开分析,仅有的分析也表现出了诸如未能衔接法律经济学经典理论、分析参数有限、分析工具的适用零散且随意以及行为分析缺...

  • 农村集体产权治理:特征、困局与突破

    作者:唐鸣; 江省身 刊期:2017年第04期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以农地产权结构的“三权”分置为治理起点,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增加作为基本治理目标。随着村民自治的全面推行,农村基层形成了“乡政村治”的基本格局,“乡政村治”格局造成了基层利益配置的难题。随着第一轮地权变动带来的改革红利逐渐消失,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再次陷入动力不足的“软约束”状态。我国农村基层产权改革...

  • “城归”现象:主体特征、形成机理与生成逻辑

    作者:雷洪; 赵晓歌 刊期:2017年第04期

    “城归”一族并非外出农民工的“简单返乡”,而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双重推力的结果。“城归”主体拥有现代信息和多元资本,是中央顶层设计中“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践行者。“城归”现象的形成贯穿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城乡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城归”现象与农村未来社会结构调整方向相契合,其...

  • 贫困山区旅游产业扶贫及脱贫绩效评价——以郝堂村为例

    作者:吴国琴 刊期:2017年第04期

    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是旅游扶贫研究的重要议题,以豫南大别山贫困山郝堂村为研究对象,构建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绩效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郝堂村旅游产业扶贫和脱贫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从时间序列的纵向评价结果来看,郝堂村旅游扶贫总体绩效为“很好”。从产业要素的横向评价结果来看,郝堂村的旅游发展是以“食”(农家乐)为主导,以“游”为特色...

  • 传统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的实证研究——以郭亮村为例

    作者:陶玉霞 刊期:2017年第04期

    乡村具有多重根性意象的认知和体验价值。乡村根性意象旅游感知是评价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指标,依托乡村根性意象价值指向建构认知模型和旅游感知分析框架,通过郭亮村实地调研对假设进行验证。郭亮村在传统景观意象方面呈现“较好”,但基于土地意象根性价值的农业、劳动、乡民意象呈现效果“较差”。游客对乡村根性意象评价远远低于乡村整体印象...

  • 基于网络文本的旅游者情感体验构建理路——以杭州西湖为例

    作者:屈小爽 刊期:2017年第04期

    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认知贯穿于旅途情感体验的全过程,借用扎根理论法提取出“特定情境下旅游者情感体验的生成”这一核心范畴,基于开放性编码、主轴性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对西湖旅游者情感体验的生成进行研究。网络文本情感倾向结果显示,旅游者对西湖的积极情感远高于负面情感,旅游者认知、感官等多种体验皆对情感体验起到催化作用。旅游者的情感体...

  •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消费者感知品类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

    作者:崔保军; 余伟萍 刊期:2017年第04期

    运用实验室试验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不同类型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感知品类风险影响的差异及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对感知品类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潜规则型群发性危机对消费者感知品类风险的影响更大。危机群发性在危机对消费者感知品类风险的影响中发挥调节作用,危机群发性高时,较技术缺陷型群发性危机,潜规则型群...

  • 志仁兼举与道、德、福相契

    作者:胡家祥; 张澍树 刊期:2017年第04期

    当代的人文精神建设亟需从中国传统哲学汲取思想资源,通过循天之道以立人之德。先哲认为易有太极,分化为乾坤二元,一阳一阴之谓道,一辟一翕而成变,于是而有万物的生生不息,这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宇宙观。志士自强不息,仁人厚德载物,二者相辅相成方能铸就与天地合德的完整人格;孔子最先提出理想的人格为“志士仁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以农业...

  • 价值理性的本真与建构

    作者:徐青 刊期:2017年第04期

    价值理性诉求是当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的重大关切和热门话题之一,普遍认为价值理性受工具理性挤压而边缘化甚至退场,因而主张恢复价值理性。事实上,马克斯·韦伯对价值理性的界定虽然不无意义,但他所理解的价值理性与在生活实践中支配人们社会行动的价值理性相去甚远。价值理性只是一种理性,它就如同方法,方法有得当也有不当,价值理性也会有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