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109/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栏: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专栏:脑网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化学与环境科学、体育学

主管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2367
国内刊号:41-1109/N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7
复合影响因子:0.73
总发文量:2960
总被引量:13988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6.339
立即指数:0.0797
期刊他引率:0.9923
平均引文率:10.1848
  • 身体哲学:马克思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生活旨归

    作者:崔永和; 程爱民 刊期:2013年第05期

    在西方哲学史上,马克思以人的感性活动实现了一场根本的哲学变革,他把抽象“解释世界”的观念哲学推向实际“改变世界”的感性哲学,从而宣告了柏拉图以降的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同时,在价值论领域开启了以人的生活为旨归的身体哲学路向。

  • 感受性质问题及其对唯物主义的挑战

    作者:李珍 刊期:2013年第05期

    在哲学领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由来已久。在当代,随着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及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唯物主义在这场争论中毫无疑问占据上风,然而,以感受性质问题为代表的意识难题却对其发起了新的挑战。从另一面来看,这正是唯物主义发展的契机,应从新的视角和方法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论。

  • 马克思主义的“证伪”品质及其当代启示

    作者:刘五景; 杨黎红 刊期:2013年第05期

    马克思主义不仅善于“证真”,也勇于“证伪”。马克思主义的“证伪”,并非简单的自我批判,而更强调自我批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对他者的批评意见的真诚欢迎态度;不是对“证真”的自我否定,也没有削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反而更加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真品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证伪”品质的当代启示:...

  •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与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

    作者:马宁奇 刊期:2013年第05期

    市民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理论的分析,尤其是其市民社会理论中内涵的自由、法治和民主精神,对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具有现实的时代意义。当前,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十分必要,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动力机制。在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教育时,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为前...

  • 科学发展观与后物质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思想比较研究

    作者:杨玲; 胡连生 刊期:2013年第05期

    当代西方国家流行的后物质主义与中国正在践行的科学发展观,二者在思想理念上具有契合点,以人为本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些使二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科学发展观与后物质主义不是一个理论体系,二者存在明显的差异性。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发展战略,而后物质主义是多元文化的一种,两个理论提出所处的社会...

  • 群众政治与公民政治探析

    作者:刘小畅; 李杨 刊期:2013年第05期

    政治文化的确立对政治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群众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它以群众路线为要义,以群众运动为政策实施方式,在新中国的建设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民政治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发展起来的,二者的关键性区别在于前者表现为对法制的忽视,后者则体现了对法制的尊重。在社会主义...

  • 从回应型政府到合作型政府:我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的理性路径论析

    作者:杨岚凯 刊期:2013年第05期

    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正逐步推进。但社会治理主体结构失衡、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缺乏有效的双向互动机制、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弱、支撑制度不健全等因素使得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陷入困境,还停留在回应型政府层面上。诸多限制性因素说明了,作为一个桥梁与纽带,合作型政府为我国从回应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稳步过渡的台...

  • 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下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探讨

    作者:熊项斌 刊期:2013年第05期

    社会化网络时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关系着网络危机事件的及时有效化解,丰富着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研究网络舆情与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价值关联,突破网络舆情功能发挥的瓶颈制约,提高网络执政能力和处置网络舆情危机的能力,构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生态,健全网络舆情的监控机制是现代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选择。

  • 论社会组织与政府协同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作者:时立荣; 刘菁 刊期:2013年第05期

    建立社会组织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协同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它既利于政府又利于社会组织。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既存在分离关系又存在互补关系,而互补性是二者建立协同关系的基础,协同是高度科层化的政府机构和扁平化的社会组织之间的功能性互动。协同管理通过承认机制的运行发挥作用,这一过程包括信任关系的建立、政...

  • 我国村选家族化的两种典型博弈形态及横切分裂解决

    作者:刘涛 刊期:2013年第05期

    村选家族化问题始终是我国村民自治研究中一个难以回避的话题。家族问基于实力对比关系可分为“势力均衡”和“权力等级”两种典型形态,村选中两种形态下的家族博弈会相应地陷入“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之中。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村民所选择的家族团体保护方式及其中所蕴含的传统宗法制投票逻辑,而在于这种选择方式的单一性。引入“横切分裂...

  • 论欧洲中世纪社会结构特征及其对西方政治文明走向的影响

    作者:王霞 刊期:2013年第05期

    欧洲中世纪文明既承接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传统,又开启了近代资本主义精神。它在消解古典文明使中世纪变得“黑暗”的同时,却又以潜伏着近代宪政民主、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文明因子,把先贤创造的古典文明通过创造性转换传送到近代人手里,为作为近现代文明基础的宪政、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观念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土壤,从而孕育了现代西...

  • 宪法社会化:宪法实施的着力点

    作者:张占杰 刊期:2013年第05期

    宪法实施是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宪法主体的交互行为。知晓并理解宪法则是各宪法主体交互行为有效发生的逻辑前提,由此要求宪法必须以“公开的大众知识”和“被广泛知晓的法律常识”品格出现,才能使知晓和理解宪法成为可能。两种品格的形成过程本质上就是宪法社会化的过程,其有助于宪法实施文化基础的形成、实施实效的巩固以及实...

  •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的实质及价值取向

    作者:张二军 刊期:2013年第05期

    作为一项基本刑事政策,宽严相济适用的对象与刑法性质一致,其基本立场体现了我国刑法理论由客观主义向主观主义的倾斜。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法律适用,表面上是刑事法律适用的严与宽,实质上则是司法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过程中司法良知的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法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民的功能中更加注重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充分反映了该政策...

  • 行政刑法视角下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的再审视

    作者:李岚林; 刘志刚 刊期:2013年第05期

    我国现行的劳动教养制度立法改革存在诸多困境。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行政制裁体系和刑事制裁体系在立法上的交替和混同,主要表现在:借行政罚之名行刑事罚之实;犯罪界定的定性与定量因素的限制;两大制裁体系的立法及司法冲突。故此,应从行政刑法的视角重建劳教改革的新理念,通过重新建构和调整两大制裁体系来完善行政刑法,从根本上走出劳教立...

  • 环境污染所致大规模侵权中政府介入制度的完善

    作者:张秀玲 刊期:2013年第05期

    在认定环境污染所致大规模侵权赔偿责任时,虽无需判断加害人有无过错,但因果关系的隐蔽性、损害的潜伏性,导致本就冗长的终极救济途径——司法救济程序——更为繁杂,其带来的正义相对于受害人的紧急需求过于滞后。为弥补这一不足,政府救助必不可少,但其救助范围、权力限制及财政资金的使用权限等需要进一步立法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