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杂志简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6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1-1109/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栏: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专栏:脑网络、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化学与环境科学、体育学

主管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0-2367
国内刊号:41-1109/N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196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河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7
复合影响因子:0.73
总发文量:2960
总被引量:13988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6.339
立即指数:0.0797
期刊他引率:0.9923
平均引文率:10.1848
  • 社会变迁、国家因素与当代新加坡华人社会宗乡文化之复兴

    作者:曾玲 刊期:2013年第01期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政府为了适应世界、亚太地区的变迁,特别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迅速崛起改变了世界格局的新形势,对其内外政策进行了全面调整,在文化上推行多元种族与多元文化政策,这些新的国家政策的制定与推行,为当代新加坡华人社会和中华文化提供了发展的契机。当上世纪80年代政府重新赋予华人社团传承与发展中华文化的功能之后,...

  • 论新加坡公民教育课程的分轨制度

    作者:傅敏; 陈效飞 刊期:2013年第01期

    在新加坡中等教育阶段,政府根据成绩将学生划入三种不同轨道的学校学习,通过社会研究课实施不同的公民教育。综合项目轨道强调公民权利,要求学生在对政策的批判中指向公民行动,未来成为国家元首;快捷/普通学术轨道强调公民价值观,要求学生在对政策的解读中掌握公民知识,未来成为社会中间阶层;普通技术轨道关注公民忠诚度培养,要求学生...

  • 汉唐“和亲”政策之比较——以王昭君和文成公主远嫁为端

    作者:唐建兵 刊期:2013年第01期

    “和亲”是封建王朝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选项。“和亲”亦称政治联姻,指封建统治者为免于战争之苦,捐弃仇怨与边疆异族统治者通婚和好,建立和平、亲睦关系。基于民族观、现实基础、历史经验得失等方面的差异,汉、唐“和亲”政策各有侧重。比较言之,西汉“和亲”被动且保守,唐朝“和亲”主动而开放。“和亲”政策的推行,不仅有助于增进民族...

  • 唐代疫病流行与政府应对措施浅论

    作者:李胜伟 刊期:2013年第01期

    唐代是我国古代疫病的多发期,共发生31次。其特征是与自然灾害、军队和区域环境密切相关。频仍的疫灾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引发人口的迁徙和流动,并严重影响到军队的战斗力。疫灾发生后,唐朝政府及时采取了宣传普及防疫治疫知识、遣医施药、处理尸体、发廪蠲赋等应对措施,以抗击疫灾,尽可能减少疫病所造成的损失。

  • 有意栽花与无意插柳——基督教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性别化传播

    作者:郭晓霞 刊期:2013年第01期

    基督教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社会尤其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但是由于传教士的帝国主义文化优越感和救世主心态,加上基督教自身的保守性、传教士思想的局限性,基督教和中国文化的这次对话成为霸权主义行为,本质上与父权制社会的性别主义相同,而真正有效的平等对话还有待于双方的进一步探寻。

  • 论中原文化内涵研究的体系性

    作者:康国章 刊期:2013年第01期

    探讨中原文化的内涵应突破平面罗列式的研究方法,注重中原文化内涵构成的体系性。中原文化内涵的体系性研究可以贯穿于中原文化的内容、中原文化的特征、中原文化对于华夏文明的影响等关于中原文化核心理论内容研究的全过程。立体而全面地构建起中原文化内涵的体系,对于深化中原文化理论研究、展示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都...

  • 荣格美学的理论特色与全球视野

    作者:张法 刊期:2013年第01期

    荣格以人格面具和阴影来展开的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强调入冲突与妥协的统一,重点是在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中加上了集体无意识,把精神分析从西方扩展到全球的各种文化,提出了心理学和美学上的原型理论,并以印度文化的曼陀罗作为人类心理原型的核心,让精神分析美学具有了一种全球性的研究视野。

  • “文学文化”与伦理的审美生活建构——理查德·罗蒂伦理学思想的美学向度

    作者:李立 刊期:2013年第01期

    理查德·罗蒂以非传统道德的文学来喻指其反传统道德的伦理观,从而倡导建构一种以“文学文化”为基础的“伦理的审美生活”范型,此范型一方面在私人领域标举以自我叙述创造性与丰富性为特征的审美生活,另一方面又在公共领域诉求一种以“痛苦”和文学移情作用为纽带的协同伦理,从而力图避免私人审美生活之残酷倾向与局限。值得注意的是,罗蒂...

  • 无意义的意义之躯——后现代荒诞美学对意义的重构

    作者:裴萱 刊期:2013年第01期

    荒诞美学是贯穿现代、后现代时期重要的美学形态。在主体性衰落的后现代主义时期,荒诞美学存在的合法性产生了危机。但是主体性的式微也意味着另类意义的解放,解构化的时代也彰显更自由的审美建构。荒诞在审美范畴上的否定性与客观性,审美表征上的“悖论”、“戏仿”与“不确定性”,美学形态上的平面化以及美学价值上的自由超越性产生了丰富...

  • 论德里达的首次书写之思

    作者:杨富波 刊期:2013年第01期

    德里达在《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中对胡塞尔的“书写”概念做了分析,这是他的首次书写之思。他阐发了书写作为“身体”的意义、辨析了书写单义性要求和多义性必然的关系。德里达此时的书写之思是现象学式的,但为后来解构之思开辟了道路。

  • 作者意图的捍卫与人文精神的守望——论赫施意图论解释学的伦理内涵

    作者:庞弘 刊期:2013年第01期

    美国学者赫施始终将作者意图视为实现解释之客观有效性的最可靠保障,而支撑其意图论主张的最重要依据则在于伦理层面上的深入思考。在赫施的理论中,对意图的理解已不仅仅是探查文本意义的便捷方式,而是上升为了应当被虔敬遵循的伦理上的迫切要求,并进而涉及到了自我与他者、自由与限制,以及解释者所应当担负的精神职责等更加具体而细致的领...

  • 论德勒兹的弱势戏剧

    作者:蔡熙 刊期:2013年第01期

    法国著名哲学家德勒兹以意大利剧作家卡梅罗·苯为个案,以“战争机器”和“生成女人”等美学概念为理论基础阐发了“弱势戏剧”这一后结构主义诗学范畴。弱势戏剧是“减法戏剧”,通过删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国家机器、官方历史、文本、结构、对话、语言常量等,对稳定的意义、权力关系、再现、意识形态、文化霸权进行批判与颠覆。“弱势戏剧”开...

  • 旧题李攀龙《唐诗选》真伪问题再考辨

    作者:殷祝胜 刊期:2013年第01期

    关于旧题李攀龙《唐诗选》一书真伪问题,国内学界大体认可《四库提要》的说法,以此书为明末坊贾所伪托;日本学界则大体接受森濑寿三的说法,以此书确出李攀龙之手。然而此二说均非有可靠的史实作为依据,难以对《唐诗选》的内容作出圆满解释。凌漾初在《唐诗广选序》中提出,此书乃王世贞家的“馆客某者”从王氏携归的李攀龙《古今诗删》原稿...

  • 江夏李氏考索——以李善家族为检讨中心

    作者:石树芳 刊期:2013年第01期

    李善家族源于江夏李氏,然而年代久远世系混乱,近年出土墓志若干,结合出土文献可对《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重新勘误补订。李善一系规模较大的迁徙约有四次:赵郡——颍川——江夏——浙东——江都。江夏李氏屡遭战乱,政治地位下降,经济优势丧失,仅能通过文化价值凸显门户优势,主要表现为学术研究的丰富与艺术才华的出众。李式与李充、李善...

  • 历史与未来:革命乌托邦之谜——从《人面桃花》到《山河入梦》

    作者:苗变丽 刊期:2013年第01期

    格非的小说《人面桃花》和《山河入梦》逐层深入精微剖析了陆秀米、谭功达母子二人的革命乌托邦激情,描写了他们革命乌托邦理想不断走向反面、不断遭遇失败的历程。对乌托邦的向往和行动,也不可避免地演变成了各种各样使个体深受创伤的具体经验。作者借助这两部小说,表现了人类对于革命乌托邦神话的一种天真和误解的深刻怀疑精神。格非是用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