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UPL Journal

杂志简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005/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讨 我国反垄断法的修改与完善、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法学论坛、域外法苑、评案论法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国际刊号:1008-4622
国内刊号:31-2005/D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56
复合影响因子:1.69
总发文量:1177
总被引量:13384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5.9808
立即指数:0.2024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33.5357
  • 合同解释的对象及其确定

    作者:崔建远 刊期:2018年第05期

    合同解释的对象主要是合同条款,包括合同用语,无论是清晰、明确的用语还是模糊、不明确的用语,均为合同解释的对象,只是二者所适用的法律规定不同,产生的法律后果也有差异。初步协议、意向性协议、备忘录依其上载明的意思表示构成本约的,自然为合同解释的对象;符合预约条件的,亦为合同解释的客体;即便不具有积极的法律拘束力,其本身不是合同解释...

  • 论民法总则的撤销期间

    作者:耿林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国意思表示瑕疵的撤销期间制度建立在传统大陆法系尤其是德国法系的以表意人意思表示为中心的理论基础之上,区分了因错误的撤销与其他原因的撤销。由于瑕疵表意人并非一定需要否定自己的瑕疵意思表示,立法例对意思表示瑕疵的救济选择了撤销模式,赋予瑕疵表意人以撤销权。为平衡表意人的撤销权,须为撤销权行使设置期间限制,并且仍须细致平衡由...

  • 法律行为的体系价值解读及其对合同效力的影响

    作者:梅夏英 刊期:2018年第05期

    法律行为在民法上存在三种不同价值取向,即自由价值的抽象表达、价值引导工具和规则范本,确定法律行为价值取向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其中作为价值引导工具来理解法律行为最具有可行性。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原则仍应坚持,但应将“合法性”限定在基于行为性质判断的可为层面,合同效力则交由拘束力规则调整;基于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区分的相对性,将无...

  • 人工智能时代技术风险的刑法应对

    作者:刘宪权; 林雨佳 刊期:2018年第05期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在风险”,包括冲击现有的秩序与制度,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与隐私等。人工智能产品风险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外在风险”,其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威胁甚至实际的危害。人工智能技术风险不同于克隆人技术风险,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传统的伦理道德并未造成实际的背离,且是被鼓励和支持发展的技术,其发展...

  • 论视听传输技术作证的规范化——基于民事裁判文书的分析

    作者:李峰 刊期:2018年第05期

    视听传输技术作证对司法信息化建设有典型的示范意义。通过民事裁判文书分析,近两年运用该作证方式的案例迅速增多,地域分布上呈非中心化状态,显示出网络社会活动剧烈扩张的特性,以及民事诉讼回应网络技术进步的积极态度。同时,也存在用语混乱、决定方式不清晰、裁判说理弱化等问题,程序运用亟需规范化。在观念层面,视听传输技术作证的规范化主...

  • 司法实践中人工智能运用的现实与前瞻——以上海法院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为参照

    作者:葛翔 刊期:2018年第05期

    人工智能已经在司法审判中开始了初期应用,上海于2017年初启动了司法审判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的开发。上海法院行政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前期以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为基础案由,构建了智能阅卷、智能归纳、智能辅助、庭审评议等模块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在法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开发的同时,我们需要对法律与人工智能的交互关系、人工智能对司法审判决策...

  • 当代中国立法中的国家主义立场

    作者:于浩 刊期:2018年第05期

    当代中国立法中的国家主义立场,在法律体系的建构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涉及谁来立法、立什么法、如何立法等问题。无论是立法的指导思想、立法主体、立法内容,均呈现出国家主义的色彩。全能主义、宜粗不宜细和建构理性主义作为我国立法中的指导思想,立法工作自上而下借助立法规划等方式展开;在立法主体上,国家立法压缩了民主立法的空间,部门立法、...

  • 宪法基本权利限制条款权利保障功能之解释与适用——兼论对新兴基本权利的确认与保护

    作者:王进文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国《宪法》第51条通常被认为是对公民宪法基本权利的限制条款,在以司法援用为主的实践中,司法者往往着眼于为限制公民基本权利寻求正当性,而易忽视其权利保障的面向。通过运用文义分析与体系解释,剖析该条款所蕴含的对基本权利的补充与创新双重功能,指陈其较之宪法人权条款,更能担当作为包括新兴基本权利在内的宪法未列举基本权利的法源角色。...

  • 论法定条件的教义学构造

    作者:冯洁语 刊期:2018年第05期

    民法学说认为法定条件与意定条件两立,意定条件的规则无法适用于法定条件。但是,法定条件的概念为何,一直以来欠缺详尽的描述。为了使其成为真正法技术化的概念,必须从法律行为效力的构成要件方面,对其加以限制,附法定条件的法律行为在条件成就前,具有形式拘束力,处于待定状态。法定条件与意定条件具有可比较性,是否可以类推意定条件的规则,形成...

  • 陪审员是好的事实认定者吗?——对《人民陪审员法》中职能设定的反思与推进

    作者:樊传明 刊期:2018年第05期

    《人民陪审员法》在新创设的大合议庭陪审模式中,将人民陪审员的职能限缩在事实认定上。该职能设定可溯及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传统,也与当代许多国家的陪审制移植模式呼应。这一改革能否为中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注入活力,取决于以下问题:陪审员是好的事实认定者吗?在个体参审的视角下,很难证成陪审员相对于法官的裁决优势。现代认知科学和法律实...

  • 《天圣令》与宋初流刑、配隶刑再探讨——以对《天圣令·狱官令》几条令文的解读为中心

    作者:李云龙 刊期:2018年第05期

    唐宋之际,伴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传统法律体系和刑罚制度也发生了剧烈变化,其中之一即是以流刑为代表的迁徙刑。从唐中后期到宋初,流刑的执行方式与唐初流刑确立时存在很大不同,特别是在宋代折杖法推行后,原有的流刑已失去强制迁徙的性质,配隶、编管等刑罚逐渐成为实质流刑的代表。但新旧制度的转换并非一蹴而就,混合与交融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刑罚...

  •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自律协调制度分析

    作者:李本 刊期:2018年第05期

    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外汇市场正在由过去的以他律为主转向他律和自律并重,对中国外汇市场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并承载多重使命:该机制既是对汇率市场化的切实运行,也是对汇率主权的让渡,接受IMF 2012年《双边和多边监督的决议》监督,同时遵照《全球外汇市场准则》《金融市场交易与实务国际准则》进行规范化自律的实践引导...

  • 城市家养动物自由的行政法规制——美国经验的中国借鉴

    作者:于立深 刊期:2018年第05期

    城市空间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竞争与冲突,是中国城镇化和都市化发展所面临的新型城市治理问题。城市家养动物的自由行动,也面临着城市空间的竞争与冲突,是一个特殊而有趣的问题。随着人口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宠物与人的关系属性的认知也发生了变化。借鉴美国地方法令对城市家养动物的政府规制、放松规制,研究其城市动物的许可、疫病控制、动物...

  • 论作为社会保险法基本原则的“精算平衡”和“预算平衡”

    作者:娄宇 刊期:2018年第05期

    “精算平衡”和“预算平衡”处于复杂的法律逻辑关系中。精算系社会保险的决策工具,旨在将社会保险长期收支关系的测算结果演变成为法律,预算系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工具,应当在精算的基础上编制短期内的基金收支状况,并接受代议机关和参保人的民主监督,因此,精算制度可以作为测算社会保险收支的工具,预算平衡应当作为社会保险法的基本原则。德国自...

  • 指导性案例的政策引导功能

    作者:王绍喜 刊期:2018年第05期

    我国指导性案例制度的确立,不仅在司法技术层面提供了一种从“具体到具体”的法律适用手段,以实现法律适用的统一,而且在司法政策层面体现了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同类案件的基本立场和裁判倾向,促进了司法政策的贯彻。指导性案例在样本案件选择及其基本事实、裁判理由和裁判要点的归纳提炼上,都体现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的宏观指向与微观立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