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ECUPL Journal

杂志简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2005/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题研讨 我国反垄断法的修改与完善、信息社会与未来法治、法学论坛、域外法苑、评案论法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国际刊号:1008-4622
国内刊号:31-2005/D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56
复合影响因子:1.69
总发文量:1177
总被引量:13384
H指数:43
引用半衰期:5.9808
立即指数:0.2024
期刊他引率:0.9752
平均引文率:33.5357
  • 渐行渐近的《民法典》

    作者:崔建远 刊期:2017年第05期

    中国《民法总则》颁行之际便是解释开始之时,尤其是《民法总则》第10条所谓习惯,虽为人们熟识却难确定其意,解释论登场确属必然。中国民法继承编和中国民法合同编的草案相继草就并开始征求意见,中国民法物权编不久会着手草拟,这亟待法律人倾其所思,贡献参考意见。

  • 司法解释对善意取得制度完善的影响度

    作者:崔建远 刊期:2017年第05期

    编纂民法典有必要吸收已被证明是适当的司法解释,排除不尽合适的规则。法释[2016]5号把善意界定为受让人不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且无重大过失的状态,将证明受让人非善意的举证责任分配给了真实的权利人;同时它暗含着受让人负有查阅不动产登记簿的义务,不查阅便签订买卖合同,在让与人非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的情况下,受让人具有重大过失,算...

  • 我国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制度构建

    作者:耿林 刊期:2017年第05期

    动产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在我国《物权法》中被合并做了同一性规定,适用几乎相同的构成要件,学界对此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作者运用比较法资料,在制定民法典物权编的时代背景下,特别针对物权法上善意取得的制度构建,在综合分析了动产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制度原理与构成要件异同之后,提出了动产与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应相互独立...

  • 民法典中优先购买权制度的体系设计

    作者:戴孟勇 刊期:2017年第05期

    我国现行法规定了10类法定优先购买权,实践中还有大量的政策型优先购买权和约定优先购买权。由于现行法缺乏关于优先购买权的一般性规定,导致不仅各类法定优先购买权欠缺应有的法律规范,政策型优先购买权和约定优先购买权也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因此,应当利用我国编纂民法典的机会,通盘考虑和设计优先购买权制度。关于优先购买权制度在民法...

  • 虚拟财产的范畴界定和民法保护模式

    作者:梅夏英 刊期:2017年第05期

    虚拟财产的范畴界定为虚拟财产理论和立法的核心问题。现有理论将虚拟财产当作物或权利,陷入了独立性判断的误区,虚拟财产依赖互联网技术系统且受代码控制,在客观上因缺乏独立性和特定性不能成为物权客体;虚拟财产的真实表现形式是二进制的电子数据,而非屏幕显示出的信息,它属于技术和工具范畴,并非信息本体;数据的工具性和代码操控性决定了法律...

  • 论《民法总则》第10条中的习惯——以“顶盆过继案”切入

    作者:彭诚信; 陈吉栋 刊期:2017年第05期

    《民法总则》第10条是法官找法规范,而非造法规范;是关于法的渊源的规定,而非法的适用的规定。第10条所规定的“习惯”意指“习惯法”,而现行法规定的各种习惯仅是“事实上习惯”。“事实上习惯”本质上是人的行为方式,还需具备“法的确信”,才能成为习惯法。法的确信是一定区域社会公众对于习惯具有法效力的主观意识。德国、瑞士和我国台湾地区...

  • 论法律权力的概念

    作者:吴玉章 刊期:2017年第05期

    韦伯关于权力的定义有重要意义,但是,它不能也不会终结权力问题的讨论。韦伯的定义对于人们认识法律权力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就法律权力而言,无论是霍菲尔德还是哈特都提出了重要的认识,而他们的认识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 消费者合同中价格条款的法律规制

    刊期:2017年第05期

    消费者合同中的价格纠纷在理论上涉及消费者合同中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意思表示的解释等彼此勾连的几个问题。需结合《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价格法》等现有规范与相关理论,认定经营者单方价格表述是否构成格式条款,并对其进行订入控制与效力审查。在价格条款无效或被撤销时,需要对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在价款问题上...

  • 非法著作权集体管理司法认定的法源梳解

    作者:熊琦 刊期:2017年第05期

    我国法院对非法集体管理行为的司法认定,仅仅建立在著作权公司以自己名义收取和分配使用费的基础上,忽略了集体管理在集中许可适用过程中有意分离作品定价标准和使用情况的特殊性安排,将著作权公司的行纪行为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集体管理行为混淆,进而造成集体管理组织得以垄断许可渠道的社会后果。因此,有必要对《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第2条...

  • 金融信托交易模式演进的法律逻辑

    作者:谈李荣 刊期:2017年第05期

    金融信托的交易模式包括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资产收益权融资、信托受益权融资等,其演进的背景与路径成为整个中国式信托生态演化的一个缩影。金融信托创设了不同类型的交易模式,其法律结构与交易实质以及金融创新的法律边界,引发诸多争议,亦体现了金融与法律的不同视角。梳理金融信托交易结构的演进,回应真实、复杂、多样态的金融现实,从立法规...

  • 金融刑法的范式转换与立法实现——从“压制型法”到“回应型法”

    作者:梅传强; 张永强 刊期:2017年第05期

    受“半统制半市场化”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传统金融刑法立法表现出了压制型法的典型特征,其强调对国家金融管理秩序的维护,却相对忽视了对投资者利益的平等保护和对金融市场发展的回应。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鼓励金融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金融刑法立法应该从压制型法的范式转换成回应型法的范式。在立法层面,“回应型”金融...

  • 程序保障视角下诉讼调解既判力分析

    作者:杨会新 刊期:2017年第05期

    诉讼调解是否应当具有既判力,关键在于当事人是否获得了充分的程序保障,诉讼调解的效力与程序保障相适应方为正当。我国在未能给予当事人充分程序保障的前提下认可诉讼调解的既判力,将再审设置为唯一的救济途径,抬高了当事人救济的门槛,其正当性本身应予质疑。而且,既判力的赋予在客观上有利于减少司法资源的投入,在案多人少的当下,更易成为强制...

  • 论刑事诉讼中的“对物之诉”——一种以涉案财物处置为中心的裁判理论

    作者:方柏兴 刊期:2017年第05期

    围绕着刑事诉讼中涉案财物的处置问题,我国正逐渐形成一种新的裁判形态。这种裁判形态有别于以处理被告人刑事责任为核心的“对人之诉”,可以归纳为刑事诉讼中的“对物之诉”。对物之诉将为利害关系人提供行使民事诉权的途径,遏制涉案财物处分权的恣意行使。并且,通过建立符合程序正义要求的涉案财物审判程序,有助于提高司法公信力,维护法院裁判...

  •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索拉娅案”——“创造性法律发现”的经典教案

    作者:提尔曼·雷普根; 胡剑 刊期:2017年第05期

    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索拉娅案”中,确认联邦最高法院承认一般人格权及金钱损害赔偿的做法合宪。本案作为“创造性法律发现”的经典教案,勾勒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德国一般人格权制度在司法裁判与学说共同协力下的发展进程,审视了法官发现“超越制定法之法律”的方法与界限。为保障法的安定性,必须按科学普遍承认的规则进行法律续造。在司法裁判承...

  • 欧盟与美国对非法移民的治理比较——兼论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张磊 刊期:2017年第05期

    欧盟和美国是当代非法移民的主要目的地。鉴于巨大的压力,它们一贯重视非法移民的治理问题。通过对定义、甄别、堵截和遣返的比较可知,欧盟与美国既有不同点,也有相似点。不同点说明:欧盟出现危机既源于成员国权利与义务的不平衡,也因为非法移民无法得到原籍国或第三国的及时接收。不同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欧盟作为国际组织的固有缺陷和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