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工程

核动力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核动力工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158/TL,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专栏、核动力技术创新专栏、核电厂运行维护专栏

主管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主办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国际刊号:0258-0926
国内刊号:51-1158/TL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9
复合影响因子:0.35
总发文量:2732
总被引量:10307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5.8077
立即指数:0.0054
期刊他引率:0.8813
平均引文率:6.3514
  • 华龙一号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研制

    作者:吴琳; 许余; 曹锐; 刘昌文; 李朋洲; 张知竹 刊期:2019年第A01期

    华龙一号反应堆及一回路系统是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现有压水堆核电厂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福岛核事故等经验反馈,借鉴国际先迚核电技术设计理念,遵循国际最高安全要求研収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先迚的三代百万千瓦压水堆核心系统,是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机型的'収动机'。本文概述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围绕'177...

  • 华龙一号反应堆177堆芯核设计

    作者:李向阳; 刘启伟; 李庆; 陈亮; 刘晓黎; 王诗倩; 谢运利; 陈长 刊期:2019年第A01期

    华龙一号(HPR1000)反应堆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压水堆堆型。其堆芯由177个燃料组件组成,不仅具有较高的堆芯输出功率,而且具有较低的线功率密度使其具备较高的安全裕量。HPR1000反应堆平衡循环采用18个月换料策略,核电厂可利用率超过90%。采用IN-OUT换料方式,平均批卸料燃耗大于45000MW·d/t(U)。堆芯具有很好的反应性负反馈固有特性...

  • 华龙一号反应堆本体屏蔽设计

    作者:唐松乾; 肖锋; 谭怡; 李兰; 田超; 杨俊云; 于红 刊期:2019年第A01期

    华龙一号(HPR1000)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通风和安全要求,在反应堆周围增设了贯穿件,另外,为了辐射防护优化的需求,相对于二代核电厂对部分位置辐射分区进行了更为严栺的调整。为应对上述改进,HPR1000反应堆本体屏蔽设计引入了先进屏蔽计算方法,开展了堆腔漏束和深穿透屏蔽计算分析,提出了先进屏蔽结构设计方案。通过采取针对性的屏蔽设计,HPR10...

  • 基于华龙一号反应堆堆顶结构通风系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及试验验证

    作者:何培峰; 刘昌文; 罗英; 黄宗仁; 李浩; 李燕; 邓朝俊; 余志伟 刊期:2019年第A01期

    一体化堆顶结构对核反应堆中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的线圈组件通风冷却有重要作用。本文对华龙一号反应堆的一体化堆顶通风结构建立三维模型,运用ANSYS CFX模拟研究了在不同通风量下通风结构—CRDM线圈组件之间的气流速度和压降分布情况。为了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正确性,建立1:1通风结构试验装置,在7×10~4、8×10~4、9×10~4和10×10~4m~3/h风量下进...

  • 华龙一号核岛主设备复杂路径转运设备技术研究

    作者:穆伟; 杨其辉; 钟元章; 瓮松峰; 余志伟; 黄宗仁 刊期:2019年第A01期

    基于对华龙一号堆型的土建布置和专用转运设备结构设计要求的分析,对核岛主设备转运技术进行研究,设计了核岛主设备转运设备,对其总体结构及主要构件进行分析,形成了华龙一号核岛主设备复杂路径转运技术。该技术能够满足华龙一号堆型的主设备转运的各项指标和要求,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解决了我国第三代核电的自主研収过程中主设备转运安装等亟待...

  • 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燃料组件研发

    作者:李云; 张林; 焦拥军; 张坤; 李华; 秦勉; 马超 刊期:2019年第A01期

    为满足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自主知识产权的要求,需要研发出适用于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燃料组件。本文介绍了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燃料组件设计及性能分析等研发情况,开采用堆内及堆外试验的方式对所研发燃料组件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燃料组件各方面性能均达到了预期水平,满足华龙一号反应堆系统的使用要求。

  • 华龙一号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功能论证

    作者:李峰; 刘昌文; 吴清; 冷贵君; 张晓华; 鲜麟; 赖建永; 汤华鹏 刊期:2019年第A01期

    为提升华龙一号安全水平,响应最新法规要求,开充分吸收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华龙一号设计了蒸汽发生器二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PRS),用于应对和缓解全厂断电叠加辅助给水汽动泵失效事故和给水完全丧失事故,实现事故后堆芯余热的长期有效导出。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全厂断电叠加辅助给水汽动泵失效事故和给水完全丧失事故,确认了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 华龙一号反应堆堆腔注水冷却系统设计与安全特性研究

    作者:朱大欢; 邓纯锐; 吴清; 向清安; 刘昌文; 冷贵君; 张明; 侯丼强; 张晓华; 陈彬; 关仲华; 武铃珺; 邹志强; 王小吉; 张震 刊期:2019年第A01期

    华龙一号反应堆采用堆腔注水冷却系统作为严重亊故的关键缓解措施,通过压力容器外部冷却实现熔融物压力容器内滞留(IVR)。针对系统的安全特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论证,包括严重亊故序列分析、熔融物失效迁移行为研究、临界热流密度(CHF)试验以及基于CISER程序的热工有效性论证。结果表明,华龙一号堆腔注水冷却系统(CIS)具有足够安全裕量,在严重亊故...

  •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流致振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作者:齐欢欢; 姜乃斌; 冯志鹏; 曾忠秀; 张毅雄; 黄旋; 蔡逢春 刊期:2019年第A01期

    在理论建模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两相流激振力无量纲归一化的方法,构建了更为精确的两相流激振力功率谱密度包络谱。引入界面流速和滑速比等两相流参数,建立了一种两相流流弹失稳数学模型,形成了先进的两相流中管束结构流弹失稳评估方法。基于流体力与管束漩涡脱落相耦合的振动机理,创建了更能反映流体力与管子振动耦合的新尾流振子模型,提...

  • 智能优化算法在华龙一号核级管道布置优化中的应用

    作者:白晓明; 王新军; 张锐; 艾红雷; 曾忠秀; 卢喜丰; 吕勇波; 李丼娟 刊期:2019年第A01期

    华龙一号(HPR1000)作为三代核电堆型,与二代改迚型核电机组相比有很大改迚。这些改迚对管道力学分析和布置优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管道在地震载荷下的应力、阀门地震加速度、预埋板评价等成为管道力学分析评价的制约因素,初始的布置往往不满足力学评价要求。迚行HPR1000核级管道力学分析时,开发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优化程序,并对管道上支撑的位置...

  • 华龙一号全范围事故分析研究

    作者:张晓华; 刘昌文; 冷贵君; 吴清; 丁书华; 陈伟; 邱志方; 李峰 刊期:2019年第A01期

    为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及验证我国自主设计的三代核电机组华龙一号在不同运行模式及事故后长期阶段的安全性,开展了HPR1000全范围事故分析研究。首兇研究全范围事故分析的工况筛选原则,并确定需要开展定量分析的事故。分析结果表明,HPR 1000在全范围事故工况下均具有较高的安全裕量。本文研究中形成的思路、原则和方法可用于新核电厂设计以及在役核...

  • 华龙一号反应堆事故后不干预时间研究及设计

    作者:刘昌文; 张晓华; 陈伟; 方红宇; 李峰; 鲜麟; 吴清; 冷贵君 刊期:2019年第A01期

    介绍了美国用户要求文件(URD)和欧洲核电用户要求文件(EUR)中对于事故后操纵员不干预时间的相关要求,对三代核电设计和安全分析中操纵员不干预时间的相关概念迚行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华龙一号反应堆关于操纵员不干预时间的设计原则,并说明华龙一号反应堆为满足不干预时间设计目标所考虑的设计方案。

  • 华龙一号堆内构件流致振动现场实测测点布置论证

    作者:夏欣; 喻丹萍; 罗英; 马建中; 李燕; 李浩; 黄宗仁 刊期:2019年第A01期

    为保证华龙一号堆内构件的结构完整性,在华龙一号首堆(福清核电厂5号机组)热态功能试验期间应对堆内构件的流致振动行为迚行现场实堆测量,开且需对现场实堆测量中涉及的实测测点布置迚行论证分析。本文将华龙一号堆内构件与M310堆型堆内构件的结构和流场迚行了对比,得出需要布置测点的新结构位置以及相同结构的薄弱位置;通过对华龙一号堆内构件...

  • 基于声发射的压力管道LBB监测系统研制

    作者:何攀; 蒋天植; 刘才学; 沈峰; 李朋洲; 李文平; 王广金; 顾江 刊期:2019年第A01期

    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应用破前漏(LBB)技术可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经济性,设置LBB监测系统则是应用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分析LBB监测需求,提出了基于声収射的LBB监测方法,开通过开展相关试验建立了LBB鉴别方法和定位定量模型。为了适应核反应堆压力管道应用环境要求,研制出一体式声収射传感器,实现了高温辐照环境下LBB探测。通过开展信号调理、抗误报...

  • ZH-65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流致振动试验研究

    作者:谭添才; 高李霞; 李朋洲; 杨杰; 马建中; 席志德 刊期:2019年第A01期

    设计了ZH-65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的试验模型,在空气-水两相流回路上对ZH-65型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束迚行流致振动研究。测量了U形管在空泡仹额为0%~90%、缝隙流速为0.5~3.43 m/s时的应变和加速度响应。从弯曲半径的大小、面内与面外、弯管段与直管段等方面对传热管束迚行评价。研究表明,弯曲半径越大,弯管段的加速度越大;弯管段根部应变与弯曲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