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动力工程

核动力工程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Nuclear Power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核动力工程》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158/TL,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专栏、核动力技术创新专栏、核电厂运行维护专栏

主管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主办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国际刊号:0258-0926
国内刊号:51-1158/TL
全年订价:¥ 400.00
创刊时间:1980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49
复合影响因子:0.35
总发文量:2732
总被引量:10307
H指数:25
引用半衰期:5.8077
立即指数:0.0054
期刊他引率:0.8813
平均引文率:6.3514
  • 插棒法空间效应修正因子计算中MC方法的应用

    作者:赵柱民; 陈伟; 缪正强; 王应林 刊期:2005年第06期

    研究了MC方法在插棒法空间效应修正因子计算中的应用.用MCNP/4B计算了脉冲堆稳态堆芯第一循环插棒前后探测器位置的中子注量率,得到了探测器位置的空间因子.设计了修正空间效应的方法,并用该方法测量了脉冲堆所有控制棒的积分价值,结果令人满意.

  • MOX燃料在CANDU重水堆中应用可行性的研究

    作者:王晓霞; 谢仲生 刊期:2005年第06期

    针对CANFLEX组件装载MOX燃料在CANDU重水堆中的应用进行了时均和瞬态验证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大通道功率和最大棒束功率均未超过限值.勿需对堆芯结构和运行模式做重大改变即可完成从天然铀堆芯向MOX堆芯的过渡.提出了应用MOX燃料的PWR/CANDU联合燃料循环策略.估算表明,秦山三期CANDU堆采用先进PWR/CANDU联合燃料循环,将使燃耗提高到13900MW·d/t...

  • 遗传算法在CANDU堆燃料管理中应用的研究

    作者:霍小东; 谢仲生 刊期:2005年第06期

    提出了在CANDU堆中应用遗传算法优选换料通道策略,并集成了BP人工神经网络用于CANDU堆堆芯参数预测,预测结果的评价值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值.应用遗传算法和BP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研制了CANDU堆燃料管理通道优选程序GAREFUEL.使用换料通道优选程序GAREFUEL和CANDU堆燃料管理程序FMPHWR进行了360天换料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优选得到的换料通道能够满足...

  • 退役核设施放射性存留量估算方法研究

    作者:邢宏传; 周荣生; 徐济鋆 刊期:2005年第06期

    源项调查是核设施退役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运用辐射探测技术获得的反应堆控制棒辐射场实测数据,结合照射量率计算的基本公式,建立了一种简捷、实用、可靠的放射性存留量估算方法;并以一组控制棒照射量率的实测数据为例,对其放射性存留量进行了估算,对该方法的主要误差来源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 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特性研究

    作者:肖泽军; 卓文彬; 陈炳德; 贾斗南 刊期:2005年第06期

    系统研究了中国先进压水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瞬态特性,共取得78组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系统冷启动与热启动方式下的过渡特性、系统无注水启动方式下的过渡特性、水锤现象以及压力峰值.结果表明,应急给水箱的注水和空气冷却器里大量的过冷水都能有效缓解事故初期压力上升,系统冷启动、系统热启动方式对系统瞬态特性基本没有影响.研究...

  • 自然循环稳态特性整体模拟实验结果的应用分析方法初探

    作者:王飞; 聂常华; 黄彦平; 肖泽军; 陈炳德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整体模拟实验装置自然循环稳态特性实验结果为例,对如何将实验结果应用或推广至原型的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自然循环稳态特性实验的研究结果,综合考虑影响稳态自然循环特性的主要模拟准则的偏差、实验条件与原型的差异以及主要参数的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进行修正,获得对原型自然循环稳态特性预测的方法。

  • 摇摆运动下单相自然循环流动特点

    作者:谭思超; 张红岩; 庞凤阁; 高璞珍 刊期:2005年第06期

    针对摇摆工况下单相自然循环流动的特点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在摇摆作用下产生波动;波动频率与摇摆频率一致.理论分析表明,摇摆对自然循环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摇摆引起回路空间位置的改变导致自然循环驱动压头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摇摆引起的附加加速度使回路产生附加压降.通过建立简化模型,得出了摇摆周期、摇摆振幅和其他参数...

  • U型管高压汽-液两相流动密度波型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作者:毕勤成; 刘伟民; 高峰; 王为术; 陈听宽 刊期:2005年第06期

    在系统压力P=4~10MPa,质量流速G=450~1200kg/m2·s,入口过冷度△Tsub=10~70℃,热负荷q=0~650kW/m2的工况范围内,采用φ20×2mm的23Cr18Ni不锈钢U型管,在高压试验台上进行了密度波型脉动的研究;分析了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热负荷对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系统稳定性增加;随着质量流速增加,界限热负荷增加,界限于度下降;...

  • 环形窄缝通道中沸腾压降的实验研究

    作者:彭常宏; 郭贇; 贾斗南; 秋穗正; 苏光辉; 聂常华 刊期:2005年第06期

    在1.5~6.0MPa压力下,通过内外管通电双面加热流体,对间隙为1.0mm和1.5mm垂直环形窄缝通道内饱和沸腾状态下的压降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了新的分液相摩擦倍增因子公式,用该公式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平均误差为11.6%.

  • 矩形窄腔内截面含汽率研究

    作者:王海军; 毕勤成; 万连利; 陈听宽; 李会雄; 冯全科 刊期:2005年第06期

    以氟利昂113为工质,对矩形窄腔内的截面含汽率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压力、加热功率情况下的截面含汽率变化规律以及含汽率沿高度方向的计算式.结果表明,当容积产气量一定时,整个空间内的平均截面含汽率随压力增大而升高,而当加热功率一定时,截面含汽率随压力增大而降低.因此当热负荷不变时适当升高工作压力,可以降低截面含汽率.

  • 倾斜管内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曹夏昕; 阎昌琪 刊期:2005年第06期

    对空气-水形成的两相流同向通过管径15mm、管长6m,倾斜角为15°和30°两种不同的倾斜角有机玻璃管的流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可视化观察和压差波动特性对流型进行分类,结合实验数据绘制出不同倾角下的流型图.另外,通过与相同管径下的水平管流型图进行对比以及不同倾角下流型产生范围的比较,发现试验段倾角对流型区间有显著的影响.

  • 氢化锆表面电镀Cr-C氢渗透阻挡层分析

    作者:赵平; 孔祥巩; 邹从沛 刊期:2005年第06期

    用电镀法在氢化锆表面生成致密的Cr-C合金层,经过700℃、144h保温后,基体中氢化锆晶体结构仍然为电镀和加热前的ZrH1.801,说明该镀层能够有效地阻挡氢的析出.XPS和SEM分析结果证明,镀层由Cr和C组成;其中存在O-H键和可能存在C-H键.这两种键的存在说明,氢被阻挡的原因可能是氢在渗透过程中被镀层中的O和C所捕获.

  • 1Cr18Ni9Ti焊缝的物理疲劳短裂纹扩展实验

    作者:赵永翔; 杨冰; 高庆 刊期:2005年第06期

    应用复型技术研究了1Cr18Ni9Ti管道焊缝金属的物理疲劳短裂纹行为.结果表明,依照'有效短裂纹准则',在物理短裂纹(PSC)阶段,主导有效短裂纹(DESFC)扩展和有效短裂纹(ESFCs)的扩展及合并对疲劳损伤做出直接贡献,在DESFC裂尖前沿区域的ESFCs密度通过影响DESFC扩展,对疲劳损伤做出间接贡献.DESFC受到减弱的微观结构条件影响,逐渐演化为单条长裂纹扩...

  • 1Cr18Ni9Ti焊缝的疲劳短裂纹扩展方程

    作者:赵永翔; 杨冰; 高庆 刊期:2005年第06期

    基于'有效短裂纹准则',研究了1Cr18Ni9Ti焊缝的疲劳短裂纹行为描述方法.与疲劳群体短裂纹演化行为机制一致,考虑了3个重要因素.首先,主导有效短裂纹(DESFC)行为是群体短裂纹交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因而适于表征短裂纹扩展行为.其次,显著的微观结构短裂纹(MSC)和物理短裂纹(PSC)两阶段行为特征,说明扩展律方程应当揭示这一现象.第三,强烈的不规则...

  • 304不锈钢在单轴应变棘轮变形下的随动硬化实验研究

    作者:杨显杰; 林松; 高庆; 蔡力勋; 刘宇杰 刊期:2005年第06期

    对304不锈钢在室温下进行了单轴应变控制下的应变棘轮变形与失效以及低周疲劳试验研究,对材料在循环过程中材料的硬化行为进行了系统的揭示.在对称应变循环下,研究了不同应变幅值下弹性区尺寸和背应力演化规律;在给定工程应变幅值和循环棘轮应变增量组合的应变棘轮变形下进行了弹性区尺寸和背应力演化研究.观察到了各向同性硬化和随动硬化演化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