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

合成纤维杂志 统计源期刊

Synthetic Fiber in China

杂志简介:《合成纤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61/TQ,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工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工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纤维研究及生产技术、行业动态、高性能纤维及应用、非织造布技术、测试与标准、复合材料、2022年征订启事

主管单位:上海市纺织控股(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市合成纤维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1-7054
国内刊号:31-1361/TQ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70
所属类别:化工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52
复合影响因子:0.4
总发文量:1971
总被引量:6846
H指数:24
引用半衰期:4.8846
立即指数:0.0181
期刊他引率:0.8431
平均引文率:3.7065
  • 聚对苯酰胺浆粕的制备

    作者:赵玮; 胡盼盼; 王新威; 刘永乐; 刘兆峰 刊期:2006年第05期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性能浆粕——聚对苯酰胺(PBA)浆粕的制备和性能。该浆粕较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浆粕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优良的耐热性。

  • 聚苯胺/阴离子聚醚型聚氨酯导电复合膜的制备

    作者:孙东豪 刊期:2006年第05期

    常压下,采用化学氧化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阴离子型聚氨酯导电复合膜。该复合膜不仅表现出良好的导电性,其表面电阻为10^3Ω/cm。而且导电性较为耐久和稳定;同时复合膜也兼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良好的透气性。

  • PBT/PET共混纤维性能的研究

    作者:张彦; 张瑜 刊期:2006年第05期

    在成功开发PBT/PET共混纤维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这种纤维的弹性,沸水收缩率,染色性能,并利用声速法研究了初生纤维存放时间的问题,对工厂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粘胶长丝纺丝技术及设备的现代化

    作者:俞敏; 薛继凤 刊期:2006年第05期

    介绍了离心式纺丝机生产粘胶长丝存在的问题,连续式纺丝机的优越性以及连续式纺丝机的最新发展,指出了尽快改造和更新原有设备,推广应用连续式纺丝机的必要性。

  • 聚乙烯醇熔融加工的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樊华; 黄关葆; 薛晓丽 刊期:2006年第05期

    聚乙烯醇(PVA)是一种含有大量羟基的线形大分子聚合物,羟基能形成大量的分子内和分子间氢键,使纯PVA的熔融温度高于其分解温度,使其难以熔融加工。主要介绍了PVA熔融加工的改性方法,并叙述了其研究和发展状况,指出开发可熔融加工PVA的现实意义。通过对PVA的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PVA熔融温度,实现熔融加工,这样可以提高PVA的产量...

  • 丙纶纺粘非织造布抗静电整理的工艺研究

    作者:宋会芬; 高琳; 梁继月; 张建丽; 胡捷 刊期:2006年第05期

    采用壳聚糖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丙纶纺粘非织造布进行抗静电后整理,考察了抗静电剂种类、浓度、配比、浸渍时间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及服用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复合抗静电剂在低浓度(0.25%-0.50%)下使用,就可明显提高丙纶纺粘非拟造布的抗静电性。对抗静电整理后织物服用性的测试表明:复合抗静电剂对织物的纵横向断裂强度、透气量、悬...

  • 分散染料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锦纶染色浴中缓释性能研究

    作者:纪俊玲; 陈水林; 汪信 刊期:2006年第05期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芯壁比1:3、不同粒径及分布的系列分散染料微胶囊。采用激光粒径分析仪和SEM表征分散染料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及外形,通过Datacolor SF600 Plus CT分光测色仪测定染色锦纶织物的表面色深度即K/S值表征微胶囊的缓释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相同芯壁比,平均粒径越小、分布越窄的胶囊缓释性较强,pH值对胶囊缓释性影响较小。微胶囊...

  • ICBT FTF-12E3加弹机提速改造

    作者:张春林; 向丽丽 刊期:2006年第05期

    通过对ICBT FTF-12E3加弹机的假捻器聚氨酯盘进行改造,特别是将原先的6mm聚氨酯摩擦盘改为9mm盘,优化了加弹工艺,从而达到提高DTY后加工速度,降低加工成本的目的。

  • 拉伸变形机卷绕成型问题的分析

    作者:陆文华; 魏建; 王明红; 徐正好; 施海锋 刊期:2006年第05期

    分析了拉伸变形后卷装中出现的重叠、凸边、胀边、蛛网丝和脱圈等疵点的形成过程,提出了克服这些疵点的有效措施。

  • 大豆蛋白质纤维在中国得到较快发展

    作者:钱伯章(译) 刊期:2006年第05期

    用大豆残渣制作的大豆蛋白质纤维,2005年在中国人造纤维市场呈现一道亮丽的风景,该产品自2002年推向工业化生产,年产量已由1500t上升到超过3.4万t。

  • 伊士曼重组化学品和纤维业务

    作者:钱伯章(译) 刊期:2006年第05期

    伊士曼化学公司于2006年4月起重组业务,建立化学品和纤维业务部以及聚合物业务部。化学品和纤维业务部由该公司功能化学品和中间体、纤维,以及涂料、胶粘剂、特种聚合物和油墨业务组成。聚合物业务部包括该公司的聚合物和特种塑料业务。

  • 腈纶毛条纤维平均长度工艺控制的研究

    作者:唐振波; 张义忠; 汪军; 葛彦波 刊期:2006年第05期

    腈纶丝束采用拉断工艺方法制条。分析了腈纶丝束本身质量对拉断纤维长度的影响,指出改进生产工艺,适当调整拉断机再割区隔距和拉伸倍数,可缩小纤维平均长度波动偏差,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 中空纤维生产线开发PTT短纤维

    作者:艾宝泉; 朱宝东 刊期:2006年第05期

    概述了利用现有中空纤维生产线开发1.56dtex×38mm PTT短纤维的生产工艺,讨论了纺丝,拉伸,热定型等工艺条件对生产的影响,抽出切片干燥不需预结晶过程,纺丝温度应比纺PET低30℃左右,应选择较低的拉伸速度,拉伸倍率和组件压力。

  • 330 dtex/24 f聚丙烯中强拉伸丝生产工艺

    作者:侯建国; 王秀彦 刊期:2006年第05期

    介绍了330dtex/24f PP FDY纤维的生产工艺,重点对纺丝,冷却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工艺纺丝温度225℃,占油率控制在1.0%,可纺出优良产品。

  • 新型复合长丝的开发及应用

    作者:侯庆华; 戴玲 刊期:2006年第05期

    世界纺织原料市场近年来发生了重大变化,自传统的相对稳定市场转变为动态的多变型市场,崇尚自然、注重新技术的运用、多元融合与环境保护相结合使得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为了适应这种多变型市场,柔性纺丝作为一种指导和组织化纤企业生产的新观念,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工业发达国家已作为原料加工厂的模式和战略性方向而进行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