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湖泊科学 鄱阳湖流域上游铀尾矿库周边水体中铬形态及健康风险评估 【正文】

鄱阳湖流域上游铀尾矿库周边水体中铬形态及健康风险评估

作者:易玲; 高柏; 丁小燕; 马文洁; 杜超超; 樊骅; 李艳梅 东华理工大学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南昌33001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南京210008
phreeqc   赋存形态   风险评价   鄱阳湖流域  

摘要:以鄱阳湖流域上游铀尾矿库周边水体为研究对象,在研究铬(Cr)污染程度的基础上,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计算Cr各不同赋存形态的浓度,讨论不同条件下Cr形态的变换规律以及健康风险评价,对研究水体中Cr生物有效性具有实际意义.结果表明:铀尾矿区排放水、渗滤水、浅层地下水中Cr浓度均未超出相关标准值.水体中Cr主要赋存形态大多为Cr(Ⅲ)的水解产物Cr(OH)2+和Cr(OH)+2.pH和电子活度(pe)共同影响Cr在水体中的赋存形态,当pH=3~5时,以CrF 2+为优势离子;当pH>5时,随pH递增,pe值对Cr赋存形态的影响增加,pe值增大,Cr(Ⅲ)水解产物浓度逐渐减少,而Cr(Ⅵ)氧化产物逐渐增加.浅层地下水中的Cr不会对人体产生致癌风险和非致癌风险,但当pH、pe变化时,Cr致癌风险系数均高于ICRP和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由于Cr(Ⅵ)的毒性远强于Cr(Ⅲ),故应密切关注水体中pe与pH值,避免污染加重.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