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湖泊科学 河蟹生态养殖池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结构特征 【正文】

河蟹生态养殖池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结构特征

作者:郝俊; 马旭洲; 王武; 王高龙; 王友成; 郎月林; 李星星 上海海洋大学农业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 上海201306; 上海市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201306;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上海201306; 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天津300221; 上海鱼跃水产专业合作社; 上海201611; 遵义市水产站; 遵义563000
河蟹   浮游植物   密度   生物量   功能类群  

摘要:为探究河蟹生态养殖池浮游植物群落的结构及动态,2013年4-10月对上海松江泖港地区河蟹养殖池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种类构成、密度、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共检测到浮游植物105种,其中河蟹生态养殖池优势种11种,分别属于B、D、J、LO、X1、WO、X2、S1和MP功能群.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282.58×10^4cells/L,平均生物量为1.59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2.11~3.09.水源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75.13×10^4cells/L,平均生物量为0.99 mg/L,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1.70~2.79.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密度分别于5月14日-6月14日和7月29日-8月29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平均生物量分别于5月30日、6月14日和7月29日-8月29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生物多样性指数分别于5月14日-6月14日和8月14日-9月15日与水源差异显著.河蟹养殖池浮游植物的平均密度、平均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与水源水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高于水源,群落稳定.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