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Hubei Engineering University

杂志简介:《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836/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中华孝文化研究_孝文化理论问题探讨、中华孝文化研究、历史文化研究、语言文学研究、教育研究、政治、经济与法律研究、小城镇与新农村发...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国际刊号:2095-4824
国内刊号:42-1836/Z
全年订价:¥ 19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4
复合影响因子:0.3
总发文量:1921
总被引量:3249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4.2642
立即指数:0.0108
期刊他引率:0.9533
平均引文率:6.828
  • 中古早期联合式复合词的构成及其特点

    作者:左林霞; 宋燕子 刊期:2007年第05期

    随文释义的注疏是与经典正文相对应的一个语言场面,它具备时代性和口语性的特点,因而也最能反映当时语言的真实面貌.《左传》的单音词,晋代杜预常常用复合词来注释.把《左传》的单音词与杜注相对应的联合武复合词加以对照,以探索由上古单音词到中古复合词发展的轨迹,拟考察中古早期联合式复合词的构成特点和发展状况,为汉语构词法发展史积累一点...

  • 孝感方言的语气助词"在"

    作者:王求是 刊期:2007年第05期

    孝感方言的"在"可以用作动词、介词、副词和语气助词."在"用作语气助词时可以出现在多种句法结构中,表示对动作持续状态的肯定语气,它对应于普通话中表示陈述语气的"呢",来源于近代汉语中的语气助词"在".

  • 从文化的急剧转型看鲁迅文化地位的波动

    作者:周水涛 刊期:2007年第05期

    鲁迅的文化显赫地位来自鲁迅思想的博大精深及其特殊的文化禀赋,以及与他的思想密切相关的人格精神.然而,文化的急剧转型开始撼动鲁迅固有的文化地位:1.文化的急剧转型带来了新的文化诉求,前所未有的文化诉求需要新的人文建构资源与价值支撵,新的社会问题与新的文化格局使鲁迅思想处于被审视、被反思的位置;2.文化的急剧转型引发了社会对新的文...

  • 儒学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作者:曹萌; 赵丹丹 刊期:2007年第05期

    儒家思想在其学术传播过程中出现过许多学术流派或学术思潮,以此为标志而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儒家思想学术传播的每一段落,均对中国古代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或推动,导致其时古代文学思潮、热潮或特定创作倾向的产生.上述情况可大致归纳为:孟荀的思辨风格与文学的宏辩思潮;两汉经学的琐碎传述与大赋的铺叙之风;魏晋玄学与文学的尚简嗜奇;...

  • 文本重构与性别叙事——从"霸王别姬"故事的演变看虞姬的身份建构

    作者:鲁红霞 刊期:2007年第05期

    借助社会性别理论,结合文本叙述形态与叙述者的性别身份,主要对"霸王别姬"故事中虞姬的身份建构历程进行分析.通过对文本与历史--文化的互文指涉来分析虞姬身份建构及身份自我认同的根本原因,得出结论:虞姬的性别身份是特定文化制度下意识形态与话语实践之间共谋的结果.

  • 新"我"的祈愿与忧思——"五四"女性新诗写作意蕴分析

    作者:欧阳小昱 刊期:2007年第05期

    "五四"时期女性诗歌写作折射出时代思潮的变化,通过时代话语的参与,在诗歌中表达出女性对自由、社会责任、自然、儿童等母题的关注,重新树立起女性诗歌中的自我形象.

  • 论《水浒》女性空间存在程式

    作者:陈显锋 刊期:2007年第05期

    《水浒》女性人物空间存在呈现出独特的间断展现程武,设置程式手法主要有人物排布均匀化和人物配置单元化.这种手法完善了豪杰人物形象的塑造,凸显了女性人物存在的社会价值,隐含了水浒》对女性存在的重视意识.

  • 从叙事策略的转变看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立场

    作者:郑红艳 刊期:2007年第05期

    十八世纪小说的"兴起"给女性作家们提供了展示自己声音的机遇,但由于根深蒂固的男性主导话语权威,她们必须借用男性中心的律法和规约,通过贴近主导话语权威的方式,从内部颠覆其权力机制,从而呼出自己的声音,建构自己的话语权威.奥斯丁正是这样一位作家,她通过变换写作策略的方式,巧妙地采用某些间接的、迂回的写作策略和技巧,从而合法有效地构建...

  • 论《绿化树》中民歌的心理叙事功能

    作者:贾平 刊期:2007年第05期

    小说《绿化树》中的民歌具有心理叙事的功能,这种方式具有特殊性:既具有"独白"的形式,又超越了"独白"的功能;既是人物(歌者)的话语,又可视为游离子话语之外的歌词.同时,小说中对民歌的"品评"也成了心理叙事的特殊方式.此外,小说中的"文人"诗歌是一种"内心独白",与民歌相辅互动.

  •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小城镇商人形象

    作者:李莉 刊期:2007年第05期

    传统型小商人是中国现代小城镇商人的主体,特殊的区域经济特征,以及现代工商业对自然经济的冲击,决定了传统小城镇商人的悲剧命运.通过机器工厂主和以"绅商"为代表的小城镇新型商人形象的塑造,小说在表现城乡经济普遍破败的同时,生动地再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在宗法体制内的萌芽状态.

  • 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深刻剖析——以《罗生门》、《竹林中》为例

    作者:丁璞 刊期:2007年第05期

    芥川龙之介创作的短篇小说借古喻今,抒写了超越时空的人性中的共通问题.以《罗生门》、《竹林中》为例,分析了人性中善与恶并存的观点和利已主义的心态等,探讨了芥川龙之介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 翻译的时空视角

    作者:曹火群 刊期:2007年第05期

    时间和空间是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可以被划分的连续体,时空概念具有开放性、隐喻性、精确性和模糊性.英汉民族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不同,因此各自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化方式也就不同.这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各自的语言中,使得英汉语言对时间和空间的划分方式各异,对时空的标识和对时空概念的表达形式不同,译者在进行时空概念...

  • 论查词典作为一种英语学习策略

    作者:杜亚芳 刊期:2007年第05期

    主要对查词典作为一种英语学习策略进行了论述,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英语词典以及英语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 华盛顿"弗吉尼亚性格——芒特弗农田园性格"说

    作者:万家星 刊期:2007年第05期

    提出华盛顿的"弗吉尼亚性格--芒特弗农田园性格"之说,论述其特征和由来及其对美国的深远影响,并论其与中国的"入世"、"出世归田"之说的暗合和人生的最高境界.

  • 论抗战时期在职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与现代启示

    作者:王艳春 刊期:2007年第05期

    抗日战争时期的在职干部教育在我党干部教育史上是比较成功的.这一时期健全的组织机构、科学的领导方法、灵活的教学辅导、适时的督导检查,是此期间积累的部分宝贵经验.对这些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势必会对我国现阶段的在职干部教育起一定的启示和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