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学

河北法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Hebei Law Science

杂志简介:《河北法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023/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名家论坛、青年法学家、热点问题透视、博士生园地、司法实践

主管单位: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国际刊号:1002-3933
国内刊号:13-1023/D
全年订价:¥ 379.2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93
复合影响因子:1.81
总发文量:3047
总被引量:26652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5.6601
立即指数:0.2389
期刊他引率:0.798
平均引文率:21.0205
  • 权利的历史主义批判——读麦金太尔的《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

    作者:张天上 刊期:2007年第11期

    新自由主义认为权利优先于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个人的权利。麦金太尔从语言学和历史学两个角度,对新自由主义的权利观进行了历史主义批判,指出新自由主义建立在抽象自我观念基础上的权利必然是虚构的,并不具有历史真实性,永恒与普遍的权利并不存在。麦金太尔的这种批判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我们开放出了重要的问题。

  • 纠纷解决过程的法社会学分析——读《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

    作者:于宏 刊期:2007年第11期

    以合意为正当性依据的准审判过程在现实运作中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和合意性因素、状况性因素和规范性因素相互混合作用的过程;审判过程虽然是以中立性的决定方式解决纠纷,但是同样避免不了外部压力对其的影响和制约;准审判过程中的交涉性的合意机制能够为建构新的审判模式提供有益因素。

  • 论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案件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

    作者:邵建东 刊期:2007年第11期

    我国最新的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公诉和自诉的规定,旨在切实保障知识产权被害人的刑事自诉权。然而,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刑事自诉案件极其罕见。认为在适用现行程序法规定和证据规则的条件下,知识产权遭受侵犯的被害人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因此,中国在今后制定或修改法律时,应当确立新的举证责任...

  • 论消费者纠纷专门仲裁解决机制的构建

    作者:江伟; 常廷彬 刊期:2007年第11期

    消费者纠纷属于民事纠纷的一种,但其有自己的特点。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消费者纠纷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解决方式得以化解,但多元化的解决途径其实并不多元化,尤其是具有迅速、便利和准司法性质特点的仲裁机制的作用没有被发掘出来。在分析消费者纠纷各种解决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消费者纠纷专门仲裁解决机制的若干措施、建议。

  • 城市犯罪的移动空间盲区及其综合治理

    作者:王发曾 刊期:2007年第11期

    移动空间的依托——公共交通工具,是城市人的活动发生空间位移时的主要运载体,对其犯罪盲区实施科学的综合治理是防控城市公共交通载体犯罪的有效途径。移动空间是一种很特殊的空间实体,存在许多犯罪盲区的致盲因素。对移动空间盲区实施综合治理,既要注重对所有类型移动空间盲区的共性对策,也要注重不同类型移动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各有侧重...

  • 著作权犯罪被害人研究

    作者:赵国玲; 王海涛 刊期:2007年第11期

    在对1387例自然人和591例法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探讨著作权犯罪被害人的相关被害特征、被害人与犯罪人的互动关系、被害人对被害发生的促成性因素、被害人对其自身责任的认知状况、被害人被害之后的权利维护等问题,并从对被害进行控制的角度检讨现行的知识产权政策,力图以被害人为中心构筑控制著作权被害和保护著作权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对策体...

  • 论类推适用的概念——以两大法系类推适用之比较为基础

    作者:屈茂辉; 张彪 刊期:2007年第11期

    由于在类推适用的定位、适用前提、援引对象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学者们对类推适用的概念界定不一。其原因在于未能认识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类推适用的地位、适用范围、援引对象上的差异。对类推适用的认识及其概念的准确界定必须建立在对两大法系类推适用的比较分析之上,并区分对两大法系共同适用之类推适用的一般概念与仅适用于具体法律...

  • 我国人民法院应当设立劳动法庭

    作者:蒋月 刊期:2007年第11期

    劳动争议案件具有不同于民商事案件的特点,无论从审判理念、审判模式、法律适用、审理效果等方面分析,由民事法庭审理劳动案件具有多方面不妥。我国劳动争议数量巨大,司法审判任务重。可以参照德国、以色列等国劳动法院的经验,在中国的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待条件成熟后设立作为特别法院的劳动法院,专司劳动案件审判。劳动法庭宜聘...

  • 社会性别准入与优化法律诊所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作者:李秀华 刊期:2007年第11期

    研究认为社会性别视角是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法学教育尤其是诊所教育中的重要手段与突破口。通过文献研究与实证调查,发现有关探讨未进入、未成为学术主流。研究认为立足于社会性别视角,对诊所教师培训方法、针对性及可操作模式方面有改进之必要。推进我国法律教育改革与发展,须强化培训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法律思想与思维模式,从而建立对诊所教...

  • 论法权形态异化的本质及其法律矫治

    作者:郭富青 刊期:2007年第11期

    应然的法权关系中存在着“权利”与“权力”两种法权形态。权利反映的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问对称、互惠的权利义务关系;权力来自于法律,是凝结在法律中的人民权利,人民是权力的唯一合法源泉。权力本应从属并服务于权利。法权形态的异化导致权力权利化、权利权力化,形成权力与权利功能的二律背反,不仅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而且侵犯了公民的合法...

  • 人权观念的彰显和理性回归——对罪刑法定主义历史嬗变的归结

    作者:周雄文 刊期:2007年第11期

    罪刑法定主义嬗变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权保障的历史,从其间接保障人权的思想基础到直接保障人权的思想基础,从形式侧面的传统内容到实质侧面的现代内容,从纯个人本位到有利个人而向社会让步,罪刑法定主义随人权意识的增强而不断发展,从而实现了个人和社会统一的理性回归。

  • 恢复性司法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

    作者:郭健 刊期:2007年第11期

    恢复性司法是指由受害人、违法者及其他可能受犯罪行为影响的个人或者社区成员积极参与刑事事务的解决的任何程序。恢复性司法理念有利于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在我国适用恢复性司法存在着有利的群众基础、政策支持、组织保证和实践经验。

  • 从罪过情感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作者:谢勇; 温建辉 刊期:2007年第11期

    尽管传统罪过理论阙如情感因素,但它并没有严重影响到刑事立法的合理诉求和刑事司法的现实运行,却表明了刑法的罪过理论已经落后于刑事实践。一方面,罪过情感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有所体现或得到了适当的考虑;另一方面,情感因素在罪过理论之中却没有任何名分,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地位。只有充分认识这一问题,才能在刑事实践中走向自觉,...

  • 民事行为能力制度重构

    作者:董学立 刊期:2007年第11期

    民事行为能力的立法体例有三级制、二级制之别。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采德式三级制。比较各国行为能力制度,二级制立法模式更符合民法作为私法之趣旨。我国未来《民法典》应确立二级制行为能力制度,并完善与二级制立法模式相关的制度协调。

  •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刍议——兼评《物权法》第128条

    作者:马特 刊期:2007年第11期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反哺农村,更重要的是在制度上赋予农民转换身份的自由,使农民真正成为一项职业而非身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对限制的理由予以反驳。并揭示该问题背后所蕴含的集体与农民的定位,由此对《物权法》第128条进行相应的分析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