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法学

河北法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Hebei Law Science

杂志简介:《河北法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023/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名家论坛、青年法学家、热点问题透视、博士生园地、司法实践

主管单位:中共河北省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单位: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省法学会
国际刊号:1002-3933
国内刊号:13-1023/D
全年订价:¥ 379.2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93
复合影响因子:1.81
总发文量:3047
总被引量:26652
H指数:41
引用半衰期:5.6601
立即指数:0.2389
期刊他引率:0.798
平均引文率:21.0205
  • 主持人寄语:回归经典 个别阅读——写在“西方法律哲学论著书评”栏目开设之际

    作者:邓正来 刊期:2006年第10期

    “西方法律哲学论著书评”是一个专门性的学术研究栏目。开设这个栏目,不仅是为了否弃与批判中国学术界在当下盛行的那种“知识消费主义”的取向,而且也是为了倡导与弘扬一种回归经典、进行研究性阅读与批判的新的学术取向,亦即知识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个殊化”取向或“个殊化”思潮。我愿意把它称之为中国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种转...

  • 法律的“概念”澄明——评H.L.A.哈特《法律的概念》

    作者:淳于闻 刊期:2006年第10期

    日常语言分析哲学家并新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创始人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一书中,从语词用法的日常语言分析入手.通过法律“游戏”中第一性规则与第二性规则之结合作为关键的“法律”概念纵向语境把握,以及“主权者”、“命令”、“正义”、“道德”诸概念讨论之“法律”概念横向比较,成功地将法律“概念”的理解由对于某种具有确定客观属性...

  • 整合进路中的发展策略:伯克利学派的理论纲领——兼评《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迈向回应型法》

    作者:侯瑞雪 刊期:2006年第10期

    伯克利学派是在工具主义思路和改革法制、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向下探求一种规范主义的法社会学,力图超越自然法和法律实证主义的二元对立。重新整合法律、政治和社会的理论。伯克利学派的理论纲领主要沿着一种整合进路展开.其中所运用的发展策略对其法律理想类型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自相矛盾:强调法律的“内在动力”而忽视外部条件;法...

  • 关于西方刑法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作者:何勤华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中国近现代刑法是一个舶来品,因此,要使其真正本土化,让理论和实务各界真正熟悉它、理解它,并运用它来为新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服务,就必须进一步了解西方刑法的基本内容,了解西方刑法中各项理念和制度、原则的起源及其流变。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虽然已经出版了众多的刑法学著作和教科书,但关于西方刑法史研究的论著还非常少。因此,分...

  • 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社会的法学理论——调整论

    作者:蔡守秋 刊期:2006年第10期

    介绍调整论的主要内容,阐明法律应不应该、能不能够以及如何调整人与自然关系这三个层次的问题,概括了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补充的四个要点,以及对主流法理学进行反思与挑战的四个基本理论领域。认为法律人是作为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总和的人;每个人只能通过自身与其他人的关系和自身与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求生存、求发展、求利...

  • 论WTO后过渡期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梳理和完善

    作者:沈四宝 刊期:2006年第10期

    论述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分析我国加入WTO,在“后过渡期”内,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的发展特征。该部分主要着眼于国内的角度;二是论述在国际贸易中,诸多因素的冲突、互动及对我国的影响。该部分主要着眼于国际视野;三是阐述在面临国内外新形式下。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 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人格权法律关系客体之界定

    作者:马骏驹 刊期:2006年第10期

    在将人格视为人之根本的人文主义理想与权利客体理论矛盾的背景下,为了实现对人格的全面保护,我国学者采用了“人格利益”这一抽象概念作为人格权与人格权法律关系之客体。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通过权利模式对于人格的保护,但是由于“人格利益”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和对于人格理论的依赖性,人格利益作为人格权法律关系之客体具有根本性的缺...

  • 抗制国有资产流失犯罪对策研究

    作者:刘守芬; 申柳华 刊期:2006年第10期

    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成为我国经济、政治安全的巨大障碍。从对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的原因分析入手,提出双层国有资产流失犯罪抗制模式的构想,强调从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的完善和国有资产法律体系的完善两个层次构建我国国有资产流失犯罪的预防控制体系。

  • 论举证责任及其科学概念的表述

    作者:宋世杰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举证责任是证明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它与诉讼理论及其诉讼结构等有着内在的联系,其概念的表述亦存在诸多的不同。许多学者认为我国历史上不存在举证责任问题.其实只要对我国历史上不同证据制度进行剖析,就不难发现我国也是存在举证责任方面的规范的。西方各国关于举证责任的理论与配置研究相当深入,因诉讼制度的区别而有其差异。通过古今中外...

  • 论宪政与自由——以自由主义为视角

    作者:胡肖华; 尹华容 刊期:2006年第10期

    宪政是自由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自由主义的制度化实现。宪政体制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事实上都是自由体制。宪政与自由有着密切的关联,宪政是自由的内在要求。自由是宪政的本质目的。

  • 法学视野中“人民币”改称“中元”的必要性论析

    作者:吕志祥 刊期:2006年第10期

    在近年的“两会”上,部分政协委员分析了“人民币”名称的缺陷并提出将“人民币”改称为“中元”的合理性。但他们多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或只是感性地提出这一问题,从法律角度比较系统地探讨这一问题的还不多见。从民法、商法、经济法、法经济学、法人类学等视角审视了“人民币”改称“中元”的必要性和意义,并得出初步的结论。

  • 宪法诉讼中的审查基准

    作者:刘志刚 刊期:2006年第10期

    宪法诉讼中的审查基准.是指违宪审查机构在对相关法律进行审查、判定的时候.所秉持的价值评判准则。自1938年美国的“凯罗琳产品案”以来.“二元基准”逐渐被确立,并在建立宪法诉讼制度的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元基准”确立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社会情势的发展变化内在地要求放宽对关涉经济之立法的审查;其次,基本权利的不...

  • 论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与刑法竞合

    作者:郭开元; 韩燕 刊期:2006年第10期

    禁止重复评价原则是与重复评价相对应的概念,其价值根源在于法的正义性。基于此,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制约刑法竞合情况下的行为的评价即犯罪单复数的分析和判断。具体体现为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与法条竞合、想象竞合、牵连犯和不可罚的前后行为之间的关系。

  • 论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作者:张永江 刊期:2006年第10期

    世界各国的刑法大都规定了未遂犯,未遂犯为何遭受处罚即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则是中外刑法学者期望解开的谜团。为解开这个谜团,大陆法系出现了主观的未遂论、客观的未遂论和折中的未遂论的理论对立。主观的未遂论认为未遂犯的处罚根据是实现犯罪的行为者的意思或性格的危险性的外部表现。客观的未遂论认为未遂犯的处罚根据是惹起构成要件结果的客...

  • 贪污罪立法若干问题思考(上)

    作者:董邦俊 刊期:2006年第10期

    现行的贪污罪立法为惩治贪污犯罪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但随着社会经济政治与司法实践的发展变化,有必要对贪污罪的立法加以审视。结合2003年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贪污罪的体系定位与罪状等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