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层次人才培养

高层次人才培养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10 15:44:32

高层次人才培养

高层次人才培养第1篇

1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现状

对我国应用型人才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截止到2008年,我国科技方面的人力资源在各类人力资源中占有4200万人,从事研发方面的人员数量也是位居世界前列,然而,具有高端技术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却是很少[1]。科技部的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每年有部级和省部级各类科技成果三万多项,但得到大面积推广并产生规模化效益的仅占10%~15%[2],这表明我国其实并不缺少科技创新成果,而缺少的是能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人。2009年瑞士洛桑的《世界竞争力报告》可以发现,我国的“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整体质量,在参与排名的55个主要国家中仅仅排在第48位;财富杂志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年轻的工程师目前只有16万人,数量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印度国际化工程师的比例占到25%,而我国的比例还不到8%[3]。这充分说明了我国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

2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历程与探索

2.1发展历程

纵观我国教育史不难发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脚步从未停止,但一直以来主要集中在专科和本科层次上,而对于高层次的,像研究生层次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则较少,开展的也比较晚[4]。在世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于1984年开始实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2011年,进一步推行了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同年10月,国务院学位办又下发了《关于开展“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的通知》,引导高等学校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科研和教学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紧密结合;2012年,全国12个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在51个领域开展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总体而言,从20世纪90年代试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来,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置19个专业学位,具有专业学位授予权的院校达到476所,累计招生85万人。然而,纵观我国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在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培养数量与产业升级需求不相适应;二是,培养模式与人才类型特征不相适应;三是,培养质量与行业产业需求不相适应。归根到底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规格标准)和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培养模式)两个基本问题尚未解决。

2.2模式探索

近年来,在国务院有关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推动下,众多高校都在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哈尔滨理工大学孟大伟等人[5]提出“定制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主流的岗位工作需求为导向,采取教、科、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真实的工程环境下,对学生进行培训和实习锻炼,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对社会需求适应度,实现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北京工业大学蒋毅坚教授[6]提出了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措施:(1)建设第一课堂;(2)加强工程训练;(3)举办“工程大师论坛”;(4)设立创新学分;(5)鼓励科研探索;(6)组织科技竞赛;(7)打造教学科研团队;(8)营造创新文化氛围。苏州科技学院陈志刚教授[7]倡导以“导入需求、嵌入课程、植入平台、介入培养、回归工程”为理念,以“五化”为模式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这“五化”具体包括:培养体系一体化,培养方式多样化,培养平台多元化,师资队伍工程化,培养机制系统化。南京工程学院紧扣机、电行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途径与新模式,形成了“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密切行业企业,深度联合办学”的办学特色[8]。下文结合南京工程学院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着重介绍基于多元协同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情况。

3多元协同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

南京工程学院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百年老校,坚持产学研相融办学之路,与中机联、中电联、南瑞继保、国电南自等行业领军企业共同组建专业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全程指导培养与改革,创建了多元协同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3.1加强协同创新,优化培养途径

学校以国家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紧密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项目教学和实践平台建设,把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放到协同创新中去谋划。一是,以服务“特需项目”,改革培养模式为重点,联合中科院电工所、国电南自等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组建了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并紧紧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借助和企业的紧密型、长效型关系,突出需求导向,创新做学、做研深层次结合的培养模式,调整和优化培养内容、培养环节和培养方法。二是,以拓展项目和实践资源为重点,与南瑞继保、南京康尼等企业共建了多个省级工程中心、多个技术创新载体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一系列创新载体建设,实行资源多方位共建,企业全过程参与,共建了一批特色课程和实践基地,获得了一批培养所急需的应用研究项目。

3.2加强校企协同,创新培养载体

高层次人才培养第2篇

关键词:公安政工;人才培养;研究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071-02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着力培养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对于创新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索创新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公安机关输送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就成为公安院校相关研究生培养方向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课题。

一、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

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是构成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党对公安工作绝对领导和公安民警切实履职的重要保障。而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一大批水平高、能力强、业务精的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根据公安机关与对公安政工人才提出的实际要求,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警察职业道德,忠诚可靠、业务扎实、敢于创新、精于实战,具有扎实的公安思想政治文化理论基础,熟悉我国公安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应用公安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公安机关思想政治与文化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

二、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当前,公安机关对从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需要我们培养理论水平高、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知识修养深厚、综合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1.警察职业意识培养。警察职业意识培养是警察个体对警察职业的信念和态度,体现了警察个体对警察职业的取舍、理想等主观偏好。人民警察的忠诚意识体现在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和对法律的忠诚上。①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忠诚教育为重点,全力打造学生的忠诚意识,为党和国家培养政治上忠诚可靠的公安高层次专门人才。责任意识:对于人民警察来说,责任高于一切。法律意识:法律意识是警察职业的法律性在警察头脑中的反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树立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在行使职权时努力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作为一支纪律部队,人民警察必须强化自律观念,自觉遵守宪法法律以及有关条例、禁令,确保在政治、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不出事、干成事。②因此,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其学习生活进行警务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素质培养。道德素质。公安机关对政工人才提出的第一要求就是要具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和道德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其中,道德品质尤为重要。政工干部在品德上的垂范作用,是一种“无声”的、最具有说服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成为群众信赖的知心人的重要条件。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大公无私、鞠躬尽瘁的品格,在工作和生活上,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专业素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是着重于从精神层面致力于战斗力建设。公安政工在实践中主要包括:政治领导、组织建设、人事管理、思想教育、政治宣传等具体工作,具有鲜明的专业性,这客观上要求公安高层次政工人才具有与专业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专业素质。知识素质。深厚的人文素养要求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具有广泛的“知识储备”。在学习和掌握公安政工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还要掌握公安业务知识、公安行政管理、公安法规等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按照人的心理发展规律与特点去开展工作,会更富有成效。因此,还应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身心素质。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这就要求公安政工干部必须具备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持续的体能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

3.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在当前社会深刻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严峻挑战,公安工作日趋复杂,这就决定了从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造思维、开拓进取,以适应新形势下公安工作的新需求。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后,各公安院校都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与建设上突出公安实践和专业特色,加大实训教学力度,努力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为此,我们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公安业务实践,在业务实践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把所学专业知识与公安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结合起来,使自己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文字功底、口头表达等能力得到全方位提高。科研能力。公安院校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生,在强调“应用型”的基础上更应突出复合型教育,在“教、学、练、战”一体化的基础上,应努力实现“教、学、练、战、研”一体化,特别在“研”上突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研”即围绕专业学习和公安业务实践开展的科研活动。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要注重在“研”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学生科研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机制

1.形成一个联接教学和实践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对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应用能力及将来就业都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公安政工业务实践环节涵盖丰富,日新月异,因此,加强学校与公安机关的合作,双方互相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这对培养公安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安业务实践。公安业务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学校和公安机关这两种不同教学资源的优势,通过同学们亲身参与公安机关的实际工作,培养正确的警察意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2.建立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根据高层次公安政工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应建立一套符合人才培养方向和公安机关实际需求的“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这个课程体系应包括“基础模块”、“方向培养模块”和“公安业务实践模块”三部分。“基础模块”包括“公共基础课”、“公安类基础课”和“公安思政工作基础课”三个子模块。“方向培养模块”则主要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开设方向课,主要包括:公安政策学研究、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警察伦理学研究、公安廉政与腐败、公安政工学等。除此之外,学生在校参加科研和学术活动也应作为本模块的重要内容。“公安业务实践模块”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和公安机关业务实践。此外,还应开设一定数量的“专业选修模块”,以弥补学生相关知识的不足。

3.形成研究生科研创新机制。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必须具备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因此,在研究生培养阶段打造一个包括研究生创新项目、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参加专业领域相关学术会议、建立学生学术交流组织和学生科研创新团队等的多元学术交流平台,并通过学校的研究生科研政策及相关经费支持,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形成科研创新机制非常必要。

4.形成一种教师不断学习、参与实践的师资培养机制。精理论、懂实践的教师队伍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根据高层公安政工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还应有丰富的公安业务机关实践经验,了解和熟悉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我们应鼓励并创造条件鼓励教师深造,并让教师到基层公安机关进行业务锻炼,教师也要注重以真实、鲜活的公安政工实践作为“案例教学”的素材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5.建立多维学生考评机制和人才质量跟踪机制。为了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建立以考核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为基础,以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和创新精神为参照的综合考评体系。为了更好地向公安机关输送人才,还要在学生毕业后建立毕业生档案,通过开展用人单位定期回访、召开新老生联谊会以及进行公安机关用人情况调查等方式,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跟踪机制。

参考文献:

[1]刘汝宽.论公安教育改革模式下侦查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贵州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5):103-106.

[2]王光森.警察院校大学生警察意识培养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94-95.

[3]王冬妮.加强新时期公安边防部队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分析与思考[J].企业研究,2011,(12):184.

高层次人才培养第3篇

关键词:高层次;会计人才;复合型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收录日期:2012年10月26日

一、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需求现状

我国财政部2010年10月11日颁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下文简称《人才发展规划》),对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和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

(一)企业财务高管。《人才发展规划》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培养900名素质高、复合型、国际化企业类的会计领军人才。促进大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帮助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中资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二)行政事业单位高管。行政事业单位的高管除了需要非常熟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外,还需要能站在事业单位战略的高度,为本单位赢取更多的资源和发展契机。《人才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在注重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应该加大高级会计人才的建设力度。其目标为到2015年大型企事业单位具有国际业务能力的高级会计人才需要新增30,000人,到2020年则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30,000人。这样的举措将大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三)会计学术领军人。会计学术领军人需要具备突出的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研究能力,同时并具有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人才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是到2015年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学术带头人新增40人;到2020年则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60人。重视会计学术领军人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这将不仅仅加强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能为我国持续培养具有国际水准的会计高级人才,促进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的持续繁荣发展。

(四)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人。《人才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培养600名具有国际认可度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到2020年则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新增2,000人,并推荐其中大约50名的高端人才到国际性或区域性会计审计组织去任职或服务。

二、完善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历史原因以及现有的会计人才教育体系不完善等,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都与以上形势下对于会计人员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这造成我国高层次会计人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供给与需求的失衡使得我国会计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完善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笔者给出以下建议:

(一)改革高层次会计人才继续教育体系。鉴于会计职业的重要性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新要求,我国应当进一步完善和改革会计继续教育体系,按照新形势下对高级会计人才的特殊职业能力要求,来设计和实施专门针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继续教育体系和方法,争取能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级会计人才,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在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构建继续教育框架体系。我国应当结合高层次会计人才的特点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教学方法,使他们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业务素质;第二,因材施教。在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应当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每个人自己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第三,财政部和相关监管机构应当监督和跟进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完善继续教育体系。

(二)加强高层次会计人才在岗培训。会计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在掌握理论逻辑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才能将会计工作做好。所以,企、事业单位或者政府机构都应当注重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在岗培训,使他们在了解一般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能结合单位自身的盈利模式和会计核算特点更好地处理相关财务会计问题,更好地指导未来的会计工作。第一,需要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吸引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充分尊重人才,不断开发人才的潜能,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第二,建立良好的培训制度,不断拓展高层次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以适应会计的改革和发展,从多层次和多渠道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培训制度;第三,改善绩效管理,引进竞争机制。一方面改善激励机制,提高高级会计人才的生活质量,增加他们的福利,让他们在工作之余无后顾之忧,同时注重精神层面的激励;另一方面引进竞争机制,有竞争才有活力,加强他们的危机感,才能保证高层次会计的不断进步;第四,创新招聘和选拔人才机制,本着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理念,看重每个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不是学历、经验等外在要素,创造良好的选人和用人制度环境。

(三)建立科学的高层次会计人才考评体系。我国现有的高级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是以会计考试和两个维度组成的,二者均以传统的财务会计知识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会计师条例》中明确指出:总会计师需要组织和领导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工作,参与本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过程。而高级会计师的考评注重于财务会计领域的知识,造成了考评体系与实际的任职资格不匹配等问题。针对高层次会计人才考评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考评体系需要站在企业战略层面的高度来制定,根据现代企业中对高级会计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以及需要对重要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后给出决策支持信息,所以考评体系应当不仅涉及财务领域,还要涉及非财务领域,并且需要对战略决策给予高度关注;第二,在评价体系中注重对高级会计人才的沟通、决策和领导等管理能力和技能的考察,因为高级会计人才是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和行政指导,在公司整体的管理框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定要具备管理方面的技能之后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第三,注重对伦理道德的考察,特别是在高级管理人才的任职资格和能力评价体系中,伦理道德因素往往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他们在工作中会因为权力而面临很多的诱惑。此时考察他们的伦理道德观对他们胜任岗位的可持续性提供有利的保障。

(四)完善高级会计人才市场。人才市场给人们提供了人才竞争的场所,它作为人才信息汇总和交流的场所,更重要的是人才资源配置的一种机制。针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市场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快建立会计人才市场中心。会计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对于人才的诚信以及专业技术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高级会计人才市场对人员的信息以及诚信记录进行明确的规范管理。应当由政府牵头来加强这一市场的建立,以更好地完善会计人才市场,对其市场活动进行更好地服务、监督和管理。所有参与会计工作的人员信息都需要经过会计人才市场的认定,并随时与用人单位保持信息共享,对人员的经历信息进行及时的更新。另一方面,市场的规范也能保护会计人才的合法权益,避免出现用人单位胁迫会计人员从事违法会计行为的现象发生,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第二,建立健全会计人才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给市场正常运作提供更好的保障;第三,进一步拓宽高级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高级会计人才的信息化、国际化等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财会[2010]19号.2010.10.

[2]邓传洲,赵春光.职业会计师能力框架研究.会计研究,2009.6.

高层次人才培养第4篇

关键词:增材制造;3D打印;人才培养

增材制造技术(AdditiveManufacturing,AM)是一种与传统的机械制造材料去除加工方法相反、基于三维数字模型、选用合适熔敷工艺、采用逐层制造方式将材料结合起来的新技术。该技术简称3D打印技术(3DPrinting)[1],是制造业领域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践的突出代表之一,目前已是当今科技界中耀眼的明星,作为智能制造中“智能生产”、“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三大核心主题的关键技术,增材制造技术符合目前新产品研发、小规模生产和手工制作等的要求,可促使生产过程向快、好、优的方向发展,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增材制造技术代表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增材制造按照加工材料的类型可分为金属成形、非金属成形、生物材料成形等,以下结合江苏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科研和教学研究实际情况,仅就金属成形中的激光熔覆技术进行说明。

1激光熔覆技术

激光熔覆技术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类型,是指在被涂覆基体表面上放置不同的涂层材料,经激光辐照使之和基体表面薄层同时熔化并快速凝固后,与基体材料形成冶金结合的表面涂层,从而显著改善基体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耐热、抗氧化等性能的工艺方法,其原理如图1所示。激光熔覆技术作为21世纪装备再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受到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我院在此方面的科研教学设备为YLS-4000W光纤激光器,如图2所示。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应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H13钢表面激光熔覆技术。H13钢(4Cr5MoSiVi钢)是一种热作模具钢,在模具中常出现的材料缺陷有裂纹、折叠、疏松、缩孔残余、偏析及球化组织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常发生失效破坏,如热疲劳、断裂、热磨损等。研究了激光熔覆技术在H13钢表面熔覆材料体系的应用、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H13钢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激光熔覆的数值模拟以及发展趋势。(2)研制新型涂层,对涂层材料进行优化设计。H13钢熔覆的粉末材料主要是自熔性合金材料以及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等。分析了增强相颗粒对H13钢表面激光熔覆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含有适量稀土元素的熔覆层性能更加优良,特别是在H13钢表面形成了耐磨、耐腐蚀的熔覆层,但稀土元素添加过多会增加疲劳微裂纹的产生。(3)开发新的加工工艺,将激光熔覆技术与传统的材料性能处理技术相结合。降低熔覆区的热应力,解决涂层易开裂的问题,如熔覆层前后的热处理、力学冲击等。加强增材制造工艺技术研发,提升3D打印工艺技术水平。(4)开发智能材料、仿生材料、超材料、低成本增材制造材料。

2增材制造技术的人才培养对策

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但与此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却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增材制造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短板。增材制造技术广泛应用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材料限制;②成本制约;③CAD/CAM数字化人才限制;④3D打印产品的性能缺陷。为此,有必要探索与增材制造相配套的高端人才(如专业硕士)培养问题。

2.1建立增材制造公共教学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等单位2017年建立了“增材制造公共服务平台”[2],在高校构建教育教学实验室、技术研究实验室和创业创新中心“三位一体”的教学平台,为增材制造技术培养高端型、中等型和普及型应用人才。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在增材制造技术方面的专业化、职业化和市场化,将学术研究及其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已成为人才专项行动与市场、资源对接的有效途径之一。增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平台模型如图3所示。根据“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3],依托已有增材制造优势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或健全增材制造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高校机械类、材料类等专业教师增材制造知识培训,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增材制造学科或专业,高校与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办学或建立增材制造人才培养及实训基地。

2.2增材制造进课堂,设立《增材制造技术》新课程

《先进制造技术》是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课,我们在讲授此课程时就将3D打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包括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应用,建模工具的使用,打印设备的操作与调试,以及三维扫描技术等。通过此部分内容的学习,低年级的研究生能够设计实体模型并利用桌面级的3D打印设备(打印材料为尼龙类)打印制作出其作品;高年级的研究生结合毕业论文,在工业级的3D打印设备(打印材料为金属)完成激光熔覆制造。应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增材制造技术从《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独立出来,设立新的研究生课程《增材制造技术》,主要讲授逆向建模技术、3D打印成型材料、增材制造设备、增材制造技术与应用等,编写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的应用型新教材,以培养增材制造技术的中高端人才。

2.3以赛带训

为了活跃学术气氛,调动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采用以赛带训的办法,即“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用、以赛促新”。该模式符合时展,体现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实践、新发展之一。我校机械工程研究生王康等学生参与2017年5月在沈阳举行的“永冠杯”第八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获得研究生组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此外,对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具有独创性及市场前景的项目,也提供一定的软件及项目基金支持,以搭建增材制造技术人才就业促进体系,促进人才培养与就业协同发展。

2.4增添新型实训设备

为提高增材制造技术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一些院校纷纷建设了3D打印实验实训室,但由于初期对增材制造技术及发展趋势了解不深,FDM(FusedDepositionModeling,熔融沉积成型)占据了实验设备的主体,即使有高端的工业级3D打印设备也出现开机不足等情况,导致一些实验实训设备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相关企业及部分院校可考虑淘汰部分FDM设备,引进新型及高端工业级3D打印设备,并提高已有3D打印设备的利用率。增材制造装备及主要器件见表1,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及科研情况选择使用。2.5引入众创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引导部分喜欢创新创业、热爱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生及大学生到高校的众创空间及机构,以众创服务平台为后勤支撑,以小型化的文化创意作品为起点[5],逐步过渡到以专业化产品为目标的创业历程,实现创新、创业的产品化和人才化。

3结束语

要提高现代制造业,特别是以增材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及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面共同努力,协同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校为基地,以企业为主体,促进增材制造新技术的人才化、产业化和应用化。培养“一懂二会”(懂3D建模设计、会产品快速制造、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推动传统工业体系智能化变革,打造符合高端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规划所需求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琦,梁晓康,陈济轮,等.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J].机床与液压,2016,44(5):183-188.

[2]增材制造研究院.中国增材制造产业推进工程[EB/OL].[2017-05-22].

[3]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的通知[EB/OL].[2015-02-11].

[4]耿佩.高职院校3D打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工程技术,2017,23(3):291.

高层次人才培养第5篇

《国际公关》:为什么中国第一个公共关系学博士点能够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现?此次设立的公关博士点都有哪些研究方向?

陈先红:华中科技大学拥有一个以公关为志业,追逐公关梦想的研究团队;拥有全国专业排名前五的新闻传播学、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平台的支持;拥有一批在国家形象、政府公关、网络舆情与危机公关、新媒体公关等研究领域的国家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际合作课题、各类横向咨询课题,以及SSCI论文等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拥有一支以策划创意为核心的、屡次蝉联全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金银奖的红树林策划创意团队;拥有大中华地区有学术影响力的品牌性公关学术论坛,如此种种都是华科大能够设立国内第一个公共关系学博士点的前提和条件。

华中科技大学具有发展公共关系学科的跨学科背景优势。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管理学院都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而且新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专业排名“全国第五”,这三个学院都有公共关系教学和研究的课程、师资和成果,具有学科交叉的良好基础。

目前,公关博士点的设置有三个方向:1、公共关系基础理论研究方向,2、战略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方向,3、新媒体公共关系研究方向。这三个都是我们学院的特色。比如我的专著《公关生态论》、《现代公共关系学》、《关系范之下的公关研究》,都是在做基础理论上的研究。目前,我们的研究团队正在围绕国家形象、国家公共关系、新媒体公关、危机公关、政府公关、品牌公关、公关素养、公关认知等课题开展研究,也希望对这些课题感兴趣的学生来报考。

《国际公关》:公关博士点的设立对于国内公关学科建设有什么意义?

陈先红:中国大陆第一个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学博士点的出现,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公关事件。30年来,公共关系学科的发展历程是非常艰难曲折的,一度停招,一度被迫“改嫁”;其中自1998年起公共关系从教育部专业目录上拿下来,停止目录内招生,—直到15年后的2012年,才重新回到教育部专业目录中,而且是从传统的新闻传播学学科,被迫调整到公共管理学科之下,成为与行政管理并驾齐驱的二级学科。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大陆,公共关系学科地位的合法性、合理性一直是受到质疑的。

在这种学科背景下,华中科技大学二级学科公共关系学博士点的设立,就具有格外重要的标志性意义。它不仅标志着公共关系的学科地位被认可,而且还意味着公共关系学科地位得到了一个巨大的提升,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中国大陆的公共关系人才培养链,提高了公关人才培养层次。

《国际公关》:请您谈一谈国内的公关教育与国际上有什么差别?

陈先红: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在于重视公众意见,注重双向沟通与对话、建立诚信关系等,这些思想在全世界多国历史中都有迹可循,然而真正发展成为一门学问、一个学科则始于美国,美国公关教育至今已有90年的历史,是一门很成熟的学科,美国公关教育模式是一种世界范围的主流模式,在欧洲、中东和亚洲都被广泛采用,对亚洲公关教育的影响尤其强烈。比如我们设置的公共关系课程、传授的公共关系理念,以及采用的公共关系教材,绝大多数都来自美国。

就教育差距而言,国内公关教育体系的不成熟、不完备、学术社群弱小、师资队伍匮乏等差距都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最大的差距还是公关教育规模的差距。目前全国仅有18所高校设置了公关本科专业,9所高校设置了公共关系硕士点或方向,6所高校设置有公共关系博士培养方向。总体上每年向社会输送1110名公关专业人才,这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的巨大需求,也严重阻碍了中国公共关系事业和社会各行各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国际公关》:我们的公关教育跟国际上有没有什么交流?

陈先红:有的,而且交流很频繁,比如华科大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的公关与广告国际学术论坛,已经成为大中华区影响力较大的一个品牌性公关学术平台。自2007年开始,已经举办了6届,第一届是2007年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主题是“新媒体与公共关系创新”。第二届是在2008年在香港城市大学召开,主题是“危机管理与整合策略传播”。第三届是在澳门举行,主题是“公关·媒体社会责任”。第四届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召开,主题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美洲新闻转播与公共外交”。第五届是在台湾世新大学举行,主题是“大活动·大传播·大公关”。第六届在华科院庆三十周年的时候举行,主题是“国家品牌·社会资本文化软实力”。2014年打算去泰国举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两本SSCI期刊为本论坛设立了特刊。比如《Public Relations Review》已经为我们的会议提供了两次special issue的支持。此外还有在传播学、信息技术、计算机领域的知名SSCI期刊《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也为2013年的会议提供special issue支持。

此外,我们也邀请一些国际著名的公关学者来我校,一起共建国际化、高水平博士化课程,比如我们邀请了香港城市大学陈霓教授与我一起共建《中外公关比较研究》课程,还邀请奥克拉荷马大学Maureen Taylor教授来我校共建《国际公关研究前沿》课程,等等。我们也派出公关研究生、博士生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铭传大学,以及香港城市大学进行交换学习。

《国际公关》:您觉得当前国内公关教育存在哪些问题?

陈先红:从教育质量的系统观出发,我认为,当前我国公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宏观上,国内公关教育不能充分适应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导致公关专业人才奇缺,致使虚假公关、黑公关趁虚而入,大行其道;中观上,各高校的公关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缺乏外适性和个适性的协调发展;微观上,公共关系课程的教学质量高低参差,内容陈旧,理念滞后,甚至在传授一些错误的公共关系知识和技巧,误人子弟。在公共关系课程、课堂、专业实践和学生参与式学习方面还缺乏充分的经验交流和培训提高。

《国际公关》:目前公关人才缺乏,学校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

陈先红:第一,全国各高校公共管理学院应抓住契机,积极申办公共关系本科专业,有秩序地扩大公共关系本科教育规模。第二,全国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可以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在原有相关专业基础上,增设公共关系本科方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2000多所高校都开设各类广告本科专业。如果有十分之一的高校增设公关方向的话,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公关人才匮乏的现状。第三,各高校可以整合相关资源,跨专业联合申办公共关系本科专业,分别培养政府公关人才、企业公关人才、非企业类公关人才等。第四,希望更多有条件的新闻传播学院设置公共关系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以满足社会对高级公共关系人才的需要。

《国际公关》:今后公关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对于今后公关教育的开展,您有哪些建议?

陈先红:可能“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齐头并进,同时推进。我觉得公关教育更应该高层次化、高学历化。公共关系是一个高智力的咨询策划行业,更需要高素质、高起点、高学历的研究型人才,他们才是中国公共关系教育和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比如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利兹城市大学、卡迪夫大学、斯特灵大学、威斯敏斯特大学等诸多高校,到了硕士阶段才有正式的公共关系专业。美国高校的公共关系硕博研究生教育,也强调从公共关系、传播学、管理学课程上进行跨学科的结合,以更加突显公关的战略功能。

今后的公共关系硕博教育应该以“社会智源、政府智库”为发展目标,建立起职业进阶培养模式、专业分类培养模式、战略研究咨询模式,集教学、科研和国际交流合作于一体,致力于营造突出“教学模块化、学术规范化、合作国际化、服务社会化”,又深具知识自主性的研究场域,搭建一个具有学术大视野、科研大团队的高级公共关系人才的培养平台。

《国际公关》:您认为公共关系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是怎样的?

陈先红:在当今社会,公共关系行为几乎成为所有权势集团如政府、政党、教会、军队、城市、大学、NGO等的一个本能反应,因为地球上基本没有哪个人类的组织群体不寻求“有效的传播”、不发出“新闻报道”,不“游说”,或者不设立一个“公共关系官员”,“信息官”或者“活动统筹部”,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形象”“声誉”和“社会责任”。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将迎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公共关系理论研究和学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和创新点:新媒体建构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全球社区”,新媒体传播开始从以信息为主的数量传播时代,转向以关系为主的质量传播时代,新媒体传播的实质是对话性的关系传播,而非技术性的信息传播,建立社会信任关系成为公共关系的主要目标。公共关系学科将会朝着基础化、专业化、综合化、国际本土化和独立化方向发展。

第一,公共关系学科的基础化。公共关系有可能像哲学那样发展成为各个专业和学科、甚至人人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即基础公共关系学:在传播的仪式观、关系观的视角下,公共关系将有可能以“元传播”的身份,反过来为传播学、营销学等提供理论支撑,这将预示着公共关系学科地位的巨大转变和提升。

第二,公共关系学科的专业化。公共关系学作为一个专门学科,不仅将在危机公关、企业公关、政府公关、国家公关、新媒体公关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如政治公关、健康传播、公共外交、财经公关、诉讼公关等方面,更加专业化。

第三,公共关系学科的综合化。公共关系研究更加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传统经济学、网络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人际传播学、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文化生态学,等等,都将对“公共关系”贡献自己的理论。

第四,公共关系学科的国际本土化。公共关系学科的研究视角更加强调“国际本土化”和“本土国际化”的有效结合。也就是说,在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上与国际接轨,在概念框架和价值取向上体现本土化特征。研究取向趋于东方“关系文化”挑战西方“传播文化”,从东方文化的个人影响模式角度出发,对儒家文化中的关系现象与西方理论中的对称沟通理念进行双轨比较并提出批判,以建构体现本土观点,又具跨文化意义的公共关系理论,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之一。

高层次人才培养第6篇

一、“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的内涵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面向建设和面向服务的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双层次多方向”人才的培养十分必要。双层次即为培养从事生产实践、质量检验等实践活动的综合型人才,使学生能够人生所学知识的销售、生产以及维护等多个工作环节。多方向即为所学知识与技能的多个方向、多个方面,对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进行适当延伸与创新思维引导。

二、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多元人才培养的切实需求,也是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实际要求。

(一)高职院校多元人才培养的切实需求

高职院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对于社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素养的提升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新时期背景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十分必要。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于高职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以及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是高职院校多元人才培养的切实需求。

(二)社会需求多样化的实际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下,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工作以及社会的发展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需求加强对人才多方面、多层次的指导,才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胜任各个职位对人才技能的实际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的实践方式

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以及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等方式得以实现。

(一)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

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需要首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的理念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学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情况,仅仅通过学生的课堂检测或者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以及思维发展关注程度较差。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即成为了学习的机器,没有真正展现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思维培养情况较差,所以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进行适当创新十分必要。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通过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指导,在循序渐进的指导和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深入的掌握每一个教学知识点,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使知识与技能(Knowledge&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steps);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values)的三维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真正从知识的指导、实践技能的提升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与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二)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模式

“双层次多方向”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高职院校要改变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结合当前时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为学生全方位能力与素质的提升创建良好的条件。

例如学校可以引入“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是结合企业的实际所需,与用人单位签订一定的用人协议,之后学校结合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实际所需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学生可以在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提升就业率。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更加关注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等方式,为学生进行未来工作环境的场景再现,在模拟的情景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等等。

(三)构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式

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的培养要面向行业,面向市场需求,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技能和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特色实践引导,培养更多能够满足社会和企业要求的服务型、应用型人才,并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氛围和工作要求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学校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与一些优秀的企业建立一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也能够为企业增加更多的综合实践性人才,促进企业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这种教育模式下,能够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中单一的知识指导与灌输模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生能够拥有更多参与到一线生产活动中的机会,同时学校可以将学生实践中的能力与表现,直接与学生的综合评定相关联,注重学生全方位素养以及技能的培养。

高层次人才培养第7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宋奇吼(1972- ),男,江西萍乡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江苏 南京 210031)李学武(1972- ),男,河南焦作人,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河南 郑州 450052)

[课题项目]本文系交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2011年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科研立项项目“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B31,项目主持人:宋奇吼)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26-03

为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以及教育部召开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国家专项规划编制座谈会”精神,依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2]5号),按照 “提升高职学校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探索高端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模式”的要求,苏州大学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两校选择“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作为试点改革项目,采取“3+2”分段培养模式联合进行应用型本科层次高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讨与实践。

苏州大学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于两校战略合作的基础,充分利用行业优势、高职院校实训资源优势、应用型本科的学科优势,取长补短,实施人才培养全程合作,为贯通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进行了有效探索。为适应江苏经济转型与升级,满足社会对本科层次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两校拟探索培养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优良、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本科层次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以期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高职本科分段培养的社会行业背景

1.轨道交通供电产业急需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我国正在从“制造业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迫切需要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我国高职教育虽然在发展规模、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等方面有较大的提升,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足,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仍有较大的差距。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事业进入历史最快发展时期,江苏省各城市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南京地铁更是跃居国内城市地铁行业前列。江苏省地处长三角,城市轨道交通发达,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已成为江苏省十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青奥会的临近,南京地铁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与此同时,中国铁路行业步入了黄金发展期,路网建设全面铺开,时速350千米动车组等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技术装备大量使用,我国高铁技术水平和建设规模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长三角地区从2006年7月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开通以来,先后建成开通了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合宁城际、京沪线等重要电气化干线,电气化营业里程为892.3千米。电力牵引具有非常明显的技术经济综合优势,牵引动力电气化已成为铁路技术改革的方向,是实现铁路现代化的重要步骤。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供电技术也同步发展,大量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广泛使用,高端技术装备水平与现有人员较低素质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现场企业急需基础厚实、技能精湛的高端技能人才。目前在全国范围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供电产业的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不管在数量还是质量上均处于奇缺状态,人才招聘的普遍做法是相互高薪挖人,人才匮乏已经影响到轨道交通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项目能够很好地满足目前企业对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

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特点。第一,具有本科层次培养的特点。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提倡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目标,其优势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岗位迁移能力较强;缺点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动手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本科层次的学生毕业后一般从事管理工作,实际动手能力很难得到有效培养。

第二,具有专科层次培养的特点。以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课程设置针对性较强,着重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其优势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较强,能够实现毕业即可上岗的培养目标;缺点是学生知识面较窄,理论知识较为薄弱,岗位迁移能力弱。

第三,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特点。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根据培养目标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针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点,采用“3+2”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满足岗位所要求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在“3+2”培养模式中,专科阶段重在培养学生检修维护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本科阶段重在培养学生在设计、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由此构成本专科分段培养中,理论与技能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专科阶段的三年学习,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前两年半时间主要通过校内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原理、结构和检修维护方面的知识;后半年时间安排学生在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并结合实际完成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结合现场实际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本科阶段两年的学习,以理论提升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和管理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通过一年半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能力,最后半年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此阶段要求学生在完成顶岗实习和专科段毕业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技术领域的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工程意识,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在轨道交通供电运营、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监理等企业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

3.现有基础和特色。采取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端技能人才,能有效整合江苏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各自的优势,培养高层次的职业技术人才,有利于职业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苏州大学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采取“3+2”分段模式,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化铁道技术)”高端技能人才,既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高职本科分段培养目标

针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点,充分利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成果,依托既有的深度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根据培养目标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课程衔接贯通的教学体系,探索“3+2”本专科分段培养的高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建成在国内具有示范效应的高职本科专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措施

1.构建本专科贯通的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充分利用了行业优势、高职院校实训资源优势、应用型本科学的科优势培养的特点,将高职教育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衔接起来。以“厚基础、重实践”为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设置针对轨道交通供电企业的岗位群分析,根据企业现场的岗位群实际工作过程归纳出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学习情境,设置专业学习课程,借助本科院校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深厚的师资力量,合理安排课程体系。

第一,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为避免教学资源的重叠和浪费,对于专科阶段和本科阶段均需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可在专科阶段开设并达到本科阶段的培养深度,本科阶段不再重复开设相应课程。

第二,专业课程的设置。在设置课程时,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注重研究课程的内在联系,形成条块清晰而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结构。涉及本专业的专业课程可分为四类:电子技术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课程、设备检修维护课程、设计管理课程,其中,设备检修维护课程和设计管理课程是专科阶段的核心课程,能够很好地体现高职与本科阶段贯通的办学思路,使学生掌握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原理和结构,着重培养学生的维护、检修等实践动手能力;本科阶段通过设计管理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设计和管理能力,使其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三,实践课程的设置。针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点,为了满足轨道交通行业供电技术管理岗位所要求的分析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能够解决行业特有的技术多样性、具体性和综合性问题,重点突出了高职和本科阶段贯通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专科阶段三年的学习,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轨道交通供电行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来构建课程体系,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依托深度校企合作等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应通过校内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原理、结构和检修维护方面的知识;安排学生在轨道交通运营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文化,熟悉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管理特点,并结合实际完成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工作适应能力。专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以应用性为导向,选题类型以报告型观察型和实验型为主,以解决企业生产环节存在的小型课题,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科阶段两年的学习,前一年半以理论提升为重点,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分析、设计和管理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通过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勘察设计、项目咨询管理的能力。最后半年安排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专业生产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完成专科阶段生产实习和本科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技术领域系统的分析能力、管理能力和工程意识,使学生经过一定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胜任轨道交通供电运营、勘测设计、施工、咨询、监理等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本科阶段的毕业设计以学术性为导向,选题类型以理论型、综合型和评述型为主,结合本专业生产、科技的前沿和急需解决的新问题,注重理论应用创新、实验方法创新和手段创新、技术应用创新等,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自学能力、探索和钻研能力。

2.构建本专科贯通的专业实践条件。根据专业研究规划,整合现有资源,依托现有专业实践条件,不断加大实践条件的投入,改善专业实践条件。

3.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结合本专业特点,依托现有的深度校企合作,在社会需求导向基础上,开展应用性的科研并加快产业化进程,力争在3~5年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应用层面的产业化研究成果。

四、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的特色

1.依托深度校企合作,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特点,依托华东地区轨道交通供电企业,实现混编师资团队、实训资源和校企文化三大资源有效共享,校企双方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人才培养和质量评价,采用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最后再实践的螺旋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专科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理论学习服务于能力培养,围绕“入学初期,走入铁路,感知职业;入学中期,深入铁路,熟悉工作;毕业前期,融入铁路,胜任岗位”三次实习,与专业课程一起构建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递进平台。学生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带着问题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着重提高理论知识结构,培养分析、设计和管理的能力,在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后,通过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具备设计、开发和决策能力,达到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2.针对岗位的主要工作项目,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在高职教学中,本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已取得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提炼面向专业的就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形成专业学习课程,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满足轨道交通供电行业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实施中,以过程评价和企业第三方评价作为课程的主要评价依据。

3.实施高职本科双证书制度。在牵引供电安全与规则、变电所一次设备检修与维护、变电所二次设备检修与维护、电力线路、电工技术实习、综合实训等课程中,融入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高压)内容,达到应知应会,帮助学生在毕业前获得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高压)证书。

五、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转型,高等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迫切需要上移,以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高职院校中进行部分本科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探索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本科层次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高职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贯通衔接,对于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拓展我国高职教育层次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斯杰.示范性建设后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策略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l0(11).

[2]鲁武霞,李晓明.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内涵特性及内蕴价值[J].教育发展研究,2011(19).

[3]潘懋元.应用型本科教育特点与建设重点的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10(4).

高层次人才培养第8篇

 

党中央指出从现在到未来15年我们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必须要有大批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才,而社会现实的复杂劳动有层次性,最高层次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这部分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为此本文拟就复杂劳动的层次性,什么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以及高等教育中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做一些探索。

 

一、复杂劳动的层次性

 

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这一对经济范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种首先提出来的。马克思说: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的表现。这种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1]简单劳动,“它是每一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的机体平均具有的简单劳动力的耗费”[2]。这一对范畴,是马克思对现实各种劳动过程的抽象。实际上,劳动并不能截然分为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两种,就社会现实的劳动过程来说,复杂劳动内部,也表现为复杂程度不同的各种劳动,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层次。

 

我国现在在实际的工作中的具体复杂劳动大体上可概括划分为七个基本层次:一是技术型体力劳动者:主要表现在技术熟练工人的复杂劳动。二是职能管理型劳动者,它和第一类劳动都属于实现技术(知识)的复杂劳动形态。这主要指工程技术管理者,如从事产品设计、开发、工艺、材料设计和非工程技术职能的管理者,如工业企业中的财务、统计、供销、劳动人事等部门的管理人员。三是传授技术(知识)的劳动者。它的基本职能是从事传授知识(技术)和转移知识(技术),也创造知识。

 

四是转移和加工的劳动者。它是对创造的知识和自然、社会信息进行加工转移的脑力劳动,如编辑、记者、情报人员、计算机操作等。五是与物质生产无直接关系的复杂劳动者,如作家、演员、医生等。六是经营管理型的劳动者。由于现代企业是一个复杂的人造系统,其经营管理活动涉及到企业同外部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它要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种种不可控制的环境力量交锋,并且,也要有开拓性和创新性。因此,客观现实对管理型劳动者提出了很高的素质要求,所以经营管理者也是很复杂的劳动形态。[3]七是科学技术型劳动者。这类劳动者从事科学技术的复杂劳动,生产科技产品,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在我国现实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目前这种层次结构分布还不太合理,主要是各层次复杂劳动人才匮乏,这里的一、六、七特别是第七层次复杂劳动人才更匮乏。

 

二、一般复杂劳动和科学技术复杂劳动

 

从本文前面的分析依据劳动的性质我们可将这七个层次的复杂劳动分为两类,一是一般复杂劳动。二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

 

所谓一般复杂劳动是指复杂劳动的程度不同,但劳动的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指劳动者的思维没有变化),这些劳动一般都是生产物质产品。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是复杂劳动通用的思维的知识体系,突出的是创造性,是复杂劳动的最高层次,这种复杂劳动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指劳动者的思维发生根本变化),这样的复杂劳动一般是生产科学技术产品。

 

从一般复杂劳动和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概念的含义,可看出二者有不同的特点,具体是:

 

1.科学技术复杂劳动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和探索性。主要靠人大脑思维功能进行创造、创新是科学技术复杂劳动的本质特征。

 

2.科学技术复杂劳动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综合性。

 

3.科学技术复杂劳动进行的方法具有实践性。科学实验几乎贯穿于研究工作的全过程。

 

4.一般复杂劳动与科学技术复杂劳动体力和脑力耗费的特点不同。一般复杂劳动的体力和脑力是在活动时间以内改造劳动对象、耗费劳动。而科技复杂劳动耗费脑力和体力“正式”时间往往是极为短促的,它是凭长时间的积累、储备、训练等,才实现一瞬间的创造。

 

5.科技复杂劳动是同自然力的利用结合在一起的。而对自然力的利用就会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

 

劳动力或劳动能力,马克思说,就是在“人的身体即活的人身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4]。它有三层不同的含义:第一层,是指一个人的脑力,即人脑对信息的接收、处理、储存和输出的能力,这是狭义的能力。第二层,是不仅包括人的脑力,还包括人们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这是排除了体力的中义能力概念。第三层,是不仅包括上述两项,还包括人的体力、体质状况,这是广义的能力。

 

劳动力的上述三层含义中,简单劳动生产时,主要耗费的是体力和狭义的能力,即脑力。一般复杂劳动是经过了专门培训,所以生产劳动时耗费的是脑力以及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即智力和体力。这是和简单劳动耗费的脑力就有差别,这个差别是抽象劳动的第一级差别。由于一般复杂劳动学习培训的时间、费用多少不同,所以,生产劳动时一般耗费的智力也有差别,这个差别主要是中义的能力,是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经验上的差别,它是抽象劳动的第二级差别。由于这个差别,才使一般复杂劳动有复杂程度不同层次,但劳动的性质不发生变化。[5]

 

科学技术复杂劳动是广义的劳动能力,生产劳动时也是耗费智力和体力。但由于学习培训的费用量变,当量变到一定程度或最高层次,从而给狭义的能力,即脑功能的变化提供了条件。因此,从事科技复杂劳动者就出现了“最佳年龄区”是在25~45岁之间,其峰值年龄在37左右。[6]

 

三、高等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

 

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科技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特别是在21世纪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科技飞速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的首要任务的时代背景下,更是如此。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以什么样的观念和措施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必须在这方面认真研究探索。

 

从目前实际出发,在高校教育中要培养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创新人才,概括地说这就要由过去什么都“统一”的模式化转向个性化,这也意味着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管理体制等都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创新。

 

1.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创新。高等教育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以语言传授知识为主的“逻辑·演绎”式的教学,应引入体现知识实际发生、发展的“历史·活动”式的教学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心理过程的“心理·认识”式的教学方法,并将三者结合在整个教学中,这就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激发灵感的同时,充分体现逻辑和非逻辑整合的创造过程。还要学习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培养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拓展、充分综合、丰富信息量的基础上,使课程结构更多样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的体现创新教育思想的教学内容体系。

 

2.要坚持广泛开展科技实践活动。科技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方式。在坚持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要有普及性和广泛性,要分层次和有针对性,要建立评价、激励和应用管理机制。一方面通过对低年级大学生的科普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另一方面,通过高年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引导学生深入科学探索,培养科技创造能力。另外,要通过对学生科技成果不断进行开发、转化、推广等应用环节来建立、完善管理机制,这就能更有效地在大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加大科技含量,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科技转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

 

3.把科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更好地融合。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适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但人文教育对科技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抓好人文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将对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4.构建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管理体制从管理制度和措施方面创新。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营造有利于创新教育的管理空间,鼓励个性发展,充分激发学生有灵感思维参加的创造思维。首先,在教学管理上,应当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其次,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度来选课、选教师,在更大广度和深度上发展个性;再次,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也要体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要从内容、标准、方式上对现有考试模式进行改革,从而能从主要反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方面转移到综合体现知识水平、能力强弱、素质高低的轨道上来。

 

为了更好地操作,实现以上方面的做法,就必须首先进行思想、观念更新,树立“以学生为本”为主体的理念。改变过去陈旧的思想意识,转变人才的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把创造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依据,并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发展和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出更多的从事科技复杂劳动的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