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高原气象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Plateau Meteorology

杂志简介:《高原气象》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061/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文、短论、研究简报、学术论文、经验交流、综合评述、相关学术会议报道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0534
国内刊号:62-1061/P
全年订价:¥ 49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99
复合影响因子:2.38
总发文量:1929
总被引量:50429
H指数:81
引用半衰期:4.9212
立即指数:0.1603
期刊他引率:0.5595
平均引文率:18.6346
  • 高分辨率大气强迫和植被功能型数据对青藏高原土壤温度模拟影响

    作者:沈润平; 郭倩; 陈萍萍; 李鑫慧; 王绍武; 师春香 刊期:2019年第06期

    土壤温度是陆气相互作用以及陆面模式模拟的关键参量,但高分辨率时空连续的土壤温度获取困难,尤其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融合遥感资料的陆面模式模拟可以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资料。研究制作了新的地表植被功能型融合数据(MVEG),然后利用最新的高时空分辨率的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HRCLDAS-V1. 0(1 km,1 h)驱动CLM模式对青藏高原2015年10 cm的...

  • 近10年青藏高原及其周边湍流通量变化的数值模拟

    作者:李茂善; 阴蜀城; 刘啸然; 吕钊; 宋兴宇; 马耀明; 孙方林 刊期:2019年第06期

    应用改进地表粗糙度的中尺度模式WRF模拟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2004-2013年地表湍流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自2004-2013年以来,青藏高原中部和东南部地区感热通量增加,分别增加了9. 952 W·m^-2·(10a)-1和14. 595 W·m^-2·(10a)^-1;青藏高原其他区域感热减小,减少了-4. 473 W·m^-2·(10a)^-1;青藏高原周边东南部横断山脉增加了9. 928 W·m^-2·(10a)...

  • 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大气热源与四川盆地暴雨的关系

    作者:陈丹; 周长艳; 齐冬梅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1960-2016年川渝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周边大气热源与四川盆地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大气热源对四川盆地夏季暴雨频数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关键区分别位于高原中南部及其南侧和高原中东部及其东侧,由此定义了一个影响四川盆地夏季暴雨频数的高原热力差指数Itc,该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出...

  • 青藏高原季风的季节内振荡特征

    作者:陈悦; 李文铠; 郭维栋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功率谱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季风指数(Qinghai-Tibetan Plateau Monsoon Index,QTPMI)所表征的青藏高原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结果表明:(1)高原季风变率的季节内分量(10~90天)在总变率中占据了可观的比例,QTPMI的季节内分量可解释总变率的26%,在夏季的解释方差可达37%;...

  • 夏季青藏高原地表能量变化对高原低涡生成的影响分析

    作者:李黎; 吕世华; 范广洲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1986-2015年夏季一日4次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统计分析了近30年来夏季青藏高原地表感热、潜热通量以及高原低涡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选取夏季高原低涡生成的关键区,利用相关性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夏季高原地表感热、潜热通量与高原低涡生成频数之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从时间变化特征来看,1986-2015年夏季高原低涡共出现915次,其...

  • 中国西北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基于探空资料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作者:赵采玲; 李耀辉; 柳媛普; 周甘霖; 张铁军; 孙旭映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38个站点L波段探空观测、2016年7月加密探空观测和ERA-Interim边界层高度资料,对比分析了西北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观测资料表明,在中国西北地区,08:00(北京时,下同)冬季边界层高度最高;20:00春季边界层高度最高,边界层高度从西部到东部有显著降低的趋势。ERA-Interim资料基本能表现出边界层高度的...

  • 基于TRMM PR和VIRS探测的青藏高原夏季横切变线云降水个例分析

    作者:孙礼璐; 王瑞; 谭瑞婷; 姚秀萍; 傅云飞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搭载的测雨雷达(PR)和可见光/红外扫描仪(VIRS)探测结果的融合数据,结合ECMWF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98年6月22日(轨道号:03257)和2011年7月3日(轨道号:77642)两个夏季青藏高原横切变线个例的云降水特征。结果表明,高原横切变线降水回波顶高度多分布于4~10 km,局部可达12 km,其降水强度85%以上为0. 5~2. 5 mm·h^-1,仅局部达2...

  • 雷达反演资料的Nudging同化对华南暴雨过程短临预报的影响

    作者:张兰; 徐道生; 胡东明; 张宇飞; 李怀宇; 梁之彦; 田聪聪 刊期:2019年第06期

    基于1 km分辨率的华南区域短临预报模式,利用松弛逼近法Nudging同化由雷达观测反演的风场和水物质,选取两次华南前汛期降水过程进行试验,目的在于研究调整初始风场和调整初始水物质场对于短临模式降水预报的不同影响。首先对反演结果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试验中反演结果是基本合理的。进而将雷达反演结果 Nudging同化到模式预报中,和控制试验...

  • 一次变形场背景下的暴雨位涡诊断研究

    作者:裴坤宁; 王磊; 李谢辉; 陈得圆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中国自动气象站与CMORPH融合的逐时降水资料和NCEP逐6 h再分析资料,从等熵位涡的角度对豫北地区2016年7月8日夜到9日上午在一次变形场背景下的暴雨天气过程做分析和研究。结果发现:(1) 7月8日20:00(北京时,下同)至9日08:00,随着高位涡和冷空气的逐渐东移,豫北位涡值变大,干冷空气与暖湿空气相遇使豫北地区有降水生成。而后9日14:00由于高位...

  • 基于BCC第二代短期气候预测模式系统的中国夏季降水季节预测评估

    作者:张丹琦; 孙凤华; 张耀存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BCC第二代气候预测模式系统1996-2015年提前1~3个月的回报试验结果,评估了模式在季节尺度上预测中国夏季降水空间分布和降水异常的能力,分析了模式预报效果的年际差异,并探讨了模式预测误差产生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季节预测具有一定的技巧,西南至长江中下游南部、黄淮平原西部、东北北部及藏北高原等地区季节预测技巧...

  •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盛夏降水特征及对初春地表感热异常的响应

    作者:王蕊; 王慧; 李栋梁 刊期:2019年第06期

    选用1961-2015年中国西北地区74个气象站逐月地表感热通量计算资料,及其东部155个常规气象站夏季的月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线性回归分析、奇异值分解(SVD)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西北地区东部盛夏(7-8月)降水的时空异常演变特征及其与西北地区初春(3-4月)地表感热异常的联系及成因。结果表明:(...

  • 1959-2014年古浪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作者:王婷婷; 冯起; 郭小燕; 李宗省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1959-2014年间古浪河流域的实测地面降水资料,采用多种技术方法相结合,开展了古浪河流域56年降水变化研究工作。结果表明,该流域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上、下游年降水量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 13 mm·(10a)-1和0. 03 mm·(10a)-1,年降水量的增加主要源自于月最小降水量增加的贡献;上游及下游地区春季和夏季降水相似,均表现为缓慢增加趋势,...

  • 基于MODIS时间序列的内蒙古城市热(冷)岛效应研究

    作者:苏玥; 玉山; 都瓦拉; 林泓锦; Shagdar; Gantiganbold 刊期:2019年第06期

    基于MODIS遥感卫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研究内蒙古各城市昼夜城市热岛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白天内蒙古西部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弱;中部地区除集宁外,城市热岛出现概率呈对半趋势,没有东部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强;东部地区城市热岛效应出现概率最多,以赤峰和通辽尤为显著。夜间全区城市热岛出现的概率比白天大,有些城市达到了100%的现象...

  • 复杂地形下局地山谷风环流的理想数值模拟

    作者:姜平; 刘晓冉; 朱浩楠; 朱宇; 曾文馨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手段,结合基于气象站观测事实并理想化的初始条件,对重庆复杂地形下局地山谷风环流进行高精度数值模拟,探讨因复杂地形而导致的热力差异对山谷风环流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仅仅由地形高低起伏导致的热力差异能够在局地形成山谷风环流。在白天,受太阳辐射作用,山坡升温幅度比山谷明显,在同一海拔处形成温度差异,形成谷风环流。理...

  • 2016年8月甘肃省持续性高温过程及其异常大气环流特征

    作者:叶培龙; 刘新伟; 赵文婧; 杨晓军; 李艳; 刘卫平 刊期:2019年第06期

    利用1960-2016年甘肃省81个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8月发生在甘肃省的高温天气基本特征及高温期间异常环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 2016年夏季高温日数甘肃东部地区大部分站点比气候平均值多5天左右;尤其是7月底至8月下旬的高温天气过程,不论是高温天气强度,还是高温天气范围,均为历史罕见。(2)高温发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