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Gu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40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意写作研究、文学·语言、美学与人类学研究、政治·社会·法律、党史研究与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学·高等教育

主管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2096-2126
国内刊号:45-1401/G4
全年订价:¥ 12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2557
总被引量:3320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5.4691
立即指数:0.0041
期刊他引率:0.9505
平均引文率:7.2365
  • “美”的多维存在空间——兼论审美制度问题研究的意义

    作者:向丽 刊期:2011年第05期

    审美和艺术从来就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而是存在于它自身与政治、经济、阶层体系、惯例、习俗、信仰以及价值取向等因素共同编织的繁复而精密的文化脉络之中,并始终参与到现实生活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之过程。因此,对于这些建构性因素的发掘及其对审美和艺术的建构机制的解析是审美制度问题研究的核心,而"美"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等问题也将于此...

  • 湘西苗族传统服饰款式与生态适应研究

    作者:吴新绿; 谭卫华 刊期:2011年第05期

    湘西苗族在历史迁徙中,不断地改造自然和发展生产,其传统服饰款式也经历了古代、近代和现当代的发展过程,它的生存与传承也是与其生态系统调适以求平衡的发展过程。从生态适应视角来考察湘西苗族服饰的传承发展对当今社会生活和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广西三江侗族大歌的经济开发价值探析

    作者:李子军 刊期:2011年第05期

    通过对侗族大歌历史渊源的探讨,分析了侗族大歌经济开发价值面临的困难,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开发三江侗族大歌的经济价值的建议,这不仅对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中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推动部级贫困县三江的经济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

  • 柳宗元对五种修辞的运用

    作者:郭莲花 刊期:2011年第05期

    通过归类、分析和比较,探讨了柳宗元对五种修辞的应用特色,即颜色词、数词、联绵词、叠音词以及复辞。研究发现,柳宗元对深绿色有所偏好,喜对举两类色彩达到对比鲜明的视觉效果,善于转换颜色词的词性;在数词方面,善于以一对比多的夸张手法来表达贬谪永州时期的抑郁和愤懑;善于以"走"、"足"、"彳"等部首的联绵词表露自己不得志的神思和处境...

  • 论李商隐文章的“骈中运散”与晚唐文章的发展

    作者:莫山洪 刊期:2011年第05期

    李商隐的骈文并不是六朝骈文的简单回复,其中包含着自中唐古文运动以来文章变化的特点。其文章的特点是"骈中运散",首先是有意识地区分骈散,有意识地将骈散加以对立;其次是注重抒情性,改变过去骈文矫情的特点,继承了六朝时期徐庾骈文和韩柳古文的抒情传统,抒发真情,注重"写心"。李商隐文章对晚唐文章发展影响巨大。

  • 魏晋文学中隐逸现象的文化价值探析

    作者:潘江艳 刊期:2011年第05期

    隐逸是从上古就有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一旦产生,就寓有某种文化意义。针对中古魏晋时期文学中的隐逸现象,对个别隐逸作家作品进行梳理,从隐逸的内涵和文化影响去探索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 略论王维中晚年诗歌中的儒家文化情怀

    作者:傅雪霏 刊期:2011年第05期

    王维中晚年诗歌计约220首,一直以来,学界多从佛家文化的角度来研究其诗歌,认为其本质是"内佛外儒"。本文从文本出发,认为王维中晚期的诗歌体现出其对儒家文化的发自内心的信仰,不同于借助佛家思想避难以寻求心灵的慰藉;且无论是"隐"还是"仕",王维的思想及其诗歌始终是以儒家精神为主体的。

  • 杜甫诗歌中的隐逸思想

    作者:高艳芳 刊期:2011年第05期

    旧有的隐逸文化和唐代特殊的隐逸风尚为杜甫的隐逸思想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引领着杜甫人生的主要方向,道家的隐逸情怀是辅助其思想成熟的工具。在其一生中,间接性的贯穿着隐逸思想,这种隐逸情怀调节了诗人困顿时的情绪。

  • 论周济“归诸中正”说

    作者:周燕明 刊期:2011年第05期

    周济在《词辨.序》中提出,词的风格要"归诸中正"。这是借用儒家诗教的范畴,强调词对现实社会的作用,是南宋以来复雅词派的继续,是儒家文艺思想在词学领域的延伸和运用。

  • 论《老残游记》叙事的功能模式

    作者:孙正祥 刊期:2011年第05期

    《老残游记》作为一个小说叙事文本,以游记体的形式记录了作者丰富的人生体验,对这种人生体验艺术化的表达形成了作品独特的叙事功能模式。试从情节模式、情态模式、情调模式等来分析作者的叙事表达方式,从而揭示出作者在西方小说影响下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整合与革新。

  • 青春与生命的赞歌──解读巴金前期小说

    作者:赵玥 刊期:2011年第05期

    巴金在创作中充分暴露了内心的真实情感,将自己的爱恨情仇一股脑地倾吐出来。从作品《灭亡》开始,巴金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青年知识分子形象,在这些内心怀有对旧制度的憎恨和未来的憧憬的青年身上蕴含着强烈的热情和理想。

  • 浅析海子诗歌的生命意识

    作者:卫敬星 刊期:2011年第05期

    海子的诗歌中体现出了一种孤独和死亡的生命意识。对生命的敬畏构筑了他孤独的诗歌;对生命的爱惜使他寻找到麦子与生命之间神秘的联系;对生命的执着他选择了踏上那遥远的死亡路程。

  • 自由存在之路——从《城堡》到《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作者:韩模永 刊期:2011年第05期

    卡夫卡的作品《城堡》和昆德拉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所展现的是自由存在之路的实现进程以及所引发的深刻探索与思考。从《城》到《生》是一个哲性地、形而上地探寻真正自由的艰辛历程,一条自由存在之路的完美演绎。

  • 奈达的“功能对等”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之比较

    作者:黄莉 刊期:2011年第05期

    奈达的"功能对等"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特别是目的论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同之处。通过比较,发现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突破与发展,拓宽了翻译研究视角。

  • 基于旅游开发的县域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策略——以柳城县文化经济发展为例

    作者:郭兴 刊期:2011年第05期

    对于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不显的县域,可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注入相关产业,开发旅游,促进县域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以柳城县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相关旅游产业品牌,在促进产业提升发展的同时,文化遗产也在保护传承中得以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