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Gu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40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意写作研究、文学·语言、美学与人类学研究、政治·社会·法律、党史研究与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学·高等教育

主管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2096-2126
国内刊号:45-1401/G4
全年订价:¥ 12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2557
总被引量:3320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5.4691
立即指数:0.0041
期刊他引率:0.9505
平均引文率:7.2365
  • 关于数学论文的写作——麦结华教授论文写作的“修改记事”荟萃

    作者:麦结华 刊期:2010年第06期

    麦结华教授,男,汉族,1944年生,广西桂平人,原系广西大学数学系教授,199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聘为博士生导师,1991年起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历被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为汕头大学数学科学院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教授。

  • 壮族情歌:乡土社会的审美幻象

    作者:范秀娟 刊期:2010年第06期

    壮族是一个有着歌圩传统的民族,情歌是壮族民歌中最丰富的一类。浩瀚的情歌和古老的歌圩似乎都在表明一个事实,即壮族民众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和非常诗意的恋爱方式。但是,深入壮族民间,却会发现一个相反的事实:壮族民众很少有夫妇是通过对歌结识并成婚的。壮族情歌所标示出来的壮族青年男女"以歌交情、倚歌择配"实质上至少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就...

  • 论博厄斯的人类学艺术思想——基于《原始艺术》的分析

    作者:郑素华 刊期:2010年第06期

    博厄斯的人类学艺术思想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他认为理解人类存在的不同艺术形式,需要把艺术理解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产物,需放置于一个特定的发展过程中而不是把艺术从历史中抽离出来说明艺术的种种特点;不能认为世界上所有民族艺术都是沿着相同的道路发展的,而可以构成一个艺术进化序列;必须把艺术理解为由拥有该艺术的民族、种族或群体赋予其...

  • 书写文化遮蔽下的口传艺术

    作者:李盼君 刊期:2010年第06期

    在书写文化大为盛行的今天,口传艺术常常被忽视和被边缘化。书写文化的过度膨胀不仅对口传艺术造成了遮蔽,而且形成了片面的"视觉中心主义"。口传艺术与听觉文化紧密相联,其特质迥异于书写文化。对口传艺术的重视与发展有利于摆脱对书写文化的过分倚重,走出视觉中心主义。口传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尚有活态的保留和传承,加强对少数民族口传艺术...

  • 绣球:广西壮族文化符号的表征

    作者:熊晓庆 刊期:2010年第06期

    在当代广西区域民族文化建构过程中,绣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日益凸显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以图案、雕塑等符号化形式出现在公共空间和重大场合中,表征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历史感。符号化绣球作为广西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本,在区域民族文化身份建构与认同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 桂北侗族刺绣的审美人类学考察——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乡为个案

    作者:陈结媚 刊期:2010年第06期

    审美人类学借鉴了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尝试对以往在美学研究中被忽略的边缘群体、日常生活中的美等进行实证研究。刺绣是侗族文化中的艺术奇葩,是侗族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对桂北侗族刺绣进行审美人类学的考察,能更清楚地感受到侗族人民的审美体验。

  • 花山岩画形式特征的审美分析

    作者:姚静媛 刊期:2010年第06期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是早期人类社会的一种艺术表征,其形式特征主要体现在整体与部分的韵律化、艺术形式的简化与放大以及艺术表达的崇高性。从美学的角度探讨花山岩画简洁艺术形式下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内涵,有着一定理论意义和价值。

  •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品评批评”论

    作者:农建南 刊期:2010年第06期

    "品评批评"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批评方法,通过对"品评批评"的理论内涵和特征、"品评批评"的批评实践历程以及"品评批评"方法的分析,认为"品评批评"是饱含丰富情感和体验的批评模式,是中国特有的理论模式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智慧体现。在当今全球化和中西文化艺术传播、交流不断加强的境遇下,更应该坚持品评批评理论的民族性。

  • 试论李泽厚《美学四讲》中的美学思想

    作者:裘宗慧 刊期:2010年第06期

    《美学四讲》一书是李泽厚先生20世纪80年代的美学专著之一,通过对"积淀"、"文化心理结构"等理论的分析,阐释了马克思的"自然的人化"观,建立了人类学本体论美学思想,并对中外各派美学思想作了一些适当的回应。

  • 《金瓶梅》人物妒忌心理描写解析

    作者:肖扬碚 刊期:2010年第06期

    《金瓶梅》人物妒忌心理描写,揭示了中国古代一夫多妻家庭矛盾的人性心理根源,展现了妒忌心理对人性的扭曲、变态的巨大影响力。与类似的小说相比,《金瓶梅》妒忌心理的描写还展现出了它与一般描写妒妇、悍妇形象小说的不同之处:不仅借妒忌刻画人物性格,而且由此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成为小说情节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 争奇尚巧 推陈出新——齐梁同题诗赋的创作倾向

    作者:王文亚; 程小娟 刊期:2010年第06期

    齐梁时期出现了大量同题诗赋,这些作品在创作上有着争奇尚巧、推陈出新的倾向。这种创作倾向与内心炫学逞才的心理息息相关的,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 放怀意气排空易 落指阳春定调难——柳宗元诗文“永州心态”管窥

    作者:吴同和 刊期:2010年第06期

    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其间,他的思想经历一个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彷徨前行的过程,本文把这一过程称为"永州心态",具体表现在:"东山再起"与"甘于现状"的矛盾、"忧患元元"与"实现价值"的矛盾、"顿悟"与"迷失"的矛盾等复杂心态。

  • 近二十年段成式《酉阳杂俎》研究综述

    作者:韩钉钉 刊期:2010年第06期

    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是一部具有博杂性质的唐代志怪传奇小说集,被《四库全书总目》誉为"自唐以来,推为小说之翘楚"。对该书版本流传、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与佛教关系、对他书影响等七个方面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归纳可以看出:学界对《酉阳杂俎》的研究表现出不均衡的状态,研究视角较多地集中在《叶限》一篇上,其他方面着力不够,还需进一步探讨...

  • 浅析龚鼎孳诗中的归隐意向

    作者:唐攀 刊期:2010年第06期

    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才子诗人,龚鼎孳的诗作深刻反映了贰臣文人具有的独特心态。鼎革之际的进退失据,让其一生都背负着贰臣的尴尬身份。仕清后,龚鼎孳在诗中频频表露归隐之意,字里行间真切地传达出内心深处的愧疚和辛酸。

  • 从神话-原型角度解析“水”意象——以王安忆小说为例

    作者:孔红杏 刊期:2010年第06期

    在中国传统文学和西方近现代文学理论中,"意象"都是解读小说作品不可或缺的"钥匙"。以王安忆小说为研究对象,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和文化视角切入,通过对水意象的内蕴诠释和成因探究可以进一步解读其作品,探寻文本表层意义下的深层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