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Gu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杂志简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401/G4,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创意写作研究、文学·语言、美学与人类学研究、政治·社会·法律、党史研究与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学·高等教育

主管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2096-2126
国内刊号:45-1401/G4
全年订价:¥ 120.00
创刊时间:1986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28
复合影响因子:0.48
总发文量:2557
总被引量:3320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5.4691
立即指数:0.0041
期刊他引率:0.9505
平均引文率:7.2365
  • 论《宋四六话》的体制特点及学术价值

    作者:莫山洪 刊期:2006年第03期

    彭元瑞的《宋四六话》在体制上体现了与众不同的特点,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文学的认识。《宋四六话》不仅总结了宋代的四六话,也体现了清乾嘉时期的骈散相争的情况,在骈文学史上有一定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由柳宗元诗文看他对佛教接受的心路历程

    作者:董灵超 刊期:2006年第03期

    结合柳宗元的“记祠庙”、“释教碑铭”、“隐遁道儒释”以及与佛教关系密切的“古今诗作”这四类作品,分析了他对佛教接受的阶段性特点,从而归纳出他在被贬谪永州之前和期间以及他在柳州刺史任上逐步深入地接受佛教的心路历程。

  • 论苏轼诗文的时事性

    作者:李寅生; 褚为强 刊期:2006年第03期

    苏轼创作了大量的时事性诗文,不但记录了许多时政大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并且表明了自己对这些事件的态度和看法。其诗文时事性特点的形成,既是对文学传统的继承,也与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其个性有密切的关系。认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对苏轼的生平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作全面而具体的了解。

  • 汉译佛经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

    作者:吕超 刊期:2006年第03期

    汉译佛经对中国古典诗歌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佛经转读促使了“四声说”的提出和“永明体”诗歌的出现,从此中国诗歌走上格律化道路。佛经偈颂给中国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大大促进了诗歌语言的通俗化转向。诗歌内容方面更能体现佛经的影响,特别是在禅宗出现以后,中国诗歌以禅入诗,更显空灵色彩。

  • “山石”与“明月”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道教选择

    作者:孙溧 刊期:2006年第03期

    贾平凹一直都是新时期评论界争议极多的作家。然而其所受的传统文化影响特别是道教文化影响是不容质疑的。道教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小说创作中是坚忍忘我的“山石”式写作姿态、女性崇拜与对清丽阴柔文风的推崇几个方面,这样的选择与其生活经历密不可分。但在贾平凹80年代的改革小说中,他对时下忧患的关注与他“出世”,“忘我”的道教思想产生了...

  • 从人间的“屠宰场”走向家庭温情——试论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演化趋向

    作者:莫付欢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余华的创作历经了20多年,作品产量丰富而且影响深远。作为先锋小说的主将,余华的早期作品充满了暴力和血腥,人与人之间严重缺乏亲情与温情,更多的是绵绵不绝的仇恨与源源不断的残杀,上演的几乎都是一幕幕人间悲剧。90年代以后开始由先锋写作向现实转型,笔触开始转向民间,用朴素简洁的叙述话语来呈示小人物在面...

  • 小说漫漫征程——从接受美学角度考察小说的影视化接受

    作者:黎筝 刊期:2006年第03期

    大众文化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人类社会信息渠道的拓宽,也意味着小说基本存在模式和接受模式的更新。小说获得了一种崭新的呈现形态——影视文本。现代生活对快节奏、高效率的诉求,使得人们越发地青睐快餐文化、大众消费。相较之下,传统小说读者群的潜在性流失就成为了小说在现代社会中不得不倍加思量的问题。与此同时,接受者多重身份的交叉,还...

  • 古今词义演变中的指称转移现象

    作者:邵莹 刊期:2006年第03期

    古今词义的演变是汉语言发展的必然趋势,指称变化则是其中的一种现象。这种变化有几种情况,一是从指人转向指物,二是从指物转向指人,三是指人甲转向指人乙,四是从指物甲转指向物乙。这种现象体现出汉语词义演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试论周杰伦歌词语言的陌生化

    作者:陈梅 刊期:2006年第03期

    周杰伦的歌曲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除了他自创的演唱风格以外,其歌曲歌词广泛的题材,新奇、丰富而又独特的语言形式也让受众眼前一亮。本文主要是从陌生化理论入手,分析在周杰伦歌词中那些突破人们大脑思维传统形式并且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审美效果的新奇多变的语言表达方式。

  • 英语“as+形容词+as+动物词”习语解读

    作者:沈志和 刊期:2006年第03期

    习语“as+形容词+as+动物词”是英语明喻的一种典型表达法之一。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类习语,需要剖析明喻格中动物词的引申发展,进而理解其比喻意义。

  • 柳州话百子隐语解读

    作者:刘瑞明 刊期:2006年第03期

    柳州话百子隐语有历时的传承性和共地的相同性,也有特别之处。它们的理据中包含着民俗文化的一些内容,也与一般词语有各种联系,但有的并不明显,需要补充解说。

  • 论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作者:李合敏 刊期:2006年第03期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学把握时代主题,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立足当代中国国情,着眼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了完整的可持续发展思想。这一重要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而且指导我国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兼谈科学发展观理解和把握上的认识误区

    作者:段勇; 涂效华 刊期:2006年第03期

    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澄清在科学发展观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

  • 浅谈异化概念的演变及其主体性思想

    作者:马立华; 刘卓红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从不同学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不同观点,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评价与历史评价相结合入手,引出对异化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主体性的阐述。目的在于揭示马克思对异化概念的继承与创新,及对其以后著作的基础性作用。

  • 试论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特点

    作者:徐杰舜; 吴政富 刊期:2006年第03期

    新中国民族教育政策具有以下十一个显著特点,即导向性、变迁性与相对稳定性、民族性与灵活性、继承性与与时俱进性、全面性、整合性与配套性、系统性、权威性、相关性、人本性、相对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