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国际汉学 活水的泉源:《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 【正文】

活水的泉源:《圣经》与中国现代文学

作者:伊爱莲; 尹捷(译); 刘燕(译) 不详; 河南大学外语系;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活水   名誉教授   东亚研究  

摘要:本文系以色列著名汉学家、希伯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名誉教授伊爱莲(Irene Eber)为斯洛伐克汉学家马立安·高利克(Marián Gálik)的专著《影响、翻译与平行:〈圣经〉在中国评论集》(Influence,Translation and Parallels:Selected Essays on the Bible in China.Sankt Augustin,2004)撰写的序言。文章回顾了19世纪以来《圣经》中译本及其接受史与影响史,对高利克论著中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的评论,进而阐述中国现代文学对《圣经》文本的挪置与改写。伊爱莲认为《圣经》在中国被赋予了一种崭新的生命,通过翻译和创作,它另发新枝。高利克的这本论著的独特意义在于,它向我们全方位地揭示了《圣经》阐释的特有张力。在有着自身文学传统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圣经》所孕育的这种张力为世俗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伊爱莲指出,高利克"米德拉西"(midrash)式的阐释运用了"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的概念,评述了1921-1999年与《圣经》主题有关的许多作家作品,呈现了近百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圣经》文本之间持续不断的对话。我们惊悉伊爱莲教授于2019年4月11日在耶路撒冷去世,悲痛万分,特以此译文,遥寄哀思,缅怀故友。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