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火箭技术

固体火箭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Solid Rocket Technology

杂志简介:《固体火箭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176/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航空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航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观点评述、发动机工程、流体力学、药柱完整性、推进剂 燃料 燃烧、结构材料 结构力学、防热材料 绝热材料、测试 试验 安全性、书评

主管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主办单位: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中国宇航学会
国际刊号:1006-2793
国内刊号:61-1176/V
创刊时间:1978
所属类别:航空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72
复合影响因子:0.56
总发文量:1809
总被引量:11551
H指数:28
引用半衰期:5.1892
立即指数:0.0256
期刊他引率:0.7495
平均引文率:8.8526
  • 硼基粉末燃料预处理及热氧化特性分析

    作者:李超; 张力锋; 武冠杰; 李悦; 胡春波 刊期:2018年第05期

    基于理论分析的方法,确定了硼基粉末燃料预处理材料的选择和用量,然后开展了硼基粉末燃料预处理实验,并对预处理所获得的硼基粉末燃料表面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热重分析试验台,对改性硼基粉末燃料在空气气氛中的热氧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了不同改性硼基粉末燃料的热反应特性。研究表明,相比传统液体和固体冲压发动机,硼...

  • Al/AP粉末火箭发动机推力调节性能试验

    作者:武冠杰; 任全彬; 李超; 李悦; 胡春波 刊期:2018年第05期

    基于气压驱动活塞、气体夹带颗粒输运的粉末供给方式,通过调节驱动气量和流化气量,改变粉末推进剂质量流率。采用40μmAl粉和100μmAP粉末分别作为燃料和氧化剂,对Al/AP粉末火箭发动机进行变推力点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末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压强的升高,Al/AP粉末的燃烧效率不断增加,燃烧效率最高可达到86.7%;在变推力调节阶段,AP粉末...

  • 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细观力学仿真分析

    作者:尤军峰; 刘浩; 王春光 刊期:2018年第05期

    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逐层缠绕的实际工艺进行复合材料壳体细观力学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并针对复合材料壳体封头纤维缠方向(缠绕角)和厚度从赤道到极孔不断变化、纵向缠绕层间有经纬双向织物进行补强的结构特点,编制计算程序,精确计算出封头部位每个纵向缠绕层缠绕角的大小以及缠绕层随半径变化的层厚,采用编程与商用软件相结合...

  • 动滑轮系统对延伸喷管展开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陈鹏; 任全彬; 尤军峰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研究延伸喷管作动筒内部动滑轮系统对喷管整体展开动力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延伸喷管运动分析模型,获得了简化下的展开过程解析解。通过仿真分析,得出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随着动滑轮预紧力的增大,展开到位前平均速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40N附近达到极大值;同时,随着预紧力的增大,平衡状态下锁紧机构的逐渐到位,在大于65N后可以完...

  • 固体火箭发动机跌落数值模拟

    作者:王春光; 许桂阳; 朱艳芳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了研究意外跌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安全性,建立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跌落过程的计算模型。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对发动机垂直跌落至刚性地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在不同跌落高度下的发动机响应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本文工况下,意外跌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过程中,推进剂最大等效应变出现三个极大值点;随着跌落高度的增加,发动机触底反弹...

  • 固体火箭发动机破片冲击起爆阈值计算

    作者:杨琨; 徐秉恒; 郭运强; 吴秋 刊期:2018年第05期

    固体火箭发动机在机械冲击、爆轰冲击等意外激励的作用下,存在意外引燃甚至爆炸的可能性。对破片冲击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试验,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破片冲击固体火箭发动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进一步计算不同工况下破片冲击发动机的起爆阈值,分析影响破片冲击发动机起爆阈值的因素。计算结果表明,发动机壳体、绝热层厚度增加,破片冲击发动机起爆...

  • 低温高应变速率下复合固体推进剂损伤机理分析

    作者:职世君; 沈欣; 曹军伟 刊期:2018年第05期

    针对机载战术导弹低温使用要求,开展了复合固体推进剂在-50℃环境中的单轴拉伸试验,拉伸应变速率介于0.05~150%/s之间,结合复合固体推进剂颗粒夹杂模型在不同拉伸速率下的损伤数值仿真结果,分析了推进剂力学性能在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变化规律及损伤机理,并通过低温快慢组合拉伸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主要影响复合固体推进剂...

  • GAP复合固体推进剂细观结构演变特性

    作者:周水平; 唐根; 庞爱民; 吴芳; 徐海元; 宋会彬 刊期:2018年第05期

    采用原位扫描电镜对含GAP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单轴拉伸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推进剂的细观结构演变与拉伸破坏行为。通过与含PEG的复合固体推进剂进行对比,系统分析GAP推进剂的初始损伤类型及其对于推进剂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拉伸过程中SEM图,发现含GAP的推进剂的细观破坏由粘合剂基体拉丝、断裂以及粘合剂与固体填料之间的“脱湿”两种因素共...

  • 聚烯烃基低熔点热塑性粘合剂胶片用增塑剂的筛选

    作者:刘轩; 付春雨; 庞爱民; 姚鲲; 洪昕林; 乔应克; 罗俊波; 张宏毅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提高自制的低熔点热塑性弹性体LCX的综合性能,通过溶度参数差值(△δ)、抗迁移性分析、拉伸测试、流变测试、动态力学分析(DMA)、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及扫描电镜(SEM),研究了15^#矿物油(D80)、26^#矿物油(D100)、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HP)、癸二酸二辛酯(DOS)、液体聚丁二烯(LFBd)对LCX的增塑效果。结果表...

  • 低温动态加载下老化HTPB推进剂单/准双轴拉伸力学性能

    作者:赵文才; 韩奎侠; 徐卫昌; 刘畅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研究老化固体推进剂在低温动态加载下的单/准双轴力学性差异,开展了单/准双轴拉伸试验,获取了热老化74d后HTPB推进剂在温度为-30、25℃及0.4、4.0、14.29S^-1应变率下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和拉伸断面形貌。结果表明,老化HTPB推进剂单轴与准双轴拉伸力学性能及细观损伤一致;随温度降低和应变率升高,断面形貌显示破坏模式由“脱湿”逐渐变...

  • ρ-AlH3的恒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作者:吴磊; 马新刚; 刘发龙; 王敏 刊期:2018年第05期

    采用恒温热失重法研究了ρ-AlH3的热分解过程,得到了ρ-A1H3的动力学方程,计算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ρ-AlH3在热分解时符合Avrami-Erofeev方程,加速期和衰退期的Avrami指数n分别为3和2,表明在加速期反应时受到Al核三维生长控制,而在衰退期反应则是受到Al核二维生长控制。运用动力学方程计算了135℃恒温热分解的转化率(φ(t)),与实验测...

  • GAP-PAVA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王亮亮; 刘艳; 赵守田; 张彤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探索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在释放壬酸香草酰胺(PAVA)领域的应用,采用非异氰酸酯固化GAP与PAVA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不同PAVA含量的GAP-PAVA。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微量热仪,研究了GAP和PAVA间的相容性。利用数码显微镜、红外热像仪及气相色谱仪,对GAP-PAVA的形貌、燃温及PAVA的燃烧释放率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GAP与PAVA的相容...

  • 基于压电阻抗法的固体推进剂老化损伤检测

    作者:王广; 段磊光; 强洪夫; 王学仁; 张守诚; 肖黎 刊期:2018年第05期

    基于高频压电阻抗方法,利用粘贴于HTPB固体推进剂的压电主动激励传感器对HTPB固体推进剂老化损伤进行实验研究。介绍了EMI检测HTPB推进剂老化的意义,进一步阐述了压电阻抗方法表征老化损伤的原理,制备了热老化推进剂试件,搭建EMI试验平台,得出了不同热老化时间的导纳频谱曲线及变化规律,计算了能表征老化损伤程度的均方根偏差损伤指标。结...

  • 国产T700炭纤维复合材料发动机壳体强度设计及成型工艺

    作者:林松; 张琳; 高志琪; 孙艳荣; 李文斌 刊期:2018年第05期

    为推进国产T700炭纤维在发动机壳体上的应用,针对其进行复合材料缠绕成型的带距与张力等关键工艺参数设计,并进行复合材料试验及工艺优化,得到发动机壳体缠绕成型的工艺及关键设计参数。基于以上参数采用网格理论进行发动机壳体的强度设计,缠绕成型6150mm发动机壳体,并进行水压爆破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国产T700炭纤维的缠绕张力与带距等对...

  • 内嵌褶皱对自动铺丝层合板构件拉伸性能的影响

    作者:李韦清; 杨涛; 杨冠侠; 刘思南; 杜宇; 刘畅 刊期:2018年第05期

    针对自动铺丝技术在铺放复合材料构件时产生的褶皱,通过包含褶皱缺陷的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试验模拟研究褶皱的影响。试件中的褶皱参数通过嵌入90°纤维丝束的宽度和层数来控制。试件按照[(0°/90°)2]。的顺序,利用2丝束自动铺放机器人铺放,缺陷设置在90°铺层与0°铺层之间。通过对6种不同缺陷规格试件与完好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发现褶皱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