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荧光光谱定量表征不同成熟度的同源混合原油——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 【正文】

荧光光谱定量表征不同成熟度的同源混合原油——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为例

作者:张韩静; 陈勇; 王淼; 王学军; 赵振宇; 刘庆; 张学军; 黎萍; 韩冬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580; 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071; 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山东东营257015; 中国石油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100083
显微荧光光谱   成熟度   原油   配比实验   定量计算  

摘要:混源油比例定量分析对于判识不同成藏期的油源贡献度具有重要意义,为建立一种快捷确定混源油贡献度的方法,采用显微荧光光谱技术对同源混合原油贡献度进行了定量表征。以东营凹陷王家岗地区为例,通过γ蜡烷/C30霍烷、Ts/(Tm+Ts)、Ts/Tm及C2920S/(20S+20R)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对沙四段原油进行了的原油组群划分与油源对比,对原油类型和成熟度进行了限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X1和X2井作为沙四型成熟原油和低熟原油的两个端元组分进行人工配比实验,在验证端元组分可靠性的基础上,对端元油按照质量分数进行了配比,分别为0∶10,2∶8,4∶6,6∶4,8∶2,10∶0。对配比进行了原油族组分和显微荧光光谱分析,分析了混合原油成熟度、端元油贡献度和荧光光谱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配比混源油继承了端元油“三峰型”的荧光光谱谱形特征,混源油荧光颜色明显不同,通过荧光颜色定量系数(CIE-X,CIE-Y)分析可知,在CIE色度图上表现为近线性渐变的荧光特征;随着沙四型成熟油混入量的增加,混源油中芳香烃含量逐渐减少,荧光强度也逐渐降低,荧光颜色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原油混合使荧光光谱参数发生了变化,荧光光谱参数(QF-535、荧光强度-567nm、红绿商、黄绿商)与混合比例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较好的反映原油成熟度;随着混源油成熟度增高,高分子量烃类组分含量降低,荧光光谱参数逐渐降低。通过配比实验建立的数学关系能够定量判别原油混合比例,实验证实可以利用荧光光谱参数定量表征混源油中端元组分的贡献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