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赣南医学院学报 肢体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正文】

肢体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曾晶晶 李嵩山 吴明 冯永文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广东深圳518035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广东深圳518035
肢体缺血后处理   肢体缺血预处理   失血性休克   肝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摘要:目的:比较肢体缺血后处理和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肝损伤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将32只孕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肢体缺血后处理组(LRIP组)和肢体缺血预处理组(LIPC组),每组实验动物均行双侧股动脉游离。S组:只对双侧股动脉游离;IR组:孕兔股动脉放血,维持平均动脉压40 mm Hg 3 h后,1 h内匀速回输全部血液,使孕兔血压维持在MAP稳定在80 mm Hg之上并平稳24 h;LRIP组:孕兔股动脉放血3 h后,给予缺血后处理即夹闭双侧股动脉,进行10次缺血30 s再灌注30 s,再输血复苏至24 h。LIPC组:手术前24 h,重复3次采用压脉带捆扎兔单侧后肢5 min,直至后肢皮肤呈紫色、股动脉搏动消失、随后开放5 min,再行IR处理。24 h后观察血清中ALT、AST的变化,对肝组织MDA、SOD、NO及NOS的含量进行检测,ELISA法测定不同时点血清TNF-α、IL-10的含量,HE染色法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1)与I/R组相比,LRIP组及LIPC组的肝组织SOD、NO、NOS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2)血清TNF-α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3)同时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损伤亦明显减轻,而LRIP组与LIP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复10次缺血30 s再灌注30 s的肢体后处理和手术前24 h重复3次对兔单侧后肢捆扎5 min、开放5 min缺血再灌注的肢体预处理,对肝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一氧化氮的生物学作用发挥保护效应、减少i NOS的表达、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改善肝脏内炎症反应有关。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肝脏都有显著性的保护作用,但是彼此差异不显著。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