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功能与分子医学影像学 MRS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对照研究 【正文】

MRS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及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吴道清; 陈自谦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影像科; 福州350003;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mrs   良性前列腺增生   细胞密度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摘要:目的 探讨3.0 T MRS对前列腺外周带癌的诊断价值及其评价前列腺疾病的血管生成及肿瘤增殖状况的可行性。方法 对20例正常志愿者和53例经病理证实的前列腺疾病患者行MRI常规平扫及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分析各组间(Cho + Cr)/Ci比值,并行ROC曲线分析,得出前列腺癌的最佳诊断临界点。从上述病例中选取22例前列腺癌及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前列腺癌与BPH的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因子(VEGF)的不同表达以及前列腺癌MRS与细胞密度、MVD及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间(Cho + Cr)/Ci比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前列腺癌肿组2.47 ± 1.71、增生组0.52 ± 0.37、前列腺癌非癌外周带0.47 ± 0.33及正常外周带0.25 ± 0.24(P = 0.000);当(Cho + Cr)/Ci比值为1.005时对前列腺外周带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5﹪、84﹪及96.1﹪。前列腺癌肿组与BPH组的MVD及VEGF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4、0.005);前列腺癌组(Cho+Cr)/Ci比值与MVD、VEGF及细胞密度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0、0.028、0.000)。结论 3.0 T体表线圈MRS可较好的评价前列腺疾病的代谢水平,并可较好地评价前列腺癌的肿瘤增殖及血管生成状态。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