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中医

光明中医杂志 部级期刊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杂志简介:《光明中医》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592/R,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医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医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临床论著、信息_中医名言拾粹、经典温课、薪火传承、硕博论坛、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信息、针灸探骊、中西医结合、医案医话、护理论坛、...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国际刊号:1003-8914
国内刊号:11-1592/R
全年订价:¥ 408.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医学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95
复合影响因子:0.54
总发文量:18865
总被引量:60549
H指数:33
引用半衰期:5.1812
立即指数:0.1169
期刊他引率:0.8604
平均引文率:6.8149
  • 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的研究思路

    作者:陈瑞芳 关丽华 刘炜丽 刊期:2011年第03期

    糖尿病前期人群是发展成为糖尿病的高危群体,在糖尿病前期进行干预是防止其进展为糖尿病的最佳阶段,故不断探讨及完善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的研究思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以中医“治未病”理论为指导,对糟尿病前期人群作出健康风险评估、制定适宜的生活干预方式、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并归纳糖调节受损易患人群的体质特点,以期形成规...

  • 肝主疏泄机能医理与脂质代谢理论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郝秀霞 王睿琦 刊期:2011年第03期

    1 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祖国医学对高脂血症无特定对应的病名,但却散见于“肥人、痰浊、胸痹、中风、眩晕、消瘅”等病的记载中,并有与之相关的众多论述。《灵枢·卫气失常论》谓:“人有肥,有膏,有肉”,张志聪补注:“中焦之气,蒸津化液,其精微溢于外则皮肉膏肥,余于内则膏脂丰满。”由此可知,膏与津液同一源流,

  • 江苏扬州市中医院十举措塑医院新形象

    作者:建宇 李扬 刊期:2011年第03期

    [本刊讯]近日,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以“加强中医药特色建设,满足群众需求;打造专科专病品牌,再塑医院形象”为新年工作主题,从十个方面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加强医院业务建设,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 论傅山的医德

    作者:周蓉 刊期:2011年第03期

    傅山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书画家,在经、史、诸子、道教、佛教、诗文、音韵、训诂、金石、考据、杂剧等方面皆有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的见解。傅山还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著名医药学家。本篇论文从傅山行医过程中的思想与实践入手,从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傅山高尚医德的具体表现,从而揭示了古代医家通过一生的言行,对“大医精...

  • 辨证论治之我见

    作者:施晓瑜 刊期:2011年第03期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传统特色,精华所在,是独特的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的具体体现,是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的过程。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断充实发展,成为诊疗疾病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但从当前临床实际运用看,情况相当复杂,看法很不一致,临床与文献记录混乱,很有深入探讨之必要。

  • 中医“脾”“胰”辩

    作者:周明爱 周东浩 李正光 张德宪 刊期:2011年第03期

    中医“脾”和西医“pancreas”的对应更符合《内经》的本义,而“脾”和“spleen”的混同很可能是中西医交流之初翻译误读的结果。英语“spleen”汉语习惯翻译成“脾”,许多人想当然的认为中医的“脾”和西医的“spleen”也是同一个东西。然而,仔细回顾中医基础理论关于“脾”的有关论述以及中西医交流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医“脾”和西医“pa...

  • 重庆武隆县中医院五举措推广适宜技术

    作者:建宇 李扬 刊期:2011年第03期

    [本刊讯]近年来,重庆市武隆县中医院采取五项措施抓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切实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一是抓培训师资建设,从全县中医中筛选具有扎实的中医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的主治医师作为中医骨干进行理论课讲授和技能培训。二是抓培训阵地建设,建立了以县中医院为龙头、以中心卫生院为主阵地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习培训网络...

  • 试论浊病病机

    作者:董志 王述文 刊期:2011年第03期

    依据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的“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科学理论,提出浊病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能正常转输布散,滞留蓄积脉道而为浊(糖浊、脂浊、蛋白浊、微量元素浊)。浊在脉道蓄积过量,由营养物质转变为有害的多余产物,而成为浊邪。浊邪导致的疾病而为浊病(血浊病)。在浊邪的基础上,痰和瘀血进一步生成和...

  • 论扶正祛邪法则的临床意义

    作者:石卫东 刊期:2011年第03期

    人之有病,是正邪斗争的结果,“正邪相搏”即是此意。如果正气旺盛,虽有邪气侵入,可以不发病。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祖国医学的治病特点,就是调整正虚邪实,扶正祛邪,使未病者不发病,使已病者得以愈。

  • 试论脾胃病的用药法规

    作者:闫平 刊期:2011年第03期

    脾胃病的辨证和用药在中医脏腑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从脾胃病的发病机理入手,阐述了脾胃病的用药法规,提出补益元气,兼泻阴火;揆度病机,通降胃气;温运脾阳,育阴和胃;宣肺运脾,燮理脾胃;气血兼调,以通为度;健脾祛湿,酌用风药等治疗方法。

  • 对“治病求本”中“本”的再认识

    作者:爨国庆 刊期:2011年第03期

    在传统中医中,治病求本是贯穿于任何疾病整个治疗过程中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因此,对治病求本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历代医家著述颇丰,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使治病求本的内涵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传统中医独特的治病求本思想体系。

  • 针灸经典学习特点浅析

    作者:洪亚群 黄浏姣 刊期:2011年第03期

    针灸经典是针灸学思想之源泉,更是业针灸者必读之书。由于年代久远,学习起来十分困难。本文以《内经》和《难经》为代表,从明确学习目的和掌握学习方法二方面,探讨针灸经典学习特点,冀以抛砖引玉,有益后学。

  • 《伤寒论》预后辨证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许亚兵 陈有明 刊期:201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对危重病治疗前预后辨证与治疗后实际转归情况的的对比,探讨《伤寒论》预后辨证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以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方法收集70例阳明病(20例)、少阴病(30例)、厥阴病(20例)为观察对象,以脉证合参预后辨证方法来观察其预后变化。结果观察对象在治疗过程中疾病的变化转归与脉证合参预后辨证的预后结果基本相符。结论...

  • 张仲景《伤寒论》治疗头痛浅析

    作者:吴仕俊 刊期:2011年第03期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头痛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方药作了详细阐述,归纳整理如下。1太阳中风表虚头痛证《伤寒论》日:“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心,桂枝汤主之。”指出病在太阳。因腠理不固,风寒外束,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致营卫失调,

  • 儒家思想对《内经》藏象理论的影响

    作者:王平 刊期:2011年第03期

    通过走医学与儒学融合的路子,《内经》形成了“脏居于内,形见于外”的藏象理论体系。其中对藏象理论影响最大的儒家理论是“三才观”和“中庸”思想。《内经》中大多数人体脏腑与天文历法气象对应的模型是“三才观”的体现。《内经》还运用中庸思想阐明了五脏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重视“执中而行”,追求“中和”,以和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