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学刊

郭沫若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Gou Moruo Studies

杂志简介:《郭沫若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51-1049/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专栏_主持人语、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专栏、书讯、郭沫若生平事迹研究、郭沫若诗歌研究、同时代人研究、学术综述、郭研学人

主管单位:中共乐山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四川省郭沫若研究会
国际刊号:1003-7225
国内刊号:51-1049/C
全年订价:¥ 140.00
创刊时间:1987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四川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复合影响因子:0.11
总发文量:797
总被引量:942
H指数:8
引用半衰期:10.1277
立即指数:0.0123
期刊他引率:0.3714
平均引文率:5.8889
  • 郭沫若文化抗战的历史评价

    作者:杨胜宽 刊期:2005年第04期

    郭沫若在八年抗战中所从事的文化抗战工作.为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广泛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他用这种形式,团结国统区进步文化人士开展抗日宣传教育工作,唤起和组织全民族投身反抗异族侵略者的救亡图存伟大事业;他把个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他成长为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奠定了重要基础。

  • 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教授群体的文化选择——兼论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文化选择

    作者:陈俐 刊期:2005年第04期

    抗战爆发后,武汉大学一大批知名教授选择了随校西迁乐山,继续潜心于本专业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在中国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他们为保存和传播文化火种,培养将来文化和经济建设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武汉大学教授群体的文化选择与这一群体形成的基本特征是紧密相联的。

  • “便是阋墙的兄弟应该外御其侮的”——略谈郭沫若1936年的三件事

    作者:廖久明 刊期:2005年第04期

    1936年日本“二·二六”政变发生后,身在日本的郭沫若敏锐地预感到该次政变将导致向中国的扩张,在用历史小说告诫国人并用以明志的同时,还向《宇宙风》编辑写信:“目前处在国难严重的时代,我们执文笔的人都应该捐弃前嫌,和衷共济,不要划分畛域。彼此有错误,可据理作严正的批判,不要凭感情作笼统的谩骂。”所以,在“两个口号”论争中,...

  • 郭沫若书信四封

    作者:徐晋 刊期:2005年第04期

    在新世纪如何开拓郭沫若研究的新领域并引向深入,是大家都在思考的课题。我认为,这里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郭沫若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做得如何。《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已经出齐了,但“《全集》不全”是中外的通则,而这一规律在《郭沫若全集》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大体说来,《郭沫若全集》还有集外编、译...

  • 大醇小疵郭沫若——解读郭沫若的人生选择

    作者:谭继和; 祁和晖 刊期:2005年第04期

    一、郭沫若当得起“大醇小疵”之论 观察郭沫若生平若干次重大问题上的断然选择,可得出一个认识——郭沫若是我国近现代以来志±仁人队伍中的巨人,是超越康、梁、追随孙(逸仙)、毛(泽东),独具特点的中华文化巨人。其人足可当“大醇小疵”四字。

  • 试论郭沫若的民族主义思想:从五四谈起

    作者:陈小明 刊期:2005年第04期

    以1923年为界,郭沫若的思想发生了微妙而重要的变化:由个性主义转变为集体主义和民族主义。从这一转变中。可以看出郭沫若其后在抗日战争中所作选择的思想脉胳。

  •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政治抉择

    作者:贾振勇 刊期:2005年第04期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政治抉择.基于主客两方面的原因.除了郭沫若自觉的革命意识和固有的政治理想,也应归于当时独特的政治背景.中国共产党将郭沫若整体纳入新民主主义文化体系,是郭沫若政治抉择的重要因素。

  • “文艺的民族形式论争”的结束(提要)

    作者:金惠俊 刊期:2005年第04期

    “民族形式论争”始于1938年下半年一直到1942年上半年共约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这期间论争包括在延安、香港、重庆、桂林、晋察冀边区以及上海、永安、金华、成都、昆明、晋冀鲁豫边区、晋绥边区等除沦陷区以外的中国各地展开,是一次全国性的大讨论。当时这次论争全面而深刻地讨论过新文艺、文人文艺、民间文艺的性质与长短,继承传统文艺与吸...

  • 启蒙现代性:文艺的大众化——论郭沫若文艺大众化理论

    作者:王小平 刊期:2005年第04期

    郭沫若主张的“文艺大众化”,即文艺的通俗化。它是适应中国的现代性要求,是在一个极贫积弱的封建王国崩塌以后急需建立现代性民族国家的形势下提出来的,其目标是通过通俗文学启蒙大众。建构与现代性国家相适应的人格、灵魂。它的价值在于它打破了过去长期被神圣化和精英化的官方文艺的霸权地位,消解了传统文学的贵族化和文人化的叙事模式。...

  • 网络传播平台中的“郭沫若现象”

    作者:成雅彬 刊期:2005年第04期

    网络文化传播的飞速发展。将郭沫若成为大众文化传播对象提供了一个宽广的交流平台。网络方法上的互动性.以及它的大众性和虚拟性.给大众对郭沫若的再认识、再定位、再塑造带来新的挑战.同时也为遭遇网络的郭沫若研究提出了新的亮点。在网络文化的传播中,郭沫若被视为文化名人的符号而为大众所知。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大众将会以一种新的参...

  • 《梅花树下醉歌》疏证

    作者:陈永志 刊期:2005年第04期

    从“爱”的内涵的疏证入手.肯定“爱”是“神”的本性.从而理腰全诗的思想脉络,并指出“爱”的思想在《女神》中表现微弱的原因。

  • 郭沫若戏剧中的表现主义

    作者:魏红珊 刊期:2005年第04期

    五四至20年代中后期,西方表现主义深深影响了郭沫若的关学观念,并且表现派的戏剧创作和艺术技巧在他的戏剧创造中得到了较为“纯正”的实践。

  • 郭沫若的婚恋与早期精神分析小说创作

    作者:余放成 刊期:2005年第04期

    把郭沫若的婚恋经历与早期精神分析小说作对照分析,主要对《残春》、《叶罗堤之墓》、《喀尔芙萝姑娘》作具体分析.得出作家的婚恋经历、情感态度与作品的重舍或组合方式,进而论及郭沫若在题材上的突破、潜意识的运用和心理描写方法上.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开拓性贡献,显示我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 长谷川照子与郭沫若先生——日本研究长谷川照子现状及寻访其故居

    作者:坂井尚美 刊期:2005年第04期

    这篇论文是坂井尚关于今年8月15日在山东青岛举行的“郭沫若与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化选择”学术会上宣读的。宣读前作了如下说明: “我首先感谢郭沫若纪念馆馆长郭平英女士和副馆长蔡震先生给我提供参加会议的机会,并在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今天,。 我先给大家介绍自己,我1932年生于日本,作了44年的律师工作。 我今天给大家介...

  • 捍卫中华美学疆土——评《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冯宪光 刊期:2005年第04期

    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研究,不仅要研究王国维、朱光潜、宗白华、蔡仪,也要研究鲁迅、郭沫若、茅盾和巴金。前者著作的理论意义在于对美学理论进行理性的探讨和学科建构,而后者在美学史上的地位首先是作家,他们以其旷世杰作深刻地影响着中国20世纪文学的发展,其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则在于实现了中国现代审美文化、审美意识的艺术体现。同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