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

管理@人杂志 省级期刊

Management @ People

杂志简介:《管理@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054/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7-7685
国内刊号:22-1054/F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431
总被引量:154
H指数:5
立即指数:0.0051
期刊他引率:1
  • 公司

    刊期:2005年第12期

    工行股份制公司挂牌杨凯生任行长;胡秋生任TTE执行董事长;爱立信收购后将裁员1300马可尼将更名;微软MSN部门总经理宣布辞职自立门户;明基移动大陆战略确定人事架构三调整;联想将在美建国际分部为美增400岗位;卓德测计师行失血第一太平集体挖墙角;海信入主科龙电器热销科龙高层频跳槽;戴尔中国总裁符标榜退休麦大伟继任。

  • 人事

    刊期:2005年第12期

    北电CEO将获百万年薪奖金近千万美元;如新集团CEO贺楚门执掌世界直销联盟;NEC电子第2季亏1300万美元CEO将辞职;甲骨文12个月内两任CFO离职;传田溯宁携3000万创风投将离职网通;搜狐前总裁古永锵将复出新公司将;叶莺升任柯达北亚区总裁;原抚钢老总被控受贿38项220余万元;中石油总经理陈耕或离职副总有望接任。

  • 声音

    刊期:2005年第12期

    “有些在联想实习的大学生心理不平衡,觉得自己不需要读这么多书就能胜任目前的工作,甚至觉得读书就一定要做官(管理层)。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态,这种心态如果根深蒂固,就很容易遭受挫折感。要知道企业的管理岗位是非常有限的,有限的需求和庞大的供给之间就产生了矛盾。所以,大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要注意调整‘读书就要做官’和‘读书就...

  • 职场

    刊期:2005年第12期

    年薪50万中国各地组团赴北美招聘人才;中国都市人9%有忧郁症成白领阶层杀手;中国公务员敬业度最低;我国公共养老保障体系覆盖面为15%;全球商界女性50强出炉吴晓灵谢企华上榜;据调查:世界前50大银行女董事仅占一成;全国首批大学生职业导师上岗。

  • 资讯

    刊期:2005年第12期

    提供员工子女抚养费的重要性;亚洲最佳小型企业榜;军队与企业争人才;变革的十个方面;宜家从一家瑞典零售商变为全球信奉的品牌;女性直线经理如何获得升迁;如何雇用聪明人;默多克要在互联网业分一杯羹;商学院能培养企业家吗?;澳洲保险集团(IAG)总裁Michael Hawker。

  • CEO管理董事会的教训

    作者:迈克尔·尤西姆; 钟孟光(编译) 刊期:2005年第12期

    领导力一直要求CEO要有更多的向下接触:的确,来自一线的信息往往都要优于来自上层,但今天的领导者必须精于向上管理,而不仅仅是管理好你的下属。当一个管理人员实施的是微观管理而不是宏观思考的时候,向上领导就尤为必要。

  • “人情味”源于职业化的缺失?

    作者:陈晓萍 刊期:2005年第12期

    有一年夏天回国探亲,正好我父母家的空调坏了。他们打电话给生产空调的厂家,当天下午维修工就来了。我父母又是倒茶,又是端水果,前前后后,完工之后还给了他打的的钱以表谢意。

  • 中国海外员工安全生死线——海外员工安全“三无”管理

    作者:高娃 刊期:2005年第12期

    背井离乡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然而对于那些外派到国外的中国企业的员工来说,危险如同鬼魅,与机遇随影随行。

  • 中国海外员工安全生死线——“我在国外失去一只眼睛”

    作者:模苏 刊期:2005年第12期

    李明(系化名)是南方一家工程公司的员工,这家公司是北方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路桥工程部在埃塞俄比亚一个公路项目的分包商。当李明踏上这片素有“非洲屋脊”之称的土地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会失去自己的一只眼睛。

  • 中国海外员工安全生死线——海外活命规则

    作者:张一君 刊期:2005年第12期

    非洲街头的一个拐角处,天狮集团的一名出纳人员缓缓地从包里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沓子钱,递给对方。这不是买卖现场,而是抢劫现场。天狮内部称它为“活命钱”,顾名思义就是以财换命。

  • 中国海外员工安全生死线——9·11后警醒的美国公司

    作者:多米尼克·库珀 刊期:2005年第12期

    在9·11事件以前,美国很多跨国公司,比如石油企业已经非常注重自己海外员工的安全。但很多小型或者中型企业,除非自己的员工在海外面临的恐怖袭击、绑架等危险非常明显,否则都没有关注到这个话题。

  • 中国海外员工安全生死线——在伊拉克淘金的美国合同商

    作者:莫克 刊期:2005年第12期

    2004年3月,Pat Wuhrman在巴格达睡得正香,一枚迫击炮弹在离他的床不到500码的地方爆炸。Wuhrman是美国的工程建筑公司Fluor的人力资源总监,当时这位54岁的老牌管理人员正在伊拉克检查当地工作的200名员工的情况。

  • 中国海外员工安全生死线——外遣重在防患于未然

    作者:王春梅 刊期:2005年第12期

    杜邦(中国)农化公司总经理一次出差去外地,在路途中看到同行的一辆化学品车发生泄露,公司的培训让他立刻辨别出该化学品有毒且易燃,而全车都是杜邦的同事。于是他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在当地政府安全人员的帮助下,车停到一处安全的地方,门一开大家就跳过栅栏,跑到离事故现场很远的地方。当被媒体问到逃生时带了什么,他的回答是:当时逃离...

  • 中国海外员工安全生死线——海外员工安全管理三部曲

    作者:莫克 刊期:2005年第12期

    “员工的海外安全管理需要企业每个人的参与,从最高层到最底层,”在员工安全管理方面有着良好国际声望的美国印地安那大学健康学院安全教育教授多米尼克·库珀(Dominic Cooper)接受本刊采访时说,“高层管理者的参与尤其重要。”

  • 走出丑闻阴霾的皇家壳牌

    作者:王春梅 刊期:2005年第12期

    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Royal-Dutch/Shell Group)前董事长菲利普·沃茨(Philip Watts)原不习惯在公众面前表现谦卑,但2004年2月5日在一群金融分析师和媒体记者面前,他对自己1月9日没有参加将壳牌油气“确定”储量高低20%的电话会议表示道歉:“我很遗憾,感到歉意,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