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部级期刊

History Reference

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110/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编读、年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丰碑、封面故事、封面故事_跟着名著去旅行、图志、人物、旅行、唯物、书情

主管单位:人民日报社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
国际刊号:2095-5189
国内刊号:10-1110/K
全年订价:¥ 518.4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7031
总被引量:450
H指数:5
立即指数:0.0045
期刊他引率:1
  • 从向神灵到向宪法的允诺人类历史上的宣誓制度

    作者:黄金生 刊期:2016年第21期

    2016年9月18日上午11时30分,国务院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来自38个部门的55名负责人依法进行了宣誓,总理监誓。

  • 专访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 非遗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者:周冉 刊期:2016年第21期

    剪纸、蜡染、刺绣、织锦、甚至蒸大馒头,几千年来,我们祖先创造的独特生存技艺如今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是理解非遗概念的核心”,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接受《国家人文历史》记者采访时说。马盛德来自位于青藏高原边缘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在他的家乡,独特的原始生态和民族风情,孕育出多姿多...

  • 昔日我曾苍老,鲍勃·迪伦:如今风华正茂像一块滚石

    作者:刘瀛璐 刊期:2016年第21期

    因“他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表达”,201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传奇艺术家鲍勃·迪伦。此次文学奖的“跨界”之举,着实惊、喜了世人。粉丝在欢庆,评论在质疑,年轻一代在提问:他是谁?

  • 纪念孙中山150周年诞辰 先行者的革命地图

    刊期:2016年第21期

    他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他是大清王朝的掘墓人,他领导的革命结束了皇帝制度。他是如何做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孙中山的成功是“走”出来的。在孙的革命生涯中,4次横渡太平洋,4次横渡印度洋,6次横渡大西洋,7次到檀香山,4次到美国,4次到英法,6次到越南,9次到新加坡,4次到马来西亚,2次到泰国,15次到日本。无数城市留下了孙中山的足迹。

  • 12天牢狱之灾换来声名远播 伦敦:一次绑架案的长尾效应

    作者:李思达 刊期:2016年第21期

    虽然1896年的伦敦已算得上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但要在这里的大街上见到中国人——或者说东亚人——的面庞,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当孙中山以孙逸仙之名踏上英伦三岛之时,来自清政府的暗探几乎不用吹灰之力就牢牢盯上了这位有着典型黄种人外貌的“反贼头目”。

  • 相互利用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长崎:孙中山和日本关系的缩影

    作者:杨津涛 刊期:2016年第21期

    2013年, 中国政府赠送的孙中山和梅屋庄吉夫妇三人铜像。在日本长崎落成。孙中山和长崎结缘,始于和梅屋庄吉的交往,他们1895年在香港一见如故,畅谈“中日结好、亚洲振兴,乃至人类的平等之理想”,并交换盟约。这位日本商人当时许诺:“君若举兵,我以财政相助。”那一年,孙中山29岁,梅屋庄吉27岁。

  • 找到反清共和之路的新方向 欧美之行:收获众多留学生“铁粉”

    作者:克念 刊期:2016年第21期

    考察孙中山的一生行谊,自其倡言革命以来,1903年可谓最平淡的年份。此年为光绪二十九年,岁在癸卯,对这位“逆贼”动向极为关注的中日两国,无论是北京,都没有当年关于孙中山行踪的记录。可想而知。孙氏当年的反清大业落到了最低谷。

  • 从同盟会到中华革命党东京:一个“实行家”的痛苦

    作者:谌旭彬 刊期:2016年第21期

    东京是孙中山的福地,也是伤心地。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军国民教育会、科学补习所等团体。在东京宣布合组“中国同盟会”,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孙氏自此成为一名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革命领袖。多年后忆及此刻,孙氏仍感慨万千:“及乙巳之秋,集合全国之英俊而成立革命同盟会于东京之日,吾始信革命大业可及身而成矣。”

  • 笔战保皇党扭转舆论蜜香山:让革命成为潮流

    作者:罗山 刊期:2016年第21期

    1900年7月,夏日的新加坡尤为酷热。在日本人经营的松尾旅馆内,一蓬发佩刀的日本人毫无精神,闲坐楼上无聊地拨弄着琵琶。看着另外两个日本人下围棋。充斥着百无聊赖的氛围。一个中国劳工拉开屋门,径直走向弹琴的日本人,毫不客气地问道:“你就是宫崎吧?”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劳工轻快地退出了房间,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神情。

  • 为老袁量身定制的“紧箍咒”沦为“碎碎念”南京:无钱乏兵的临时大总统

    作者:王学斌 刊期:2016年第21期

    民国政治史名家邓野先生在剖.论国共两党关系时,曾提炼出一种“民国的政治逻辑”。即“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同时,这个逻辑本身,又构成了民国政治基本的历史局限。”此种政治逻辑若移来解释民初墓命党与北洋系间的复杂纠葛,特别是孙中山与袁世凯二者对革命这桩“生意”的不同理解及由此而产生的...

  • 闭关博览群书 彻底反思革命上海:三民主义最终定型

    作者:周渝 刊期:2016年第21期

    位于上海香山路7号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至今还保留着欧洲乡村式小洋房的原貌。这幢小洋楼是当时旅届加拿大的华侨集资买下赠送给孙中山的,但对一位职业革命者而言,流亡与漂泊是常态,真正安居的时间并不多。上海故居之所以有名,很大一部分原因与宋庆龄有关。1918年孙中山辞去广州大元帅之职后。曾和夫人宋庆龄入住于此。这也是孙中山与宋...

  • “极宜建立军政府之地” 广东:民主革命“大本营”

    作者:黄金生 刊期:2016年第21期

    1866年,孙中山出生于广东香山县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作为民主苣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革命事业不辞辛劳,奔走颠簸,几乎跑遍整个世界。有人做过统计,孙中山一生4次横渡太平洋,4次横渡印度洋,6次横渡大西洋,7次到檀香山,4次到美国,4次到英法、6次到越南,9次到新加坡,4次到马来西亚,2次到暹罗(泰国),15次到日本……但不管他走...

  • “和平、奋斗、救中国” 北京:孙中山生命的最后一站

    作者:冯杰 刊期:2016年第21期

    1924年11月13日,广州午后灰蒙蒙的天空看上去盈满迷惘,大元帅孙中山启程北上之际,特地登上黄埔岛,与陆军军官学校师生道别。孙中山对校长说:“我此次赴京,将来能否归来,尚不一定,我年已五十九岁,虽死亦可安心矣。”

  • 王朝有史,民间有戏

    作者:李冬君 刊期:2016年第21期

    大团圆是为苦剧或冤剧预设的喜剧账单,为此埋单的是,民女对官男以及矗立在官男身后强势的文化背景的叩头谢恩当南戏不再以“负心人”暴死为结局,转以民女与官男的妥协为剧终时,便意味着一场刚刚滥觞的民间独立话语空间终结了。目前所知最早的两部南戏,《王魁负桂英》与《赵贞女与蔡二郎》出于温州永嘉人之手,编剧让两位“科举官”男主角,皆死于...

  • 面朝着秋天,背对着秋天

    作者:李舫 刊期:2016年第21期

    霍格沃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19年。19年后,当哈利挥手与伙伴们道别的时候,是不是有人跟我—样意识到,这是罗琳在跟我们说再见?寂静是一把竖琴,时间用它来弹奏永恒的忧伤深秋的爱丁堡,是一个童话。历历晴空时不时闯进来的蒙蒙细雨,像一个个在街头巷尾不期而遏的老朋友,他们拍拍你的肩膀,润湿你的心神,挥挥衣袖,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