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人文历史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 部级期刊

History Reference

杂志简介:《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110/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编读、年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栏·丰碑、封面故事、封面故事_跟着名著去旅行、图志、人物、旅行、唯物、书情

主管单位:人民日报社
主办单位:人民日报社
国际刊号:2095-5189
国内刊号:10-1110/K
全年订价:¥ 518.40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1
总发文量:7031
总被引量:450
H指数:5
立即指数:0.0045
期刊他引率:1
  • 从冷战前线到欧洲边缘 希腊:被拖进富人俱乐部的“矮矬穷”

    作者:郭晔旻 刊期:2015年第17期

    2015年的夏天,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希腊。在一场压倒多数拒绝债权人条件的全民公决后,已然债务违约的希腊政府却又戏剧性的属服于债权人的苛刻条件,暂时避免了希腊退出欧元区这一极端后果的出现。昔日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历经战后70年的演变,如今已经徘徊在欧洲的边缘苦苦挣扎……

  • 《爱丽丝梦游仙境》疯疯癫癫的传统童话挑战者

    作者:周冉 刊期:2015年第17期

    电影《黑客帝国》里,主人公尼奥第一次进入矩阵世界前曾面临一个红蓝药丸的选择:吞下蓝色药丸,你就当睡了一觉,醒来继续过自己的日子;吞下红色药丸,开始漫游仙境,我来告诉你兔子洞有多深。

  • 生命线——史迪威公路

    作者:宋义东 刊期:2015年第17期

    1942年,盟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中国唯一一条接收国际援助物资的通道——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随即中美开辟了驼峰航线继续为中国输送作战物资。但是航线运输艰难,空运物资远远满足不了中国前线的需要。因此,中美决定从印度阿萨姆邦的利多(也称作雷多)小镇修筑一条公路,穿越缅北茫茫林海和日军占领区,到云南畹町把滇缅公路连接起来,...

  • 计划提前三个月空军带弹飞行阅兵开国

    作者:黄金生 刊期:2015年第17期

    今年,中国举行的抗战胜利日。阅兵为世人瞩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非国庆日举行的阅兵。作为一种重耍的政治仪式,阅兵是国威、军威和民族精神的体现,存现代政治生活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有论者认为,阅兵从本质上说是“国家歌剧”的演出,是存含蓄地表达某种“主题”。

  • 军事现代化科技化之路盘点新中国历次阅兵

    作者:震江 刊期:2015年第17期

    新中国成立后,其进行一了14次国庆阅兵。开国大典阅兵届,从1950年至1959年又连续10年举行过国庆阅兵。之后又在1984、1999、2009年分别举行了3次。这14次阅兵,可以说各有各的精彩,每一次都有新的看点和亮点,也给人们留下许多滓津乐道的话题。

  • 专制使中国失去主动积极的气魄

    作者:许倬云 刊期:2015年第17期

    蒙古时代东、西交通方便,许多中亚、西亚和欧洲的知识与信仰,都可以进入中国。明代陆路的交通断了,海上的交通却空前发达。尤其大洋航道开通以后,葡萄牙人“借用”澳门,成为西方和中国接触的窗口。从这条路上进来的西方影响,主要是基督教和西方前近代的科学与思想。那些天主教士带来的知识和影响,已经众所皆知,不必在此重复。

  • 庆亲王以贪自保

    作者:雪珥 刊期:2015年第17期

    国际著名贪官庆亲王奕劻屡遭弹劾。始终屹立不倒。除了高层政争的博弈制衡之外,或许与他个人复杂的“贪腐动机”有关系。

  • 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作者:余世存 刊期:2015年第17期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立秋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反映一个太阳年季节变化的八象八节之一。

  • 十大抗日利器——名气之大无出其右“盒子炮之国”的抗日传奇

    作者:周渝 刊期:2015年第17期

    在记录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老照片与影像资料里,或是在当代展现那段历史的影视作品中,无论是20年代的军阀混战,30年代的黑帮火拼,40年代的抗日卫国,永远不乏一种手枪的身影,中国人通常将其称之为“驳壳枪”或“盒子炮”。

  • 抗战精神的象征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作者:周渝 刊期:2015年第17期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这首《大刀进行曲》存抗战时期曾脍炙人口,即使在战争结束的数十年后,它依然作为抗日歌曲的代表作广为流传。在今天的荧幕上,以“大刀抗战”为题材的影视剧亦层出不穷。渐渐的,大刀成为一个时代的神话。

  • 人民军队的招牌装备木柄手榴弹:投向侵略者的飞雷

    作者:白孟宸 刊期:2015年第17期

    1942年5月,日伪军准备从山西盂县滹沱河偷渡,到北岸进行扫荡。由于不清楚何处可以进行徒涉,日军只能派出6名尖兵,脱下衣服,高举步枪,慢慢向北岸摸去。

  • 冲锋枪加手榴弹打近战金不换汤普森:“芝加哥打字机”在中国

    作者:萨苏 刊期:2015年第17期

    电影《太行山上》有一个超长的镜头:当郝梦龄得知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真在攻击高地时阵亡的消息后,准备亲自率队冲锋上阵。在部下的苦苦劝阻中,郝梦龄果断地戴上德式钢盔,对卫士喝道:“汤姆枪!”伸出手接过一支乌黑的冲锋枪,率先扑向了敌阵。

  • 前后生产近半个世纪汉阳造:老枪的最后征程

    作者:王晓云 刊期:2015年第17期

    1943年10月,在日军轰炸机的袭扰中,战时临时首都重庆郊外的兵工署第21厂生产出最后一批汉阳八八式步枪之后,转产性能更好的新款中正式步枪。自此,汉阳造步枪半个世纪的传奇暂告一段落。这种步枪先后参加了甲午战争、义和团战争、辛亥蕈命、北伐战争,在抗日战争前期的艰难岁月里披挂上阵,忠实完成了其最辉煌的一段征战生涯。

  • 定型制造与抗战同步中正式:对日作战标准步枪

    作者:王晓云 刊期:2015年第17期

    清末民初的中国曾多次试图统一制式步枪,但由于多年战乱和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外廉价军火的倾销,使得各地方势力手中的步枪呈现出“万国造”的情形。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着手整编军队制式化武器,这一工作最典型的成果即后来走上火线的中正式步枪。

  • 自白山黑水到中南半岛 捷克式:打遍各战场的速射明星

    作者:王晓云 刊期:2015年第17期

    时下,形形色色的横店抗战剧占抛了屏幕,丘花八门的连发速射枪械泛滥其中,恣意喷吐着绵密的火舌,营造出过于乐观和浪漫的画面。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让我们回到三四十年代的战时,大家会发现军中不可或缺的自动武器只会有一种,那就是十余万挺捷克式轻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