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师

杂志简介:《规划师》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5-1210/TU,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规划师论坛、规划设计、规划广角、系列专版

主管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广西期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6-0022
国内刊号:45-1210/TU
全年订价:¥ 96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广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35
复合影响因子:2.43
总被引量:38316
H指数:56
引用半衰期:3.9097
立即指数:0.0701
期刊他引率:0.8899
平均引文率:6.7104
  • 灾后重建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与思考——以四川省绵竹市为例

    作者:袁锦富 赵毅 刊期:2009年第11期

    震后绵竹市面临着城市住房和公共设施破坏严重、产业布局急需调整、城市面貌受到重创等问题。其总体规划特别强调近期恢复重建与长远城市发展的统筹考虑:近期首要进行居民安置与公共设施重建,加快产业恢复重建和布局优化;远期着重考虑以重建为契机,优化交通组织、调整功能布局、塑造风貌特色、构建防灾体系,以促进城市灾后的全面复兴。

  • “5·12”大地震后汶川县城乡空间布局重构研究

    作者:温春阳 宋雁 何恺强 李宏志 蔡春 刊期:2009年第11期

    地震在造成汶川县人民生命和财产巨大损失的同时,也改变了县域城乡空间布局结构。在分析地震对汶川县原城乡空间布局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对口援建汶川县的契机,提出“南北两心、纵横两轴、内外五片”的震后城乡空间布局重构调整思路,科学合理地确定各乡镇人口等级规模、职能定位等,进而提出“功能分置化、交通网络化、设施共享化、用地...

  • 抓住重建机遇,创新城市特色空间——都江堰灾后重建规划中的总体城市设计探讨

    作者:俞静 刊期:2009年第11期

    相对于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建设的刚性控制,总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与空间策略,在塑造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城市吸引力与凝聚力方面起到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都江堰市总体城市设计着眼于城市布局结构的创新与国际旅游特色的提升,通过“显山、亮水、秀城、融田”四部分设计内容,为灾后重建提供切入点和发展思路。

  •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

    刊期:2009年第11期

    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创建于1958年,1979年正式建院,隶属广西建设厅。50年来,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配套齐全的专业设置,坚持立足区内、面向全国的经营发展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广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 以全新规划视角破解城市发展困境——以《梧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为例

    作者:刘李力 刊期:2009年第11期

    《梧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在对梧州城市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梧州未来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定位确定为“通江达海枢纽,西江文化名城”,并提出了“以港兴市,跨越发展”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还从交通、产业、城市空间及市域总体四个主要方面对梧州未来的发展提出了转型发展战略,为下一步梧州城市总体规划及...

  • 交通格局变化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探索——以梧州市为例

    作者:兰波 李梅 刊期:2009年第11期

    自建城以来,梧州市的交通格局和交通方式变化主要经历了步行一马车时代、水路时代、公路时代三个时期的变迁,对应的城市空间形态也经历了点状拓展期、沿江线状拓展期、沿公路线状拓展期三个时期。如今梧州正迈向全新的综合交通时代,新交通格局将促进城市新区的形成,推动产业空间的重构,引导城市空间跨江南拓西进,促使空间增长方式由外延扩...

  • 基于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划定——以防城港市为例

    作者:祝仲文 莫滨 谢芙蓉 刊期:2009年第11期

    2006年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明确要求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用以限制城市发展规模和划定城市建设范围,但当前国内尚未有成熟和统一的划定方法。防城港市尝试采用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方法,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运用GIS技术对规划范围区内的土地生态适宜程度进行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划定中心城建设用地的刚性增长...

  • 党校校园空间布局规划和空间设计探讨——以中共来宾市委党校为例

    作者:张雨 陆艺 刊期:2009年第11期

    党校教育有着自己特有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因此党校校园既有大学校园的基本特征,又在功能上具有特殊性。中共来宾市委党校规划以营造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校园环境为出发点,构建“一湖两区一轴”的空间格局及“8”字形环形路网,营造多层次、多功能的交流空间,塑造庄重又不失活泼的建筑形象,使之与空间环境融为一体。

  •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土地开发强度控制探讨——以《南宁市茅桥、东沟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

    作者:韩政 刊期:2009年第11期

    针对现行开发强度控制面临的困境,提出在宏观层面,可从城市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结合总体规划中确定的人口及用地规模,进行建筑总量预测;在中观层面,根据宏观层面确定的开发强度,结合分区规划,对影响开发强度的区位、交通、环境、美学等因素进行分析,形成片区级空间单元综合评价值;在微观层面,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主,调整控制因素。

  • 大城市边缘的旅游功能区控制性规划研究——以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入口接待区为例

    作者:袁媛 王玉 张磊 刊期:2009年第11期

    旅游功能区(接待区)隶属于大城市边缘的大中型旅游(风景)区。研究得出了旅游功能区(接待区)控制性规划的重点内容(包括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和与管理体系的对接),探讨了其多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广州市帽峰山森林公园入口接待区控制性规划,从遵从上位规划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立足点出发.利用重点要素“空间叠合...

  • “可逆式”旅游规划模式研究——以丽江玉龙雪山裸美乐峡谷旅游规划为例

    作者:段德罡 曹力尹 刊期:2009年第11期

    基于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中的问题和矛盾的分析及对可持续旅游实现方法的反思,提出“可逆式”的旅游规划模式,以期缓解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延长旅游生命周期,这是对我国可持续旅游规划方法探索的一种尝试。研究详细论述了“可逆式”模式的目标、思路、载体、主体及方法步骤等内容,并结合实际旅游规划项目对该模式的实际应用作了进一...

  • 历史地段型水系规划保护思路探讨——以桂林市“两江四湖”历史水系整治规划为例

    作者:黄科宏 刊期:2009年第11期

    针对城市中具有浓厚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定水域,提出了“历史地段型水系”的概念,分析了其基本特征.指出城市历史地段型水系是城市文化的重要区域,其延续和保护面临日益突出的问题。结合桂林市“两江四湖”历史水系整治规划,从历史地段型水系的延续、保护、更新、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历史空间的组织体系、延续历史形态和格局、调整城市水系...

  • 发展中的“城市规划第四支队伍”——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定位和职能探讨

    作者:何流 沈洁 刊期:2009年第11期

    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于近年来在全国多个城市得到了组建和发展,成为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中的个重要角色。回顾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成立的背景,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可以谋求定位上的提升,成为规划行业中继规划管理者、学术研究者以及市场化的规划师之后的“第四支队伍”,并进一步拓展其职能,包括承接传统规划院的职能、向规划局提...

  • 控规与土地出让条件的“硬捆绑”与“软捆绑”——兼评厦门土地“招拍挂”规划咨询

    作者:何子张 刊期:2009年第11期

    “硬捆绑”就是在土地出让时,直接套用控规的地块图则,作为土地出让的规划设计条件,土地开发必须严格执行该条件,不得调整。然而,控规编制的缺陷与成果法定化的矛盾,以及价值取向差异,控规与土地出让的时间差使得“硬捆绑”面临困境。在“硬捆绑”条件下,普遍采取的控规指标调整,又产生了控规调整的被动性、封闭性和市场公平性问题。厦...

  • 中国封闭社区——社会分异的消极空间响应

    作者:宋伟轩 朱喜钢 刊期:2009年第11期

    随着我国福利制度改革、社会阶层分化、住房市场化等一系列社会经济变革,现代封闭社区开始在中国城市大量出现,并逐渐发展成为城市新建居住区的主导模式。然而,封闭社区所引发的城市空间私有化、居住隔离程度加剧等社会负面效应,严重有悖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此,政府应推行具有包容性的住房发展计划,城市规划设计者应着眼于具有社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