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气象

干旱气象杂志 统计源期刊

Arid Meteorology

杂志简介:《干旱气象》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75/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文、业务技术应用

主管单位:中国气象局
主办单位:甘肃省气象局
国际刊号:1006-7639
国内刊号:62-1175/P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86
复合影响因子:1.93
总发文量:1446
总被引量:17891
H指数:40
引用半衰期:6.3155
立即指数:0.0738
期刊他引率:0.5434
平均引文率:20.6577
  • 风沙起动的随机性及其判别

    作者:董治宝 刊期:2006年第03期

    风沙颗粒起动的判别标准的不一致,是造成目前关于颗粒起动风速研究成果不一致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颗粒起动过程中,气流瞬时速度或瞬时切应力、颗粒在床面上的相对位置以及非均匀沙在特定的某个点的粒径是随机变量,所以风沙颗粒的起动具有随机性。这种随机性导致在实验观察中,风沙起动判别标准的不一致。借鉴泥沙起动研究的理论与成果,将风...

  • 数值模拟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冰雹云形成的中尺度环境——个例研究

    作者:周嵬; 张强; 康凤琴 刊期:2006年第03期

    运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3年7月6~8日甘肃南部发生的一次典型区域性冰雹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用模拟资料分析了大中尺度环流背景和局地对流单体群特征的演变。结果表明,模式MM5较好地模拟了这次冰雹天气过程和中尺度系统发生发展的特征;低层偏南暖湿气流和中高层西北气流为本次降雹过程提供了环流背景,地形等局地因素是本次冰雹天气...

  • 一次沙尘暴过程中沙尘气溶胶对云物理量和辐射强迫的影响

    作者:王玉洁; 黄建平; 王天河 刊期:2006年第03期

    利用MODIS Aqua卫星反演和装载在Aqua上的CERES仪器观测资料,讨论了我国北方地区2004年3月26~28日沙尘暴过程中沙尘气溶胶对云物理特性和辐射强迫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沙尘气溶胶明显改变了云的物理特性,使云滴变小,含水量及光学厚度减少,减弱了云的净辐射强迫,云的冷却效应受到了抑制,相当于大气层顶沙尘气溶胶的增温作用。

  • 高原地表过程中冻融过程在东亚夏季风中的作用

    作者:尚大成; 王澄海 刊期:2006年第03期

    用茶卡站冻结日数与季风指数的相关简单说明高原冻融过程与东亚夏季风之间存在联系。作为个例,对沱沱河区域1998,1999年从冬到夏过渡季节的冻融过程与感、潜热变化及东亚夏季风建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从冬到夏的过渡季节中,青藏高原的冻融过程与高原加热存在着联系,土壤季节性冻融使得高原地表向大气的感、潜热输送随季节...

  • 一次高炮防雹效果的CINRAD/CC产品分析

    作者:刘治国; 陶健红; 王学良; 蒋张; 王锡稳; 杨建才; 王勇; 王志宇 刊期:2006年第03期

    结合2005年6月25日祁连山东部1次高炮消雹试验,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高时空分辨率资料,从消雹前后雷达回波外形特征、垂直最大回波强度、回波顶高、雹云内部水平风场、垂直结构、最大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的变化以及地面降水实况等方面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1)高炮消雹抑制雹云的发展主要存在2方面作用:一是AgI在爆炸点附近快速四周散播...

  • 祁连山东北侧夏季零度气温层高度变化研究

    作者:李国昌; 刘世祥; 张存杰; 祖永安; 蒲肃; 王有生 刊期:2006年第03期

    分析了祁连山东北侧高空零度气温层高度的变化特征,探讨了零度层高度与地面气温、降水量、空中水汽含量、内陆河流量的相关性特征。研究表明:(1)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零度层高度明显偏高,80年代明显偏低,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零度层高度基本上呈下降趋势,80~90年代呈上升趋势,21世纪前4a又呈下降趋势。(2)5~9月历年零度层高度与...

  • 祁连山近45a年降水异常的气候特征

    作者:张小明; 魏锋; 陆燕 刊期:2006年第03期

    利用祁连山地区17个测站1960—2004逐日降水资料,统计逐年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及年降水量,对年总降水量标准化后进行经验正交展开(EOF)和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研究其异常的空间结构及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祁连山地区年降水与不同量级雨日数的气候平均分布具有地理分布上的相似性。无论年降水还是不同量级的雨日数,同纬度地区西侧明...

  • 青藏高原东北侧夏季异常高温的环流特征及诊断

    作者:刘新伟; 赵庆云; 孙国武 刊期:2006年第03期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侧80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3年)逐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NCEP/NCAR(1971—2000)再分析资料,探讨青藏高原东北侧(甘肃境内,下同)夏季高温天气的变化趋势;选取了异常高温天气的典型个例,进行了环流特征和动力诊断分析,以及同一次高温过程可能影响的最大范围分析。结果表明:西风指数由高指数调整为低指数,并且低指数...

  • 中国东部一场罕见的大雾天气成因分析

    作者:张新荣; 刘治国; 杨建才; 刘新伟; 程鹏 刊期:2006年第03期

    对2004年11月30日至12月4日入冬以来中国东部最大范围的大雾天气过程,从大气环流形势背景及其调整和演变,天气气候背景,大气层结条件,近地面水汽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雾是在大气低层暖平流、大气层结相对稳定和充沛的水汽条件下产生的,雾的消散需要雾区有冷空气入侵,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 白银市近48a地表干湿状况及变干趋势

    作者:景怀玺; 李富洲; 白虎志 刊期:2006年第03期

    利用1958-200548a白银市4个站的月降水量、月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资料,计算了各站历年的湿润度指数,并利用湿润度指数对地表干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银市地表状况整体上反映出明显的干旱特征。在此背景下,不仅呈现“北干南湿”地域分布上的差异性,而且在干湿交替中出现了景泰、白银、靖远偏北地方有8~10a的年代际准周期变化,偏南地...

  • 气候变暖对天水市川灌地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作者:姚晓红; 李侠 刊期:2006年第03期

    通过1985—2004年20a气象资料分析得出,影响川灌地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播种一拔节期日较差累积值和乳熟一成熟期≥10℃有效积温。20世纪90年代以来,热量条件的显著增加并由此带来水热之间配置的不适宜性是造成玉米产量出现较大波动的主要气候原因,分析得出作物获得较高产量适宜的光温、温水、光水、光温水的配置量化关系。同时,提出了...

  • 宁夏鸳鸯湖地区低空气象要素观测分析

    作者:董旭光; 王栋成; 陈艳春; 钱喜镇 刊期:2006年第03期

    利用宁夏鸳鸯湖地区2004年8月至2005年7月铁塔气象观测资料和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分析了宁夏鸳鸯湖地区近地层不同高度各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并与邻近灵武市气象站同期气象观测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同时结合灵武市气象站累年(1971—2000年)气象资料,得到鸳鸯湖地区累年各气象要素订正值。分析结果对火力发电厂空冷设备的安装与安全运行具有...

  • 南亚高压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作者:苏东玉; 李跃清; 蒋兴文 刊期:2006年第03期

    简要回顾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亚高压研究工作的若干主要进展,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今后南亚高压研究的重要方向和基本趋势。

  • 再议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人工防雹消雹工作的意义

    作者:刘彦忠; 康凤琴; 安林; 康暾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及毗邻地区特殊的地域、气候背景和该地域降雹的特点出发,结合目前国内外冰雹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阐述了在该地域加强冰雹和冰雹云研究的必要性,指出了在当地从事本项研究的注重问题和研究方向。

  • 欢迎订阅2007年《干旱气象》

    刊期: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