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学报

高分子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期刊

Acta Polymerica Sinica

杂志简介:《高分子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7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57/O6,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化工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化工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论、综述、论文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1000-3304
国内刊号:11-1857/O6
全年订价:¥ 1272.00
创刊时间:1957
所属类别:化工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33
复合影响因子:1.17
总发文量:2219
总被引量:20050
H指数:46
引用半衰期:4.6628
立即指数:0.0561
期刊他引率:0.8738
平均引文率:13.2944
  • 含偶氮苯与噻吩结构单元的共轭聚合物合成及酸致变色性质

    作者: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木合塔尔·依米提; 帕提古丽·依明; 希尔艾力·买买提依明; 司马义·努尔拉 刊期:2007年第12期

    以1,3-二(二苯膦基)丙烷二氯化镍(Ⅱ)作催化剂[Ni(dpp)Cl2],通过2,5-二溴噻吩格式试剂与4,4-二碘偶氮苯共聚得到了一种新型共轭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热失重分析(TGA)、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在低频振动场中注塑成型iPP试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作者:李又兵; 高雪芹; 袁毅; 申开智 刊期:2007年第12期

    利用自行研制的低频振动注塑成型装置进行等规聚丙烯(iPP)试样的结构与性能研究.实验中对常规注射和振动注射成型的试样力学性能和微观形态进行了对比实验.采用低频振动注塑成型工艺实现了IPP试样的自增强,在190℃下进行注射,强度由常规试样的41.3MPa最大提高到振动试样的48.4MPa(振幅PA=59.4MPa,振频FR=0.7Hz),强度提高了17.2%;S...

  • N-异丙基丙烯酰胺对细乳液聚合制备纳米胶囊形态的影响

    作者:曹志海; 崔勤敏; 单国荣 刊期:2007年第12期

    将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Am)引入小分子烃为模板的苯乙烯细乳液聚合法制备纳米胶囊的体系.水相引发形成的聚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Am)低聚物自由基在聚合温度下(大于其最低临界溶解温度)析出并被苯乙烯细乳液液滴吸附,在热力学推动力和静电斥力的共同作用下,PNIPAAm低聚物倾向于分布在液滴和水的界面上,使液滴界面成为主要的聚合场所,...

  • 聚乳酸/羧基化聚丙烯共混物的形态与热性能研究

    作者:闰明涛; 胡晓敏; 高俊刚 刊期:2007年第12期

    以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台偏光显微镜分别研究了聚乳酸/羧基化聚丙烯共混体系的相形态、热性能和结晶形态.结果显示,共混物熔体冷却时,聚乳酸和羧基化聚丙烯均形成球晶,但羧基化聚丙烯球晶较大而十字消光较暗,聚乳酸球晶尺寸较小而十字消光较亮,且聚乳酸球品产生规则的、不连续的同心环线——裂纹,裂纹厚度约...

  • 极性/非极性接枝共聚物PVIPA-g-PIB的合成研究

    作者:刘耀昌; 吴一弦; 李狄; 李庆元; 冯丽; 徐日炜; 武冠英 刊期:2007年第12期

    通过自由基共聚合方法,以AIBN为引发剂引发醋酸乙烯酯(VAc)和醋酸异丙烯酯(IPA)共聚,得到两者的无规共聚物聚(PVIPA).再以PVIPA作为大分子引发剂,以四氯化钛(TiCl4)为共引发剂,引发异丁烯进行正离子接枝共聚反应,分别考察了PVIPA/TiCl4/IB体系中TiCl4浓度、大分子引发剂浓度、陈化温度、陈化时间以及外加含氮亲核试剂2,6-二甲...

  • 自由基聚合反应挤出过程的化学流变分析

    作者:贾玉玺; 张国芳; 孙胜; 赵国群; 安立佳 刊期:2007年第12期

    进行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在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的自由基聚合反应过程数值模拟,描述了单体转化率、重均分子量、流体粘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其影响因素,获得了材料体系的化学流变规律.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 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用于液态聚硅烷合成聚碳硅烷

    作者:毛仙鹤; 宋永才 刊期:2007年第12期

    以聚二甲基硅烷裂解制备的液态聚硅烷为原料,添加引发剂过氧化二苯甲酰合成聚碳硅烷,使液态聚硅烷合成聚碳硅烷的产率提高了20%~25%.利用FTIR和GPC对反应过程进行跟踪分析,利用元素分析,^1H—NMR,^13C—NMR,TG—DTA和XRD对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提出了过氧化二苯甲酰对液态聚硅烷合成聚碳硅烷的促进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过...

  • 用流动电位法表征纳滤膜的结构及性能

    作者:王薇; 李国东; 杜启云; 王永良 刊期:2007年第12期

    利用测量流动电位的方法考察了纳滤膜的表面电学性能对纳滤膜的截留性能的影响.首先,采用不同功能层材料制备了复合纳滤(NF)膜,考察功能层的交联时间、单体结构等对表面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纳滤膜对不同无机盐的选择截留性能与表面电性能的关系.通过流动电位法测定纳滤膜的表面电学参数,如流动电位(△E)、zeta电位(ξ)和表面电荷密度(...

  • 甲基丙烯酸镁增强氢化丁腈橡胶的结构与形态和性能

    作者:黄安民; 王小萍; 贾德民 刊期:2007年第12期

    用不同份量的甲基丙烯酸镁(MgMA)作增强剂,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作硫化剂,通过混炼和硫化过程的原位聚合制备了氢化丁腈橡胶/聚甲基丙烯酸镁(HNBR/PMgMA)纳米复合材料,用XRD、FTIR、^13C—NMR、SEM、TEM、DMA和交联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其结构、形态和性能,并阐述了MgMA改性HNBR的相关机理.结果表明,MgMA在混炼过程中粒径明显变小...

  • 正离子PVA基温敏性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温敏性研究

    作者:卢红; 危大福; 肖惠宁; 郑安呐; 胡福增 刊期:2007年第12期

    通过对聚乙烯醇(PVA)进行正离子化和缩醛化改性,制备了一种新型PVA基温敏性聚合物(CAPVA),其盐水溶液表现出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在LCST温度以下,CAPVA能溶解于水中,其水溶液清澈透明;温度高于LCST后,CAPVA聚集并从水中分离析出.利用元素、表面电荷分析和核磁共振谱对CAPVA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浊度法研究了正离子接枝率、缩...

  • 两亲性梳状聚醚硅氧烷对相转化法聚偏氟乙烯多孔膜的共混改性作用研究

    作者:钱艳玲; 王建华; 朱宝库; 张梅; 杜春慧; 徐又一 刊期:2007年第12期

    以聚醚链段为侧链的两亲性梳状聚醚硅氧烷(ACPS)为改性剂,研究了相转化法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多孔膜的改性效果与机理.采用SEM、XPS、接触角、水通量等考察了ACPS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ACPS在相转化成膜过程中不流失,随着制膜液中ACPS含量的增加,相分离速度降低,膜中微孔由指状结构向蜂窝状结构发展,膜强度提高,亲水性显...

  • 含氟硅丙烯酸酯乳液超疏水膜中疏水基团的梯度分布与表面微观结构研究

    作者:曲爱兰; 文秀芳; 皮丕辉; 程江; 杨卓如 刊期:2007年第12期

    利用含氟疏水基团的梯度分布,结合草莓形纳米SiO2粒子提供的双重粗糙表面,制备了具有类“荷叶效应”的超疏水涂膜,水接触角达(174.2±2)°,滞后角几乎接近0°.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和水接触角的测试对膜表面形貌及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其表面微观结构与表面疏水性能的关系.草莓形复合粒子在膜表面的无规则排列赋予涂膜表面不...

  • 电子亲和势法判断负离子聚合单体的活性

    作者:滕波涛; 蒋仕宇; 鲁继青; 蓝尤钊; 刘亚; 郑绍成 刊期:2007年第12期

    提出了利用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的电子亲和势来判断其负离子聚合反应活性的方法.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6—31G(d)方法优化厂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几何构型,在B3LYP/6—311++G(3dr,2p)水平上计算了其电子亲和势.通过电子亲和势计算值与文献报道实验数据比较,表明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是比较可靠的.结合不同取代基烯类单体的电子亲和...

  • 聚(4-乙烯基吡啶)诱导一步法合成纺锤形钨酸钡晶体

    作者:王磊; 毛立新; 刘刚; 周建军; 李金焕 刊期:2007年第12期

    利用高分子量的含氮杂环聚合物聚(4-乙烯基吡啶)(P4VP)作为模板合成了纺锤形钨酸钡晶体,为制备形貌可控的钨酸钡晶体提供了一种简单、条件温和、容易控制的方法.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钨酸钡晶体的晶型及形貌.并讨论了P4VP的浓度、溶液离子浓度、pH值等因素对钨酸钡晶体形貌的影响.

  • 4,4’-二(2-甲基苯氧基)二苯砜/1,4-二苯氧基苯/对苯二甲酰氯三元共缩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作者:吴方娟; 宋才生; 谢光亮; 廖贵红 刊期:2007年第12期

    通过加入第三单体4,4'-二(2-甲基苯氧基)二苯砜与1,4-二苯氧基苯(DPB)和对苯二甲酰氯(TPC)进行三元无规共聚,合成了一系列分子主链带砜基和主链芳环上含甲基侧基的聚(芳醚砜醚酮酮-co-醚醚酮酮)共聚物,并用FT-IR、DSC、WAXD和TG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着第三单体摩尔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熔融温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