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

高电压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高电压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2-1239/TM,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电力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电力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新能源发电系统与并网技术专题、电气装备及其智能运维、大功率电力电子与智能输配电、电介质与电气绝缘、脉冲功率与放电等离子体

主管单位:国家电网公司
主办单位:国家高电压计量站;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国际刊号:1003-6520
国内刊号:42-1239/TM
全年订价:¥ 1180.00
创刊时间:1975
所属类别:电力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湖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3
复合影响因子:2.65
总发文量:6032
总被引量:109638
H指数:87
引用半衰期:4.1011
立即指数:0.118
期刊他引率:0.4303
平均引文率:13.4236
  • 城市电网智能化关键技术

    作者:王成山; 罗凤章; 张天宇; 王萧宇; 魏冠元 刊期:2016年第07期

    智能化是城市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也是解决城市电网所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探讨了城市电网智能化所面临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基于传统城市电网与现代城市电网的对比分析,按照“物理-信息-高级应用”的多层次技术架构体系,从网架结构、电网设备、信息支撑、高级分析应用等方面较全面地综述了现代城市电网智能化所涉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并...

  • 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系统规划关键问题研究综述与展望

    作者:王玮; 李睿; 姜久春 刊期:2016年第07期

    处于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配电系统,受交通系统、天然气系统等多系统交互影响,是能源互联网运行过程的核心环节。结合能源互联网内涵与特征,分析了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配电系统关键技术特征,提出从微电网规划、主动配电系统规划、配电系统与天然气系统协同规划、配电系统与交通系统协同规划4个关键技术领域对面向能源互联网的配电系统规划理论进行...

  • 面向重要负荷的可靠供电岛拓扑结构及应用

    作者:毛承雄; 王元超; 王丹; 梁宇; 张高言 刊期:2016年第07期

    针对重要负荷高可靠和高品质供电需求,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可靠供电岛方案,包括电源侧电能控制器、负荷侧电能控制器、母线电能控制器、应急电源系统、交流母线和直流母线等部分,可以实现多电源无缝转换供电、电源潮流有效控制、负荷电力定制供给、应急电源无缝并网、母线电量始终平稳等功能。全面阐述可靠供电岛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双电源带...

  • 高中压配电网的一体化安全性校验方法

    作者:肖峻; 郭伟; 俞伟; 胡晓哲; 刘柔嘉; 陈运 刊期:2016年第07期

    现有配电网安全性分析一般针对中压配电网和高压配电网分别进行,按此原则规划可能造成两级电网重复备用,为此,提出了高中压配电网一体化安全性校验方法。首先,简要介绍高、中压配电网N-1安全性校验的基本原理;其次,考虑高压配电网发生故障时下级中压配电网的转供能力,提出N-1后高中压配电网一体化负荷转供原则;然后,建立了高中压配电网一体化安...

  • 基于多时段信息融合的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模型

    作者:孙莹; 高贺; 李可军; 梁永亮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基于多时段信息融合构建配电变压器运行状态评估模型。建立状态评估函数对定量指标进行评估;综合2类集值统计专家估价法,引入专家评估信任因子对定性指标进行评估;综合相似度聚类分析和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估指标的最优权重分配;基于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和改进证据理论融合多时段状态信息以评判配变...

  • 采用二进制蚁群模糊神经网络的配电网故障分类方法

    作者:孙鹏; 曹雨晨; 刘洋; 李静 刊期:2016年第07期

    配电网故障后的准确分类可以增强故障维修的针对性,因此针对配电网故障分类的研究对快速恢复供电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二进制蚁群算法(BACA)与模糊神经网络(FNN)的故障分类系统,该系统适用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中低压配电系统。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提取故障后2 ms暂态信号中的高频成分,基于数理统计方法构造了推理系统的特征向量,...

  • 基于混合储能技术的光储式充电站直流微网系统协调控制

    作者:程启明; 徐聪; 程尹曼; 黄伟; 郭凯 刊期:2016年第07期

    基于混合储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直流微网协调控制技术的研究对于维持直流微网母线电压的稳定、提高微网系统的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以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作为光储充电站直流微网系统的储能形式,其中飞轮用于平滑高频功率波动和部分低频功率,蓄电池用于平衡基准功率以维持母线电压平滑稳定。并设计了直流母线5层电压(分层)协调控制...

  • 大规模风电接入的智能电网多类型柔性负荷分级优化调度

    作者:邱晓燕; 沙熠; 宁雪姣; 刘波; 任立; 谢兼达 刊期:2016年第07期

    针对消纳智能电网中大规模的风力发电导致的运行调度难度增大的问题,建立了多类型柔性负荷分级优化调度模型,将柔性负荷分为工业高载能负荷、商业聚合负荷、智能家用负荷3类,并根据容量大小排序使其分级参与电网调度。综合风电消纳率最高、日负荷峰谷差最小和柔性负荷利用率最大3个子目标,构造了带权极小模理想点函数,并利用引入非线性递减惯性...

  • 基于改进流形正则化极限学习机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作者:李冬辉; 闫振林; 姚乐乐; 郑宏宇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为提高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改进流形正则化极限学习机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首先,为了改善极限学习机(ELM)的泛化性能与效率,并解决随机初始化参数导致极限学习机存在的潜在问题,采用流形正则化理论优化极限学习机;其次,针对流形正则化极限学习机中参数的选择,以及流形正则化极限学习机隐层节点选择的问题,提出将贝叶斯优...

  • 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基本架构及其建模

    作者:袁铁江; 董小顺; 张增强; 关宇航; 梅生伟 刊期:2016年第07期

    针对风力发电系统面临能量输出不稳定、低电压穿越能力弱等问题,提出将氢储能系统安装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变流器中间直流母线处,构建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基本架构。进一步,利用宏观能量表示法(EMR)建立了基于氢储能技术的双馈风力发电系统的模型,并基于EMR反转规则建立了系统的最大控制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MATLAB/Simulink...

  • Z-源/准Z-源逆变器拓扑的演绎机理

    作者:李长云; 张超; 张迎春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为合理选择、设计新型Z-源逆变器(ZSI),需准确理解和把握众多Z-源/准Z-源逆变器拓扑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传统Z-源逆变器的特点、工作原理及拓扑演绎的可行性,结合现有Z-源/准Z-源逆变器拓扑的特征,提出了其拓扑演绎的位置变换原理、替代原理及增强原理,并详细阐释了每一原理的含义及其演化方法。应用替代原理和增强原理,还可演化出多种新型Z-...

  • 面向电动汽车路面无线充放电的移动微网

    作者:方华亮; 彭辉; 李大虎; 孙建波; 候慧 刊期:2016年第07期

    以城市交通中的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这一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为应用背景,提出移动微网的概念。分析了电动汽车路面无线充放电的移动微网特点,并研究了其典型的体系结构。基于电动汽车无线充放电网络和交通网络特点,建立了移动微网的分析模型。研究了移动微网优化运行的改进差分进化算法,考虑电动汽车行驶中充放电及交通信息,可实现对节点功率正常...

  • 利用储能系统平滑光伏波动的模糊聚类经验模态分解方法

    作者:杨锡运; 曹超; 任杰; 高峰 刊期:2016年第07期

    为了平滑光伏输出功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聚类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的储能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对光伏信号的频谱分析,利用EEMD滤波分成高频和低频两部分,光伏低频分量作为光伏并网功率信号,高频信号接入储能系统吸收;使用储能电池荷电状态值、平滑波动率值状态作为约束条件,利用模糊控制算法,自适应在线调...

  • 基于二阶锥规划的有源配电网SNOP电压无功时序控制方法

    作者:赵金利; 李雨薇; 李鹏; 冀浩然; 王成山; 吴建中 刊期:2016年第07期

    智能软开关(soft normally open point,SNOP)是一种代替传统联络开关可进行实时功率控制的电力电子装置,在正常运行时主要提供有功功率的传输,当电压问题突出时,SNOP可进行电压无功控制。为此,首先建立了SNOP电压无功控制问题的时序模型,该模型数学上属于大规模非线性规划问题,给计算求解带来较大的挑战;通过采用凸松弛技术将其转化为二阶锥模...

  • 采用虚拟电抗的孤立微网负荷按比例分担控制方法

    作者:程军照; 王文玺; 陈江波 刊期:2016年第07期

    有功功率–频率(P-f)、无功功率–电压(Q-U)下垂控制在微网逆变器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它无法同时实现不等容逆变器之间P和Q的按比例分担,可能会导致逆变器之间的巨大功率环流,即使和虚拟阻抗相结合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为此,从理论上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负荷按比例分担控制方法,保留传统的P-f下垂、舍弃Q-U下垂并同时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