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学刊

关东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关东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41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视野、社会·民生、语言·文学、再写东北文学史、文化·历史、随笔散论、学林述往、作品空间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国际刊号:2096-2258
国内刊号:22-1417/C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2016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899
总被引量:209
H指数:5
  • 以“科学”还是“学术”为业?——为韦伯的讲演正名

    作者:刘清平 刊期:2019年第05期

    韦伯的著名讲演“Wissenshaft als Beruf”常常被译成了《以学术为业》而不是《以科学为业》,结果忽视了他倡导的“价值中立”理念对于科学的决定性意义:只有把认知需要与非认知需要分离开来,悬置所有的非认知需要,我们才能纯粹基于好奇心从事如实揭示事实真相的“科学”研究。相比之下,倘若引入了非认知需要,哪怕我们也要运用推理论证的逻辑工...

  • 历史作为依据

    作者:田松 刊期:2019年第05期

    在科学主义的意识形态下,科学拥有最高的话语权,科学依据成为做出判断、赋予合理性的主要依据,乃至唯一依据。一件不具有科学依据的事物或者社会活动,就不具有存在的价值,应该予以摒弃。但是,这种观念已经遭到了科学哲学自身的否定。除了科学依据,还应该有其它依据能够对事物做出判断、赋予合理性,比如个体的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经验依据来自本...

  • 开创学术的自主空间:蔡元培与史语所

    作者:潘光哲 刊期:2019年第05期

    本文要旨为描摹讨论“中央研究院”(中研院)创院院长蔡元培与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与其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史语所的成长、发展过程言之,蔡元培曾提供相当的帮助,扮演着扶植奖掖者的角色。同时,在史语所向更美好的前景迈开大步的历程上,蔡元培始终尊重史语所的学术自主空间,为营构理想的学术建制打下了基础。蔡元培在史语所成长过程里扮演...

  • 一篇类似《狂人日记》的文学理论文章——周作人《人的文学》的理论意义

    作者:张铁荣 刊期:2019年第05期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周作人的《人的文学》都是中国新文学史上重要的、标志性的经典作品,如果将这两篇文章进行对照细读,可以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和周作人在文学和思想战线上的呼应和互动。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可以说是对鲁迅的《狂人日记》命题的延伸解读和理论阐释;而鲁迅的《狂人日记》,则是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所倡导的理论之最完...

  • 新世纪散文诗的创作困境及问题反思

    作者:张光芒; 董卉川 刊期:2019年第05期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民刊的复兴、自媒体的兴起以及出版门槛的降低,诗歌写作、传播、发行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与便利化,也促进了散文诗阵营的不断壮大。散文诗写作再次进入一个高潮期,出现了一批优秀作家与作品。但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散文诗依然处于不受重视的边缘化地位,这源于其文体特殊性和杂糅性所造成的创作困境——文体界限的...

  • 尼日利亚英语文学在西方:解读范式与研究热点

    作者:朱振武; 李丹 刊期:2019年第05期

    1960年尼日利亚宣布独立,西方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研究也由此拉开序幕。半个多世纪以来,以英美国两国为主的西方学者在研究尼日利亚三代英语作家作品之时,因政治视角和历史时期不同而表露出明显的阶段性批评话语特征,在批评方法和主题探讨上则呈现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向度变化。西方的尼日利亚英语文学研究主要经历了文化体验式解读、民族性多元探讨和...

  • 《申报》有关陈寅恪报道与其学术地位及公众形象演变

    作者:刘克敌 刊期:2019年第05期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通过民国年间《申报》上有关“陈寅恪”及其学术研究方面相关报道的评述,可以管窥以陈寅恪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大师在那个时代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了解其学术地位及公众形象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报道堪称珍贵的研究资料,却一直被忽略,本文对这些史料的搜集整理和阐述,弥补了现...

  • 中央高层迎请陈寅恪居庐山讲学的原始证据

    作者:张求会 刊期:2019年第05期

    1951年,中共中央高层曾经接受爱国民主人士李一平的建议,并委派李一平,代表中央邀请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居庐山讲学、生活。此事一直以传闻的方式出现在各类研究成果中,始终缺乏最可靠的原始证据。近期披露的李一平1951年10月9日写给陈铭枢的一封信,足以填补长期以来的一大空白。在这封信里,李一平简要地提到了迎请陈寅恪居庐山的进展情况,言词虽...

  • 陈寅恪在成都(1943-1945)

    作者:彭华 刊期:2019年第05期

    1943年12月至1945年9月,陈寅恪执教于成都燕京大学,兼任华西协合大学特约研究员。在成都期间,陈寅恪尽心于教学与著述,前后开设了5门课程,总共撰写了14篇文章(旧说12篇有误),基本上完成了《元白诗笺证稿》一书。在成都期间,陈寅恪与巴蜀学人及寓蜀学人交游往来,与林思进、蒙文通、李思纯、张大千、罗忠恕及吴宓、钱穆、徐中舒、闻宥、缪钺、严谷...

  • 陈寅恪留德的经济背景

    作者:胡文辉 刊期:2019年第05期

    陈寅恪留学德国是其学术生涯的一大因缘,但对此问题,向来都只就学术论学术。本文大量引用同时代人的评论或回忆史料,着眼于德国马克贬值的时代背景,强调陈寅恪留德的经济因素,对与此相关的问题亦作了详尽考掘。

  • 陈寅恪诗作在抗战前后的发表情况

    作者:周运 刊期:2019年第05期

    对于陈寅恪诗词的发表情况以及最初刊登的报刊,胡文辉在《陈寅恪诗笺释》里已经有所研究并指明了出处。三联版《陈寅恪集》的编者主要注出陈寅恪诗的写作时间与地点(主要依赖吴宓日记等相关记载),而卞僧慧在陈寅恪年谱里给出了《辛未九一八事变后,刘宏度自沈阳来北平,既相见后,即偕游北海天王堂》等诗的发表出处。①不过有些诗,未见注明发表情况...

  • 什么是伪批判?

    作者:吴炫 刊期:2019年第05期

    “伪批判”是我针对中国“批判”与“创造”脱离状况的理论概括。如果不清理我们所熟悉和运用的“批判”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就很难通过真正的批判去培养创造性的思维。我把不能导向创造的批判称之为“伪批判”。这种界定有些严格,但中国现在需要这样的严格。中国人的批判只与生存运动的“新与旧”有关,而与超越“新与旧”的创造无关,或者即便和创...

  • 中华乐教百年回首

    作者:龚鹏程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一“乐教”这个词,在理解上颇有歧义,因常会与“音乐教育”相混。实则音乐教育云云重在音乐本身乐理、乐器、乐史、乐谱、唱法、演奏法之教习。与古人所云乐教无甚关联,甚且乃是乐教之对反,强调音乐本身,而嗤诟乐教将音乐作为教化之工具。

  • 钱锺书研究五题

    作者:谢泳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一、钱锺书与陈寅恪晚年诗文争论之关系陈寅恪晚年诗文争论发生在1984到1985年间,地点是香港《明报月刊》,争论双方为时在美国的余英时和时在广州的刘斯奋(当时署名冯衣北),争论过程向为学界熟知,此不具论,本文仅对钱锺书与此争论的关系做一推测。

  • 《为传统辩护》序

    作者:鲍鹏山 刊期:2019年第05期

    一人类历史上,大概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其现代化过程如此波澜壮阔,又如此曲折淹蹇;如此让人赞叹,又如此让人唏嘘。在野士子,在朝官僚,西洋留学生,东洋同盟会;国民党,共产党,一代又一代人持续奋斗,抛头颅洒热血,蹈深海引快刀,可谓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只求旧邦维新。而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其历史之悠久,还是其幅员之辽阔,人口之巨量,中国的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