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学刊

关东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关东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41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视野、社会·民生、语言·文学、再写东北文学史、文化·历史、随笔散论、学林述往、作品空间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国际刊号:2096-2258
国内刊号:22-1417/C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2016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899
总被引量:209
H指数:5
  • 卢卡奇论自然美问题

    作者:薛富兴 刊期:2017年第02期

    卢卡奇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对人类自然审美何以可能这一问题,作了独到而又深刻的解释,同时又对西方自然审美史作了简要梳理,成为自然美研究的重要思想学术资源.但是,这种自然美理论同时隐含着强烈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混同了自然审美中存在的认识论问题与价值论问题,不利于自然内在价值观之确立.我们必须立足当代环境哲学与环境美学深入反思...

  • 中国古典美学研究中的民族主义

    作者:邓军海 刊期:2017年第02期

    民族主义诉求主宰中国古典美学研究,非古典美学之福,乃古典美学之厄.企图以民族特殊性张扬中国古典美学,往往适得其反.摆出一副对抗西方姿态,以示政治正确,只会遮蔽自家眼界,而且会使得民族政治压倒学术研究.现代学人以国族视野审视古人古书,既是对古典之歪曲,也是对古典之大不敬.中国古典美学研究欲摆脱民族政治之纠缠,须重回古人古书之天下视...

  • 从思维方式上探究新文化运动时期观念革新的限度与意义——兼与明末清初西学观念传入比较

    作者:张永超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中西文化接触良久,隔膜依旧.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表现为由“器物”“制度”而深入到“文化层面”回到人自身,因此有种种新观念之引进与提出.然而问题在于,新观念只是某种思维方式运思的结果,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产生“新观念”的理性思维方式而非直接嫁接引进新观念,否则便会形成这样的融合困境:其一,对西方的学习限于技术实用而偏离其学理研究;其二,...

  • 丰子恺护生情怀探微

    作者:汪韶军 刊期:2017年第02期

    丰子恺的漫画与散文透显着一种深沉的护生情怀.这种护生主张虽然遭遇到了一些理论困难,但丰氏有过比较圆满的解决.护生实际上是对中国古代万物一体思想的继承.在这两种思想的合力下,又成就了丰氏颇具特色的艺术论思想.另从护生情怀可以看出,丰氏虽然采撷了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资源,但道家给了他最大影响.过去学界普遍认为丰氏思想的特色是儒佛融通,...

  • 闻一多政治思想检讨与文化反思

    作者:商昌宝 刊期:2017年第02期

    1946年闻一多之死,一段时间以来一直被高度赞扬,其民主斗士的形象也因此愈加根深 蒂固,但是如果将其置于现代中国转型的大历史平台上衡量,并考察其思想变化的内在理路可以发现! 闻一多之死这个历史事件本身确实在某种意义上构成历史的拐点,但是其政治思想的内在品质和精神 资源,实在不尽如人意,学界和民间过往对闻一多之死的解读存在过度、误读...

  • 李怡学术小传

    作者:华铭 刊期:2017年第02期

    李怡,1966年6月生于重庆,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 个人慧悟、生存体验与重返中国历史的努力——李怡的学术探索及贡献

    作者:张武军 刊期:2017年第02期

    李怡大学本科就开始了学术研究之路,重视个人体悟和生存感受是他学术研究的最大特色,回到中国历史和中国现代文学本身是他学术研究的一贯追求.20世纪80年代中西比较热潮中进入学术研究的李怡,却执着于现代新诗、现代文学和传统文化复杂关系的辨析.鲁迅研究、巴蜀地域文学研究、日本体验和中国现代文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促使他进一步反思“比较思...

  • 重审胡适和初期白话诗——《中国新诗讲稿》之一章

    作者:李怡 刊期:2017年第02期

    胡适及初期白话诗从诞生到今天都争议不断,关于它们的“俗”与“白”可能就是焦点,但问题是在中国诗歌史的长河之中,这样的以“俗”与“白”的姿态昂然挺立的现象,恰恰构成了对“雅言”传统的一种反拨,从而为现代诗歌开辟了新路,而认真检点起来,初期变化新诗与胡适也不仅仅就是“俗”与“白(它们都存在为传统写作所未包容的新的追求,值得我们加...

  • 甲午战争与梁启超的戏曲创作

    作者:徐燕琳 刊期:2017年第02期

    甲午战争对梁启超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梁启超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的起点,也直接触发了梁启超的戏曲创作.在《劫灰梦传奇》《新罗马传奇》《侠情记传奇》《班定远平西域》四个剧作部分或全部的创作中,梁启超寄予了他的激愤和深情,希望能够唤醒国民,在国民中树立尚武精神、新国民观念,团结奋进,救亡图存.梁启超的戏曲创作与其政治思想和社会活动...

  • 瞿秋白的普希金情结

    作者:常金秋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20世纪,瞿秋白对俄苏文学的关注与研究不少.1920一30年代,他在著作中多次提及普希金,并以其为标杆,与中国文艺界进行比照.1930年代在向苏联“取经”时,没有专攻当时流行的无产阶级著作,而是“舍近求远”译介普希金长诗《茨冈》,体现出译者强烈的主体态度.他的译诗中,不仅关涉到30年代以瞿秋白为代表的左翼对新诗发展现状的思考,也是以译诗为载...

  • 历史想象·文学修辞·革命文学规范——重读田汉剧作《关汉卿》

    作者:刘卫国; 陈淑梅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田汉剧作《关汉卿》中,田汉用阶级斗争的理论想象历史,又用现实主义的方法讲述历史.在对历史进行革命化想象之时,田汉对历史事实进行了一定的增删和粉饰,又试图用现实主义的修辞来维系历史的真实性.但是,对历史的革命化想象并不能完全吸引读者,而在现实主义的修辞与历史的革命化想象之间又产生了内在的紧张.为此,田汉在剧作中加进恋爱戏,并极...

  • 艾芜在桂林的小说创作

    作者:李树德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从1939年2月到1944年5月,艾芜在桂林居住了5年.当时虽处于全面抗战时期,但桂林是全国大后方文化中心之一,这里不仅云聚着许多文化界知名人士,还有大量报刊、书店和出版社.在这个环境中,艾芜如鱼得水,他的创作热情被激发了出来.在此期间,艾芜共写作并出版了九个短篇小说集,两个中篇小说集,一部杂文随笔,一部文学评论,还完成了两部长篇小说的初稿....

  • 刘心武创作历程简论一一一兼谈《钟鼓楼》

    作者:陈思广 刊期:2017年第02期

    从最初的《班主任》到之后的《如意》再到《钟鼓楼》,刘心武完成了从“问题小说”到“人学”的转变,迈出了显现人道主义一建设人的心灵一提升人的世界的坚实步伐,引领了新时期的文学潮流.他的“三级跳”是成功的,无论起跳的时机,腾跃的距离乃至奋力的一跃,都值得我们聚焦,也值得文学史铭记.

  • 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的归罪隐喻

    作者:吕鹤颖 刊期:2017年第02期

    在“儿童一成人”重叠的叙事结构上,新时期儿童视角小说将虚拟的儿童旁观者/亲历者与经过理性判断的成人立场结合起来,建构出人性反思模式的特定历史记忆,即从被集体有罪豁免的个体、当无罪的受害者成为施害者、作为救赎力量的人性之善以及人性问责的影响等角度思考极端情境中的个体责任问题.

  • 浅议《〈潜书〉校释》的价值及其疏误

    作者:张立敏 刊期:2017年第02期

    《〈潜书〉校释》集中体现了处于社会剧变时期著名思想家唐甄的学术思想轨迹,展示了唐甄对于历史、社会现状的反思及提出的解决方案,凸显了唐甄在思想史上的意义,无论对于唐甄本人的研究还是对于明清思想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在唐甄思想、时人评议、文本的传播、凡例、行实与生卒年等方面,《潜书》校释本有一些疏误或待于完善的地方,而唐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