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学刊

关东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关东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41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视野、社会·民生、语言·文学、再写东北文学史、文化·历史、随笔散论、学林述往、作品空间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国际刊号:2096-2258
国内刊号:22-1417/C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2016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899
总被引量:209
H指数:5
  • 马一浮先生对《老子》的佛学解读

    作者:韩焕忠 刊期:2016年第06期

    马一浮《老子注》充分展现出他以佛教义理诠释《老子》的思想倾向。佛教般若义,是指般若类经典宣说的实相性空义、二谛义、究竟无所得义,在佛教修行中可以发挥荡相遣执、融通淘汰的重大作用。马一浮先生所谓的“以老子义印合般若”,实际上就是以般若义对《老子》所作的解释。佛教方等义,主要体现在《维摩诘经》等佛教经典中,包括弹偏斥浅和叹大...

  • 魏晋六朝小说中仙境书写的南方地理特征及其道教文化渊源

    作者:万晴川; 万思蔚 刊期:2016年第06期

    汉魏六朝时,随着道教中心的南移及南方喀斯特地貌的发现,影响了道教有关理想世界的构建,进而又影响到当时小说中的仙境书写。访仙者进入仙境的方式及艳遇的叙事模式,无不与此有关。

  •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相互性

    作者:李海峰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相互性原则,可以从儒道释的相互交融,以及儒家中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邦国关系三个层次来探讨,特别集中体现在《中庸》中的五达道(父慈子孝、兄良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三达德(智、仁、勇)、九经(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

  •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浅论

    作者:向辉 刊期:2016年第06期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出自《中庸》首章,历代儒者的注疏颇有异同,郑玄以义理释之,孔颖达以无有释之,朱熹、王阳明、王夫之诸大儒对此亦各有论说。通过儒者常道、敬慎的诠释,本文阐明了莫见莫显的经典意涵,凸显出诚敬之道的理据及其德性教化的内涵。

  • 论晏子的天人观——兼论晏子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作者:袁青 刊期:2016年第06期

    晏子既有天人相分思想,又有天人感应思想,两者分别影响了荀子与董仲舒等儒家,但两者在晏子思想中并不矛盾,都指向重人事,这是晏子思想的主题。晏子还具有丰富的人本思想和民本思想,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神与物,可能影响了儒家思想,晏子关于毋尽民力、省刑罚、推恩、不与民争利、与民同乐等民本思想,也影响了儒家(尤其是孟子),晏子可视为儒家的先驱...

  • 东传科学视阈下康有为今文经学的时代价值

    作者:刘星 刊期:2016年第06期

    科学以仰首阔步的姿态汹涌向前、无法逆转;而儒学近百年以来命运堪忧,有些“瓜果飘零”的态势。然而,中国作为一个被儒学浸润了数千年之久,通过几十年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公平、正义负责任的东方大国,它内在地要求以儒学为主体,向着更具建设性、包容性地方向推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被看作是中华民族重塑精神世界...

  • 拜占庭《法律选编》年代考辩

    作者:李继荣 刊期:2016年第06期

    《法律选编》旧译《埃克洛伽》,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利奥三世与君士坦丁五世联合颁布的一部希腊文法典,其主要调整帝国内部民事关系,是研究8世纪帝国社会生活及历史变迁的重要法律文献。虽是一部官方法典,但由于文本抄录的差异,致其颁布时间至今尚未有定论。故本文拟在对前辈学者争论观点梳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记载进行考辨,以期能对其最可能颁...

  • 也论扬雄“美新”

    作者:王瑰 刊期:2016年第06期

    中国文化史上著名的扬雄“美新”事件,主要是指扬雄上《剧秦美新》颂扬王莽新朝政治之美。这与另一文化事件——扬雄“投阁”,都发生在王莽新朝建立数年之后,时机上并不是赞美的最佳时机,所以扬雄“美新”不会是为赞美而赞美。二者之间还应当存在着因果关系和相同的求生目的。据扬雄《答刘歆书》中对他创作《方言》过程的叙述,可以发现扬雄具有...

  • “一p就q”格式再论

    作者:李剑影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文从留学生偏误语料中发现的问题出发,再论“一p就q”格式的使用条件,认为“一p就q”表示的意义是:从“间不容发”到“非充足条件”;“一p就q”出现的语境是:为了说明语境中相关事物、事件的某个突出特点,而表达时间、条件、规律并不是该结构的真正目的。

  • 聚群新词语的语义特点分析

    作者:吕娜 刊期:2016年第06期

    本文从两个方面研究了聚群新词语的语义特点。首先,我们从词群个体角度出发,讨论了聚群词语与聚群成分在着语义上的互动关系。其次,我们将视角转移到词群之间,认为词群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 古文字学札记二则:说“中”与“古”

    作者:赵兴葆 刊期:2016年第06期

    在“中”字的古文字字形中既隐含着远古先民“建大常”“载大旂”活动的内在原则、理念,同时也有着大常、大旂外在形制等级的遗痕。因此,使“中”字包含了指事物本性、常理常道的深刻内涵,从而“中”便以“中行”“中庸”“忠(中)恕”“执中”“时中”等哲学概念的形式深刻地植入到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中。许慎《说文解字》对“古”字的析义从...

  • 救济与修持:中国诗学津渡意象分析

    作者:殷学国 刊期:2016年第06期

    津渡既涉及送别之类的人生典型情境,又被赋予道谛、法门、救济、超度等意指,成为联系现实和理想、世间和出世间之间的纽带。在诗文典籍中,对津渡的追寻具体化为“问樵”与“问渔”。问樵多涉及对道家神仙世界的主动追求,而问渔多表现对浊世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作为津渡意象的人物主题,渔樵形象既与仙佛结缘,又实现了由个人侠义道到忠君爱...

  • 立普斯“移情论”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美学的初建

    作者:赵欣 刊期:2016年第06期

    作为早期被介绍到中国的西方美学理论,立普斯“移情论”与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美学的初步建立关系密切。早期中国美学的探索者吕徵、陈望道、范寿康分别编著的三本《美学概论》均受其影响。立普斯“移情论”的传入、引用、阐释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心理学美学初建期的一个缩影。

  •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空间政治理论研究

    作者:王希腾 刊期:2016年第06期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以兼容并蓄的理论著作,对西方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发展轨迹进行了细致剖析与大胆论断,并以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本论文欲以“空间政治”的视角整合、阐释詹姆逊的理论,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和乌托邦思想等三个维度对詹姆逊的空间政治理论进行解读,以期揭...

  • 试论帛书《黄帝四经》对《淮南子》的影响

    作者:杨栋; 邱阳 刊期:2016年第06期

    马王堆帛书《老子》乙本卷前四篇古佚书,是黄老道家的作品。黄老思想在汉初非常盛行,作于此时的《淮南子》多受其影响。不仅在思想上对四篇帛书有所继承和发展,如对“道”的阐释、兵学理论等方面皆有帛书的影子;而且在文句上多有承袭,特别是格言警句相近之处甚多。通过梳理两书的文献源流亦可以看出楚地道家的学术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