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学刊

关东学刊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关东学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22-1417/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社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社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名家视野、社会·民生、语言·文学、再写东北文学史、文化·历史、随笔散论、学林述往、作品空间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国际刊号:2096-2258
国内刊号:22-1417/C
全年订价:¥ 316.00
创刊时间:2016
所属类别:社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吉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9
复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899
总被引量:209
H指数:5
  • 魏晋南北朝皇家宗庙礼制若干问题再考辩-兼与梁满仓诸先生商榷

    作者:郭善兵 刊期:2016年第05期

    西汉儒者刘歆是随意增加不毁之庙数量学说的首倡者.汉哀帝则首次将刘歆学说付诸实践,开随己意好恶为历代先帝追加“祖”“宗”庙号的先例.至少在太和六年,北魏已实行皇家宗庙迁毁礼制.太和十五年,孝文帝依据古礼,改革皇帝宗庙制度,确立皇帝“七庙”制度.北齐建国初,或出于变易前朝制度之需,或遵刘歆、王肃之说,及两晋南朝皇家宗庙礼制,确立皇家...

  • 成弘时期人口流动与工商业发展-以戴金《皇明条法事类纂》为中心

    作者:吴启琳 刊期:2016年第05期

    成弘时期的人口流动对当时工商业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又不能过高地评价流民对工商业发展的作用,广大流民除了大量投入山区对山区进行开发,四处经商买卖、开采矿产、收放钱债等活动外,他们还常投入地方势豪胡作非为,甚至啸聚为贼盗,酿成社会动乱,给当时工商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作用.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后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转折...

  • 清末民初的政治继承与满汉关系浅析-以《清帝逊位诏书》为中心

    作者:安劭凡 刊期:2016年第05期

    清季民初的王朝覆灭与民国建立是近代中国影响最为深远的变革之一,法学界对此进行了层次宪政的解读,在对诏书文本及清帝逊位的历史过程进行重新梳理后,不难发现诏书文本存在法律意义上的巨大价值.但历史进程表明,诏书本身及其背后是多种政治力量的博弈较量,并夹杂着复杂的民族关系,绝非宪政或法律的单一层面因素所能解释清楚.因而对《清帝逊位诏...

  • 细绎《词论》

    作者:林赶秋 刊期:2016年第05期

    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裳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又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 略论李光词的崇苏与学苏

    作者:张琳 刊期:2016年第05期

    自晚清王鹏运编《南宋四名臣词集》始,李光即与李纲、赵鼎、胡铨四人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在南宋政治史和文学史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李光词历来被归为苏轼豪放一脉,二者不仅人生境遇极其相似,在词的境界和风格上也有着一定的联系.李光词中的崇苏和学苏现象是十分值得注意和探讨的.

  • 《书断》版本考异

    作者:李少鹏 刊期:2016年第05期

    张怀瑾《书断》是唐代承前启后的著名书论,学界多忽略其版本的差异.经梳理,今《书断》有三种版本系统,其中收入《墨池编》者为稿本,收入《法书要录》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修订本,修订者就是张怀瑾本人!作为一篇投献给名公大人的“行卷”,其修订一方面是正常的修改,另一方面是中唐时“扬羲抑献”的时风使然.

  • 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称呼的由来及相关问题

    作者:于阿丽 刊期:2016年第05期

    随着“中国文艺复兴”的话题日渐成为讨论热点,胡适“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的称呼也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普遍认为这一称呼与胡适1926年欧洲之行时以“中国文艺复兴”为主题的系列英文演讲有关.这一说法大致是不错的,但不够准确.同时,关于这一称呼背后的很多细节也还不为人知.其实" 中国文艺复兴之父”的首次出现,并非始于“中国文艺复兴”的英文...

  •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的流亡乡愁

    作者:冯波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以抗战文学统摄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小说创作,并不能完全阐释流派创作的复杂多元.因流亡而生发的乡愁是他们创作的共同情感倾向.在流亡造成的空间位移中,作家既往的故乡时空经验与现时的他乡经验产生碰撞,继而生成怀乡/厌乡的迥异情感;在流亡带来的语境变迁中,个人化的乡土情怀又难免集体话语的规约甚至束缚.于是诉诸文本的故乡想象势必在个人感受...

  • 从“自然主义”到革命历史传奇论-《腹地》的版本之变兼及“十七年”文学批评的规范功能

    作者:徐玉松 刊期:2016年第05期

    王林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出版长篇小说《腹地》,不久,受到陈企霞的公开批评,他决定修改《腹地》.一九八五年,新版《腹地》面世.相较初版,新版《腹地》在党的领导作用、英雄人物塑造、群众运动场面的刻画上都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一部原生态近乎自然主义的小说被改写成面目雷同的革命历史传奇.《腹地》的改写在“十七年”时期文学作品的“无定本”现...

  • 童年经验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小说的创作风格

    作者:宋雯 刊期:2016年第05期

    童年经验主要是通过对“六十年代出生作家”个性、气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建构,来影响他们的创作风格的.从“六十年代出生作家”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童年经验中的时代、家庭、地域等因素对他们创作风格的形成都有着深刻影响.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并不是童年经验中的所有因素都会对作家产生同样重要的影响,因为对于儿童来说,那些给予...

  • 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与戏剧观之关系分析

    作者:车凤成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文通过分析存在于亚里士多德德性论与戏剧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指出作为道德哲学的伦理学与诗学之间是同源而非对抗的关系;换言之,伦理学对于行动以及选择的说明侧重于抽象论述,而戏剧观则从摹仿的视角对人们在行动之时所遭遇的权力和道德困境进行了形象化的说明,论文由此说明文学伦理学批评从发生学方面来说具有跨学科性.

  • 跨越时空的生态警示作品《污染海域》

    作者:李伟萍 刊期:2016年第05期

    生态推理小说《污染海域》以少女美津由佳的自杀引出工业化环境污染的现代性命题.经济的飞速发展激发了人类的无限潜能与欲望,于是,以局部眼前私利为目的的物欲追逐,使人类丧失了基本的生态伦理观,泯灭了基本的人性,官商勾结,形成了“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导致了威胁人类健康及海洋种群的生态灾难.在物质利益与生态整体利益的拉锯战中,中原律师、...

  • 叶炜和他的“乡土中国三部曲”

    刊期:2016年第05期

    叶炜,真名刘业伟.中国首位创意写作文学博士.美国爱荷华大学访问学者.1977年出生.2000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苏北鲁南的文学考察作家生活的精神证词-关于“乡土中国三部曲”的对话

    作者:夏琪 刊期:2016年第05期

    夏琪: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评价您是“70后”新乡土小说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作家.的确70后作家中写乡土文学的不多了.为什么您会一直持续投入乡土文学的写作?叶炜: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在的中国正面临着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转型.但无论是乡土中国,还是城乡中国。

  • 新乡土史诗的文化反思与叙事嬗变-以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为例

    作者:徐秀明 刊期:2016年第05期

    中国乡土史诗一向以政治、军事斗争为情节中心,文化意味与叙事技法相对简单粗陋.新世纪以来,中国乡土小说叙事中,出现了以现代意识、世界眼光观照中国历史与中国农村的创作潮流.叶炜的“乡土中国三部曲”不仅在此类文化反思上颇有深度,而且在叙事技法上大幅突破了以往乡土史诗的叙事窠白,堪称中国新乡土史诗最具潜力的未来发展路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