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杂志 部级期刊

Journal of Institute of Disaster-Preven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3-1377/P,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成灾机理研究、灾害预测与防治研究、灾害应急•救援与管理研究、灾害社会学研究、学术与争鸣、防灾减灾纵横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主办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国际刊号:1673-8047
国内刊号:13-1377/P
全年订价:¥ 16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河北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94
复合影响因子:0.53
总发文量:771
总被引量:3237
H指数:17
引用半衰期:4.48
立即指数:0.028
期刊他引率:0.9268
平均引文率:6.6355
  • 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顾建华; 邹其嘉 刊期:2005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城市面临的灾害形势及城市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的途径,可供国内各大中城市参考和借鉴.

  • 东京大城市防灾应急管理体系及启示

    作者:顾林生 刊期:2005年第02期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日本东京防灾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国家危机管理体制, 全政府型危机管理体制, 应急管理规划和应急预案, 社会参与与演习训练等, 对于北京及我国各大中城市有一定启示和借鉴作用.

  • 改革开放以来近代华北灾荒史研究述评

    作者:苏全有; 闫喜琴 刊期:2005年第02期

    近代华北灾荒频发,改革开放以来对其研究已有一定成果涌现,主要表现在对华北整体和各行政省份的灾荒史研究方面.但其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表现为研究状况严重不平衡、研究方法与理论把握以及史料收集与整理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

  • 地震仪器的发展(第一部分)

    作者:杨大克; 罗艳 刊期:2005年第02期

    前言 国内外地震仪器的发展过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古代地震仪(验震器),早期地震仪(机械杠杆放大地震仪,光杠杆放大地震仪,电流计放大地震仪),近代地震仪(电子放大地震仪)和现代地震仪(反馈式地震仪,数字地震仪,网络化地震仪).现分述如下:

  • 精仪揭天地 科圣著千秋

    刊期:2005年第02期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夏村),曾任尚书和河间相等职。他“天资睿哲,敏而好学,如川之逝,不舍昼夜。道德漫流,文章云浮,数术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奇技伟艺,磊落焕炳。”他“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发明家和政治家,在世...

  • 人类历史上的惊天大灾难

    刊期:2005年第02期

    1995年1月,日本神户发生了历史上破坏力最强的地震,造成高达1000多亿美元的损失。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与地震的总体强度相比,遭受的破坏可算极小,这应归功于先进的建筑工艺和技术防范措施。

  • 20世纪以来全球发生的大地震

    刊期:2005年第02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执法时效浅析

    作者:尹伟东 刊期:2005年第02期

  •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骆艳欣; 王秀辰; 李东霞 刊期:2005年第02期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在城市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工程抗震提供精确的设计依据,提供科学合理的地震动参数,提出科学合理的设防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损失,从而达到有效减灾的目的.

  • 夯实三大工作体系基础开拓防震减灾事业新局面

    作者:赵凤平; 李军; 栾泽义 刊期:2005年第02期

    本文围绕建设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向大家展示了在建设地震监测预报体系、震灾预防体系、地震应急体系方面的具体做法与启示.

  • 农村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当前几项紧迫的工作

    作者:陆炳情; 林国元; 甘延锋; 龙政强 刊期:2005年第02期

    本文简要从地震科普的角度阐述了在农村推进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试述当前几项紧迫的工作,强调了群众参与的意义.

  • 舟山地震台数字地震仪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作者:张义德; 毛华锋 刊期:2005年第02期

    在地震台站,地震计与模数转换器,计算机,通讯设备一起构成一个系统,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不能正常工作,都会影响整个系统.判断系统究竟是哪一部份有故障,需要冷静分析,对比试验,逐一排除.故障现象可能一样,但原因可能有多种.因此,不仅要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积累,才能迅速准确地找到故障原因并排除.

  • 合肥地震台地下电性层研究

    作者:张有林; 朱生水; 凌学书; 孙致安; 胡莲芝 刊期:2005年第02期

    本文介绍在合肥台地电布极区进行十字电测深的勘选测量方法,根据电测深数据反演观测场地地下介质电性结构,就多解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 淮安地震台监测环境的保护

    作者:刘江斌; 李松华; 陈健; 仇中阳 刊期:2005年第02期

    地震监测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影响台站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联系江苏省淮安地震台保护地震监测环境的实践,论述了有关法律、法规为地震监测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的意义;地震台站积极宣传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依靠当地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保护地震监测环境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

  • 印尼8.7级和8.5级强震后江苏体应变同震效应分析

    作者:陈启林; 王皓; 毛华锋; 孙业军; 狄梁 刊期:2005年第02期

    2004年12月26日和2005年3月29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北部分别发生8.7级和8.5级强烈地震后,对江苏地区前兆体应变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这两次地震的震后都记录到了显著的异常,且异常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本文列出这些异常并浅析,以期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印尼大震对我国未来地震趋势的影响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