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音

法音杂志 部级期刊

The Voice of Dharma

杂志简介:《法音》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671/B,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时政要闻、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丛林清规与当代佛教制度建设座谈会特辑、佛教新闻、南传上座部佛教工作委员会会议特辑、政策法规...

主管单位:国家宗教事务局
主办单位:中国佛教协会
国际刊号:1004-2636
国内刊号:11-1671/B
全年订价:¥ 296.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5
复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975
总被引量:1503
H指数:10
期刊他引率:1
  •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汉传佛教教务教风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引礼法师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作者:学诚 刊期:2017年第08期

    各化领导、各位委员、各位法师、各位同仁: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汉传佛教教务教风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举办汉传佛教寺院传授三坛大戒法会引礼法师培训班,对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积极作用.加强规范传戒工作,持续推动佛教教风建设,

  • 学诚会长会见日本黄檗宗近藤博道管长一行

    作者:李星海 刊期:2017年第08期

    本刊讯7月18日上午,日本黄檗宗管长近藤博道长老率日本京都黄檗宗万福寺友好访华团一行16人来访我会,演觉副会长、刘威秘书长、普正副秘书长等在北京广济寺山门前亲切迎接、访华团成员参观了广济寺建筑文物,并在大雄股内礼佛诵经。

  • 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汉传佛教教务教风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蒋坚永 刊期:2017年第08期

    尊敬的学诚会长、道慈主任,各位委员,各位法师: 今天我们齐聚湖北黄石.召开中国佛教协会九届理事会汉传佛教教务教风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共议攸关佛教健康发展的重大议题,商讨《加强教务教风建设倡议书》,可谓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谨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对这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 宗性副会长会见南京市民宗局苏宇红局长一行

    作者:李百晟 刊期:2017年第08期

    本刊讯7月25日上午。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苏宇红一行4人访问我会,受到副会长宗性法师的热情接待。

  • 深入做好教务教风工作 推动佛教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道慈 刊期:2017年第08期

    尊敬的学诚会长,各位领导、各位法师: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时间过得真快。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汉传佛教教务教风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已过去一年了。一年来,汉传佛教教务工作在《汉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的修改与实施、创建和谐寺院、教制教风建设、规范传戒工作、多元化方式讲经交流、研究和整理佛教戒律及丛林清规等工作...

  • 中国佛教协会关于加强教风建设的倡议书

    刊期:2017年第08期

    教风是佛教的风貌、风气、风尚,是佛教整体形象、气质、涵养的综合体现。佛教教风建设是保持佛教精神本色、维护佛教清净庄严形象的根本,是推动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也是充分发挥佛教积极作用的根本。

  • 中国佛教协会发出力口强教风建设的“六好”倡议——中佛协第九届理事会汉传佛教教务教风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引礼师培训班在湖北黄石举行

    作者:陈长松 刊期:2017年第08期

    2017年8月7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汉传佛教教务教风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引礼师培训班在湖北黄石东方山开幕。本次会议是在全国佛教界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与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佛教自身建设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上中国佛教协会发出了关于加强教风建设的倡议。

  •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青海考察调研并举行佛事活动

    刊期:2017年第08期

    本刊讯7月18日至24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在青海考察调研,并举行佛事活动。几天来,班禅先后前往结古寺、贡萨寺、塔尔寺、青海湖和茶卡盐湖等地,朝拜寺庙,举办法会,讲经布施.并为僧俗信众摸顶赐福:参观考察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并与部分青海省藏传佛教界人士座谈。

  • 佛教在印度消亡的原因及其启示

    作者:陈星桥 刊期:2017年第08期

    佛教教义及其文化博大精深.覆盖地域广,在三大世界性宗教中历史最为悠久.对过去和当今的世界文明影响巨大。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风靡印度一千多年的宗教.却于公元十三世纪在其诞生的故国印度彻底消亡了。这不仅对于佛教徒来说难于理解和接受.在宗教发展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

  • 唐代僧人修行境界的儒家维度

    作者:戎川 刊期:2017年第08期

    伽达默尔认为,在理解过程中,人无法直接进入到被理解的对象当中.而是必须由自身的“前理解”开始.进而达到对被理解对象的认识。也就是说.人无法跳出构成他的文化环境去认识异质于他的不同文化.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也必将沾染上理解者本身的立场。最终,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会形成一种具有合法性的再创造。

  • 论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中融儒入佛的特点——以《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为例

    作者:蒋炎洲 刊期:2017年第08期

    一、太虚大师出生的时代背景 太虚大师应世的时期正是近代中国世道最黑暗.社会最纷乱。人民最苦难的时代。由此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列强入侵、太平天国起义.使清朝陷入内外交困的窘境。一批开明的封建官僚士大夫开始倡导向西方学习.发起了谋求富国强兵的改革之路——洋务运动。

  • 甘孜州佛教协会第八次代表会议在康定举行

    作者:桑吉 刊期:2017年第08期

    本刊讯7月17日至19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佛教协会第八次代表会议在康定召开。四川省委统战部副巡视员刘志东。省民宗委副巡视员李兴友.四川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素全、秘书长王立军,四川省藏语佛学院院长甲登.洛绒向巴。

  • 佛教文化中国化的探讨——以佛塔的中国化为视角

    作者:田冲 刊期:2017年第08期

    佛塔起源于古代印度,中文译为“堵坡”。黑格尔认为最早的塔与崇拜生殖力观念相关,是由古印度的生殖器形石坊发展而来。古印度佛教中也有塔,当初是为了保存佛的舍利而建,后来演变为佛教的象征性标志。

  • 云南汉传与南传佛教寺院景观文化比较

    作者:季熊; 郑绍江 刊期:2017年第08期

    云南是我国历史上就流传有南传、汉传与藏传三大佛教体系的唯一地区,也是三大语系佛教和谐共存的缩影。云南的汉传佛教均为大乘,传承自中原汉地。南传佛教曾被贬称为小乘,但其内部则自称为上座部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传承自邻国缅甸、泰国。大乘佛教从印度北传途经中亚一带来到我国云南汉族地区。

  • 南山律宗的戒体研究(六)

    作者:学诚 刊期:2017年第08期

    第五节 戒体差别 一、体性无别 七众所受持的别解脱戒分为四个层次:1、具足戒,为比丘、比丘尼所受持;2、十戒(又称勤策律仪),为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所受持;3、八关斋戒(又称近住律仪),为优婆塞、优婆夷中的净行者所受持;4、五戒(又称近事律仪),为优婆塞、优婆夷所受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