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放射学实践 HRCT 常见恶性征象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 【正文】

HRCT 常见恶性征象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

作者:李辉 阚晓婧 宁培刚 陈翠云 冯敢生 河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 郑州45000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 武汉430022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高分辨率扫描   孤立性肺结节  

摘要:目的:探讨良、恶性孤立肺结节(SPN)部分常见 HRCT 征象的发生率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9例 SPN(其中88例为恶性,41例为良性)的 HRCT 图像,采用双盲法阅片,观察指标包括短毛刺征、深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分析、记录上述征象出现的数量。将无上述3种征象的 SPN 纳入 A 组,仅具有其中1种征象的 SPN 为 B组,具有2种上述征象的 SPN 为 C 组,具有3种上述征象的 SPN 为 D 组。计算在恶性 SPN 和良性 SPN 中,A、B、C、D 四种情况的出现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 情况在恶性 SPN 中的出现率为2.2%(2/88),在良性 SPN 中为53.7%(22/41),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 <0.001);B 情况在恶性 SPN 中的出现为23.9%(21/88),在良性 SPN 中为26.8%(11/41),良、恶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C 情况在恶性 SPN 中的出现率为30.7%(27/88),在良性SPN 中为12.2%(5/41),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D 情况在恶性 SPN 中的出现率为43.2%(38/88),在良性 SPN 中比7.3%(7/41),良、恶性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 <0.001)。结论:HRCT 常见恶性征象组合出现对于恶性 SPN 的定性诊断意义大于单独出现或不出现。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