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技术

粉末冶金技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owder Metallurgy Technology

杂志简介:《粉末冶金技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2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974/TF,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工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工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与开发、材料·制品·应用、工艺与设备、文献综述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北京科技大学
国际刊号:1001-3784
国内刊号:11-1974/TF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2
所属类别:工业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93
复合影响因子:0.63
总发文量:982
总被引量:5666
H指数:26
引用半衰期:7.5556
立即指数:0.0341
期刊他引率:0.9067
平均引文率:11.9773
  • ITER用高性能轧制W板制备及其组织性能研究

    作者:宋鹏; 刘国辉; 吴诚; 弓艳飞; 王承阳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以纯度为99.95%的钨粉为原料,在200 MPa压力下冷等静压成形,2 300℃于H2气氛中进行烧结制得钨烧结坯。钨烧结坯在1 250~1 500℃于H2气氛中经过4道次轧制制得接近理论密度的钨板。通过金相、维氏硬度和高温拉伸强度分析了轧制过程和退火过程中钨板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了退火过程中钨板织构的衍变。结果表明:轧...

  • 钛合金粉末的流动性研究

    作者:王昌镇; 王森; 张元彬; 纪丽娜 刊期:2016年第05期

    金属粉末的流动性是影响粉末床打印金属部件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对3D打印用粉末流动性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FT4粉体流变仪,对2种TC4(Ti-6Al-4V)原材料粉末样品及2种商业用TC4粉末样品的压缩性、透气性、剪切性、稳定性及变流动速率以及充气流动性5项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以确定对3D打印较为重要的粉末流动性参数,为打印用粉末的初步筛选提供理...

  • RTM工艺用乙烯基酯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

    作者:赵晓琳; 杜建华; 高恒; 范涛; 李辉; 王大峰; 吕莹莹; 贾成厂 刊期:2016年第05期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lding,简称RTM)工艺应用双酚A型乙烯基酯树脂体系的固化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升温速率对固化体系的DSC曲线的影响,并利用Kissinger方程、Crane经验方程等固化动力学方程,确定该固化体系的反应动力学方程t=1-[1-5 584.65exp(-4 352.90/T)t]6.67,采用温度-升温速率(T-β)外推法从...

  • 水热合成及等离子活化烧结制备碘掺杂硫化铅热电材料

    作者:杨玉晶; 史荣娜; 杜学丽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以乙酸铅(Pb(Ac)_2)、硫代乙酰胺(TAA)和碘化钾(KI)为原料,在120℃水热反应合成出了沿〈100〉方向六臂星形纳米枝叶结构Pb S+x%(原子分数)PbI_2(x=0,0.5,1,1.5,2,2.5,5)粉末。合成的粉末采用等离子活化烧结(PAS)技术在40 MPa下以60℃/min升温到500℃保温5 min,获得了致密度在90%左右的烧结体,掺杂Pb I2的Pb S烧结试样的XRD峰位左...

  • Al2O3弥散增强Cu基高导电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张一帆; 纪箴; 刘贵民; 贾成厂; 陈珂; 刘博文; 杨忠须 刊期:2016年第05期

    采用高能球磨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的方法制备0.5%、1.0%和2.0%的Al_2O_3弥散增强Cu基复合材料。研究Al_2O_3在Cu基体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复合材料强度、硬度、导电性能和摩擦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弥散分布于晶界处的Al_2O_3颗粒导致复合材料的硬度和抗拉强度都提高,而伸长率、电导率降低和摩擦系数降低。1.0%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

  • 不同烧结气氛下M3∶2粉末高速钢的性能研究

    作者:欧阳齐; 于永亮; 黄雍平; 陈莲君; 张丰丽; 李松林 刊期:2016年第05期

    以水雾化M3∶2高速钢粉末为原材料,分别在真空和真空+氮气两种气氛烧结制备M3∶2粉末高速钢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及力学性能评估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硬度以及抗弯强度。研究结果表明:真空烧结高速钢中主要存在M6C和MC两类碳化物相;真空+氮气气氛烧结的高速钢中除了M6C碳化物以外还含有M(C,N)...

  • 碳纳米管和氧化铝颗粒协同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作者:张政委; 纪箴; 贾成厂; 张一帆; 唐怡; 吕莹莹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文首先利用碱式高锰酸钾对纯化后的CNTs进行改性处理,然后用分子水平法制得前驱体CNTs/Cu复合粉末,最后用内氧化方法,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获得CNTs、Al_2O_3/Cu复合材料。结果表明:CNTs、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维氏硬度(136)和抗拉强度(226 MPa)均优于两个增强相单独作用的铜基材料;材料的断后伸长率超过纯铜(40.1%),达到43.6%,表现出非...

  • 氮化物弥散强化铁基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作者:郭旸; 刘祖铭; 苏鹏飞; 麻梦梅; 段然曦; 王帅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实验向雾化Fe-12.8Cr-3.4W铁基粉末中引入氮化物粉末进行球磨,然后对球磨粉末进行热挤压和热轧制制备得到合金样品。对雾化粉末和球磨粉末的形貌和成分、各组成形合金的显微组织、各组成形合金的力学性能以及断口形貌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球磨对粉末晶粒起到了细化作用,同时球磨后粉末与空气接触会引入少量的氧,YN(氮化钇)的引入起到了...

  • 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制备高温合金GH4169复杂构件

    作者:王会杰; 崔照雯; 孙峰; 刘红宾; 唐众民 刊期:2016年第05期

    本文采用激光选区熔化成形(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制备了高温合金GH4169复杂结构件。研究了不同成形方法和不同成形工艺条件对构件的影响,并对构件力学性能、成形尺寸、成形周期、表面粗糙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倾斜45°角生长时,构件在生长过程中的应力较小,未出现应力开裂的现象且表面缺陷减少;光斑补偿值0.06 mm效果最佳,样...

  • 烧结温度对420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作者:杨霆; 郑军妹; 刘晓刚; 程永超; 罗丰华 刊期:2016年第05期

    采用真空烧结制备了420马氏体不锈钢,研究了烧结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200~1 300℃的温度区间内,烧结样品收缩,烧结体孔隙逐渐减少,晶粒长大,晶粒组织不断粗化;烧结体的密度、硬度、抗弯强度等均逐渐提高。随着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在1 300~1 350℃的温度区间内,这种提高的趋势减缓。最佳烧结温度为1 300℃,此时,烧结...

  • 3D打印时代的黎明曙光

    作者:贾成厂 刊期:2016年第05期

    2009年,随着美国Stratasys公司关于家庭用3D打印专利的过期,以低成本设备为中心的市场得到了拓展。从新奇性逐渐变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可以制备复杂形状的塑料零件"的印象在不断加深。2014年,随着金属等多种原材料的使用,能够进行高度成形的高性能设备的专利的取得,3D打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真正开始了这项技术的新纪元。

  • 喷油泵齿条数控车削专用夹具的研究

    作者:田广泰; 马可; 胥健; 申小平 刊期:2016年第05期

    齿条是柴油机喷油泵中关键零件,与齿圈协调起到控制油量作用。齿条形状特殊,采用粉末冶金方法成形,其球头是后续车削加工成形。本文以喷油泵齿条球头的加工过程为核心,研究车削夹具方案,探讨其特点,设计出一种数控车床用夹具,在保证齿条精度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作者:董桂霞; 吕易楠; 韩伟丹; 张茜; 董丽 刊期:2016年第05期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元件,以其优异的电化学特性和环境友好性,受到广泛关注。超级电容器主要分为双电层电容和法拉第赝电容,分别通过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和电极表面的可逆反应储能。超级电容器同时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性能优良的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主要包括碳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和金属化...

  • 金属注射成形中碳控制的重要判别分析

    作者:Prof; Randall; German; 韩凤麟 刊期:2016年第05期

    金属注射成形(MIM)中碳难以控制,对其工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最明显的是在MIM工艺发展早期对材料的选择。而且,适当地控制碳一直都十分重要,是影响MIM最终零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圣地亚哥洲立大学(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USA)的Randall German教授述评了MIM工艺发展中控制碳的历史,并考察了烧结气氛与黏结剂系统的重要性,还述评...

  • 《粉末冶金技术》投稿须知

    刊期:2016年第05期

    收稿电子邮箱:fmyj@chinajournal.net.cn收稿及定稿查询电话:010—67621317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期刊中心;邮政编码:100083来稿以电子文件格式(Word文档)投至电子邮箱(E-mail:fmyj@chinajournal.net.cn),可不必另寄纸质文稿。稿件经评审录用及刊出后,酌至稿酬(含光盘版、网络版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