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科学

法律科学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of Law(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杂志简介:《法律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470/D,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论、法律文化与法律价值、反垄断法治、科技新时代法学专论、部门法理与司法实践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西北政法大学
国际刊号:1674-5205
国内刊号:61-1470/D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5.167
复合影响因子:3.76
总被引量:6880
H指数:42
  • 法律不确定性命题的司法检视

    作者:张玉洁 刊期:2015年第03期

    伴随着法律的"语言学转向",法律的不确定性命题重又成为各法学流派争相探讨的理论热点。其理论层面上的论争在哈特与德沃金的论战以及恩蒂科特的批判中展开,并将这一命题推行至司法领域,引发了不确定命题与裁判命题的论争;而实践层面的不确定性命题则将案件梯度构造理论、司法三段论、解释理论以及裁判难题并行讨论,验证了法律不确定性命题的...

  • 法院科层化的多米诺效应

    作者:刘练军 刊期:2015年第03期

    我国法院的科层化建制并非源于宪法之规定,而是在政治实践中形成的,属于一种宪法惯例。此等法院建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即多米诺效应。它使得法官缺乏身份保障而处于科层化生存状态,并导致法官流失和不务正业,由此对司法效率构成制度性障碍。比较研究发现我国每千人涉诉人数有限,法官与人口比例颇高,法官人均案件负担其实并不重。所谓"案多人...

  • 以审判为中心:内涵解读及实现路径

    作者:闵春雷 刊期:2015年第03期

    "以审判为中心"是针对我国"以侦查为中心"的刑事诉讼现实提出的极具时代意义的理论命题。"以审判为中心"应以审判活动为中心,而不是以审判权、法官或以审判阶段为中心,侦查、提起公诉等活动应围绕审判进行并接受审判活动的审查和检验,其重心在于保障被告人的公正审判权。"以审判为中心"通过"庭审中心主义"得以实现,即通过贯彻证据裁判...

  • 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作者:张吉喜 刊期:2015年第03期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提出"以审判为中心"的第一个官方文件,对指引我国未来的刑事诉讼制度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以审判为中心必然意味着以庭审为中心和以一审为中心。以审判为中心需要遵循直接言词原则和证据裁判原则。我国刑事诉讼法在保障审判的中心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推进...

  • 法院庭审直播的实证研究

    作者:何家弘 王燃 刊期:2015年第03期

    法院的庭审直播是指法院在法庭审判的同时通过广播、电视或网络等途径对庭审过程进行的图文、音频、视频播放。庭审直播是司法公开的需求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庭审直播是有利有弊的。就当下中国而言,庭审直播的价值主要表现为有助于增强司法的透明度,提升司法的公信力,维护司法公正,遏止司法腐败,改变庭审虚化的现状,促进司法判例制度的...

  • 庭审网络直播与当事人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与平衡

    作者:刘小鹏 刊期:2015年第03期

    为了扩大司法公开与加强社会监督,各地法院纷纷推行庭审网络直播。法院充分肯定庭审网络直播的积极作用,却忽略了当事人隐私权的保护。庭审网络直播与隐私权的实现方式与价值差异决定了两者必然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实际上是司法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由法院主导的司法公开应当避免司法专横与司法行政化。借鉴域外庭审直播经验,应当尊重与保护个人...

  •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兼谈我国控辩审关系的反思与重构

    作者:亢晶晶 刊期:2015年第03期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是民事诉讼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将其导入到刑事诉讼中有利于审辩之间从对立走向一定程度的协作,实现辩护权对裁判权的制约,逐步实现"庭审中心主义"和"审判中心主义",发挥审判守护公正的作用,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虽然将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导入刑事诉讼还面临一些障碍,但不能从根本上阻碍其的导入。在协同的路径选择上,控审之间...

  • 通过裁判后果论证裁判——法律推理新论

    作者:孙海波 刊期:2015年第03期

    随着法律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发展,在指责传统法教义学无助于疑难案件的同时,一些社科法学家主张以后果主义裁判取代教义学推理。然而他们既未提供任何关于后果主义裁判的理论阐释,亦未对后果主义裁判的运作方法进行说明,结果导致后果主义裁判沦为口号。社科法学家过分夸大后果推理的适用范围与实践功用,进而将传统的教义学推理与后果推理对立...

  • 诉讼请求变更的理念与实践——以诉讼请求变更原因的类型化为切入点

    作者:许尚豪 欧元捷 刊期:2015年第03期

    纠纷当事人若要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首先需在社会生活事实中选定由法院审理的事实的范围,再据此确定具体的诉讼请求。诉讼中诉讼请求项目上的替换与追加,既可能是因社会生活事实变更,也可能是因原告对事实的主观认识有所改变。同一程序能够容忍何种程度的变动,取决于所持观念是规范维持,还是纠纷解决。以纠纷解决价值观来判断诉讼请求能否变更,...

  • 占有不是财产犯罪的法益

    作者:车浩 刊期:2015年第03期

    占有不是财产犯罪的法益。一方面,占有不是普遍存在于所有财产犯罪中的概念。财产的范围包括物和利益,而占有对象只能是有体物而不能是利益。另一方面,占有也不是盗窃罪的法益。占有仅仅是一个在理论上构建出来的隐性构成要件要素,将其缺乏根据地提升为法益,并以此判断盗窃罪成立与否的做法,混淆了构成要件要素与法益,用实质性的法益思考替代了...

  • 论煽动恐怖活动的犯罪化——兼评《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相关条款

    作者:皮勇 杨淼鑫 刊期:2015年第03期

    我国恐怖活动进入新的高峰期,全国各地面临恐怖活动严重威胁,我国反恐除了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基本对策,还应该"全程反恐,事前优先",从恐怖活动发生的源头开始反恐,严厉打击煽动恐怖活动犯罪。《刑法修正案(九)(草案)》第6条和第15条规定了新的恐怖活动犯罪,其中,煽动恐怖活动罪是重要的犯罪。但是,相关法条对该罪的行为方式、煽...

  • 共同违法行为的认定标准与处断规则——兼对《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7条之检讨

    作者:熊樟林 刊期:2015年第03期

    我国《行政处罚法》没有共同违法的直接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7条作了概括式补充,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论界效仿刑法学所建立的判断标准,非但无法为共同违法的认定和处断提供帮助,反而会造成法律上的漏洞。实际上,共同违法只是该当构成要件和满足违法性的行为,它并不一定需要有责。从比较法的经验来看,立法者往往会将不同的相对人视为统...

  • 全口径预算管理之惑:论社会保险基金的异质性

    作者:张荣芳 熊伟 刊期:2015年第03期

    全口径预算管理虽是我国近期财政改革的目标,但有必要明确全口径预算的"口径",准确界定政府性收支的范围。社会保险基金的所有权属于参保人,而不是政府,其收支不属于政府性收支,不应纳入全口径的政府复式预算体系。况且,社会保险制度是为了落实宪法赋予的社会保险权,关系到公民基本权利和政府基本义务,无论缴费还是赔付都应遵循法定原则,不宜...

  • 页岩气特许权的制度困境与完善进路

    作者:刘超 刊期:2015年第03期

    页岩气开发已被纳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自然因素与制度缺陷共同导致了当前的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现实困境,并且制度缺陷加剧了自然因素的制约作用。我国页岩气特许权制度的缺陷构成了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制度障碍,页岩气特许权制度实施存在诸多困境:设置页岩气特许权中的主体身份歧视、页岩气特许权制度对权利人行为全过程控制的疏忽以及对...

  • 东道国当地救济规则在ICSID仲裁领域的运用研究——兼论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应对策略

    作者:李沣桦 刊期:2015年第03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纵深推进导致国际投资争端大量产生的背景下,传统国际法上的东道国当地救济规则逐步被运用到以ICSID机制为主的投资者-东道国仲裁解决领域中。但国际投资仲裁领域中的当地救济规则在适用标准、例外规定、终局性要求等方面却突破了传统国际法的适用惯例。作为最大的资本输入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中国在外资引进上获得显著发展,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