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法律和社会科学 民众诉讼心态与法律意识——基于“三言二拍”的阐释 【正文】

民众诉讼心态与法律意识——基于“三言二拍”的阐释

作者:梁苍泱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法律意识   三言二拍   文本解读   日常生活领域   全面真实  

摘要:"三言""二拍"较为全面真实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尤其是宋元明时期市井小民的日常生活,其有近五分之二的篇幅、约八十个故事涉及法律问题,在体现当时民众的诉讼心态和法律意识方面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通过这些故事的文本解读可以发现:受自身利益诉求和官府权力运作的影响,民众同时具有好讼和惧讼两种心态,而其根源是他们对司法活动的体验和由之形成的意识。民众总体上服膺作为政治和文化精英的司法者的判决,赞赏他们体现实质正义的判决智慧;不反对逼供和非常规手段,但对司法中的低效与腐败也心存畏惧。民众会策略性利用司法流程。在司法投射之下的日常生活领域,民众也懂得通过契约等方式来维护权利,以便在进入正式司法流程时获益。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