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博

福建文博杂志 省级期刊

杂志简介:《福建文博》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5-1005/K,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历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历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考古发现与研究、文物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论坛

主管单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
主办单位:福建省考古博物馆学会;福建博物院
国际刊号:1005-894X
国内刊号:35-1005/K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历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福建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12
复合影响因子:0.17
总发文量:924
总被引量:745
H指数:9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1.5652
  • “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

    作者:毛敏; 林林 刊期:2014年第04期

    <正>由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福建省文化厅、福建省外事办公室、福建博物院联合承办的"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图片展"于2014年12月15日晚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刘结一大使、联合国新闻部负责人马希尔·纳赛尔等1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福建博物院院长吴志跃主持开幕式。12月16日,为配...

  • 明清时期的广绣外销艺术品

    作者:白芳 刊期:2014年第04期

    广绣作为历史悠久的地方绣种,在明清时期得到迅猛发展。伴随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不断扩展,海外市场需求的日益增加,和中西文化交流的持续深入,广绣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油画的艺术特色和明暗透视及光线折射的原理,对广绣在题材选用、图稿绘制及针法表现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西风东韵的广绣外销艺术品深合西方人的审美趣...

  • 海上丝绸之路对福建发展的启示

    作者:赵巍; 林雅宏 刊期:2014年第04期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积淀,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历史上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辉煌的历史为福建在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启示。

  • 空海——经海上丝绸之路前来福州的日本高僧

    作者:郑莹 刊期:2014年第04期

    空海法师是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为学习佛法,不远千里从日本经海上丝绸之路前来中国。他与福州和开元寺有着不解之缘。空海之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段重要的陆上运输线,也是一条佛学之路、茶叶之路以及文学之路。

  • 长乐市东洛岛沉船遗址水下考古调查报告

    作者:赵嘉斌; 邓启江; 王亦晨; 孟原召; 聂政; 路昊; 朱砚山; 陈建国; 栗建安; 羊泽林; 楼建龙; 宋蓬勃; 陈浩; 危长福; 林果; 朱滨; 郑茜; 赵荣娣; 张红兴; 傅恩凤; 薛彦乔; 欧东海; 邱秀华; 甘慰元; 陈昕; 姜武威 刊期:2014年第04期

    长乐东洛岛沉船遗址是2014年度福建水下考古调查的重要收获。从出水瓷器标本来看,该遗址不仅年代跨度长,而且历史内涵丰富。对研究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变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福州市新店罗汉山商周遗址2008年度考古发掘简报

    作者:高健斌; 林果; 戴晖; 赵荣娣; 赵秀玉; 兰芳; 蔡喜鹏; 林峰; 张树霞; 李福生; 朱滨; 谢在华 刊期:2014年第04期

    2008年为配合三环路建设,福州市考古队对罗汉山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发现十座商周时期竖穴土坑墓,出土一批文化遗物,可分为磨制石器、玉器、青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等。从年代上看,罗汉山遗址是一处以几何印纹硬陶为主,同时出土原始瓷的古人类遗址。基本可界定该遗址为地处商周时期闽江入海口附近、支流新店溪一带的原住民公共墓地,...

  • 武夷山市蛇子山闽越国墓葬发掘简报

    作者:郑辉; 杨琮; 林繁德; 高绍萍; 赵福凤; 林连芝; 赵爱玉 刊期:2014年第04期

    为配合武邵高速公路的工程建设,2008年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对蛇子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科学考古发掘,发现两座闽越国时期墓葬,形制与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周边一带所发掘的墓葬结构和修筑手法基本相同。墓葬中出土了陶瓮、罐、钵、瓿、匏壶、釜、纺轮等器物,为该地区闽越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 南安市丰州桃源南朝墓清理简报

    作者:陈建中; 范佳平; 黄伟; 盛荣红; 董文强 刊期:2014年第04期

    2013年1月,南安市丰州镇桃源村发现一座古墓葬,泉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证实是一座南朝墓。该墓葬共出土15件南朝时期青瓷器,为研究闽南历史提供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 从考古发现看龙岩上古史的构建

    作者:吴锡超 刊期:2014年第04期

    从20世纪30年代厦门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林惠祥在武平开展考古调查至今,龙岩已发现了数百处史前时期的古文化遗址,出土了丰富的遗迹遗物,证明闽西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就有人类活动,福建新石器时代的文明之光从这里发源。因此,通过考古发现构建龙岩上古时期的历史,完全可行。

  • 福清市瑞岩山布袋和尚像之信仰与图相源流

    作者:常青 刊期:2014年第04期

    福清市瑞岩山布袋和尚像,是中国现存最大的一尊该题材造像。据史料记载,这尊布袋像雕造于元至正(1341~1370)初年。布袋信仰与造像兴起于公元十世纪晚期,入宋以后渐成中国佛教艺术界最为流行的题材之一。瑞岩山石雕布袋和尚像在中国同类造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观布袋和尚图相发展史,其形像主要有立姿与坐姿两种,以坐姿的雕塑像为主流,主要...

  • 两汉时期建筑明器研究综述

    作者:冯远 刊期:2014年第04期

    全文介绍了建筑明器的研究现状,分别从考古学、建筑学和社会史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概括了现阶段不同学者对建筑明器的研究情况,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空间提出自己的看法。

  • 论建瓯市黄科山出土的青铜甬钟

    作者:王华璇 刊期:2014年第04期

    建瓯黄科山青铜甬钟的发现及研究,特别是考证其埋藏年代,为探索商周时期福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古代民族以及文化面貌等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实物资料。

  • 泉州市区北门街出土银币分析

    作者:唐宏杰 刊期:2014年第04期

    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历史上对外交流十分频繁。泉州被誉为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十七世纪以来,特别是清末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东南亚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出现了大批闽南人出国谋生的移民潮,泉州由此成为我国著名侨乡。大量的外国货币随着贸易交往和人员往来被带到闽南特别是泉州并被保留下来,20...

  • 厦门市博物馆藏四件涉台匾额评析

    作者:陈宝属 刊期:2014年第04期

    匾额集字、印、雕、色于一体,大都辞藻华美、书法精湛、言简意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民风等,起到了补史、正史的作用。厦门市博物馆收藏的这四件涉台匾额,不仅是台湾曾经隶属福建的原始实物,而且还真实地印证了闽台之间的历史渊源。

  • 德化窑青花瓷的特点及影响

    作者:陈冬珑 刊期:2014年第04期

    德化窑青花瓷始烧于明代。德化窑采用独有的传统工艺和陶瓷原材料,烧造了独具特色的青花瓷,享誉世界。德化窑青花瓷凭借其地域优势,影响着周边地区青花瓷的生产烧制。本文拟从德化窑青花瓷的起源、特点及与周边安溪、永春窑口青花瓷的关系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