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鞘细菌对二价铁离子转化条件优化及机制 【正文】

鞘细菌对二价铁离子转化条件优化及机制

作者:郑虹; 杜可; 韩艳丽; 陈晓凤; 邓加聪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 福建福清350300;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近海流域环境测控治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福清350300
鞘细菌   铁转化   正交实验   活性因子   机制研究  

摘要:研究不同条件下鞘细菌S9对Fe2+的转化作用及活性因子的转化机制.从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初始pH、接种量等因素探讨鞘细菌对亚铁离子的转化特性;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考察菌株对亚铁离子转化特性的影响,进一步优化鞘细菌对亚铁离子的转化条件;并从活性因子定位及温度、pH及抑制剂对活性因子转化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鞘细菌对亚铁离子的最佳转化条件为:培养温度36℃,培养时间72 h,初始pH 7.0,接种量5%,在此条件下,鞘细菌对二价铁离子的转化作用最佳,其转化率可达96.31%.该活性因子是鞘细菌产生的一类胞外酶.该因子对温度较为敏感,在70℃下保温10 min后,基本上检测不到该因子对二价铁离子的转化作用;对pH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当pH太低或太高,活性因子的转化效率都会受到影响;不同浓度的胰蛋白酶、SDS及氯化镉对活性因子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学术咨询 免费咨询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