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研究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研究

时间:2022-02-27 09:09:07 关键词: 胃癌患者 术后 肠内营养 护理研究
摘要:通过阐述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实施肠内营养的护理、与肠内营养支持相关并发症的观察,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研究进展,从而促进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快速康复。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研究

胃癌在我国是高发疾病,其发病和死亡例数均约占世界的50%,是国家癌症防治的重点。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对胃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促进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等方面效果显著。加之患者术前多营养不良、肿瘤消耗,且需胃肠减压或禁食6~8小时等为手术做肠道准备,导致患者处于营养缺乏状态。

1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

1.1肠内营养支持的作用

胃癌患者术中常放置空肠喂养管,以便术后经鼻肠管注入肠内营养液提供机体所需营养。经喂养管输注肠内营养液对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血清白蛋白(ALB)、淋巴细胞总数(TLC)、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方面效果显著。随着全身营养状况的改善,人体抵抗外来感染的免疫能力增强,在手术切口及腹腔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也随之降低。

1.2肠内营养支持的时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患者术后康复虽十分重要,但如果时机把握不准反而会适得其反。在一般的腹部手术后,小肠的蠕动和肠鸣音在术后2h即可恢复。王新波等认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时机一般在术后12~24h,即患者出现肛门排气、胃肠功能恢复后才给予营养支持。

1.3肠内营养支持的输注方式

肠内营养输注方式一般分为一次性投给、间歇性重力滴注和持续性经输液泵泵入三种方式。唐悦等研究表明,持续性输注方式在缩短患者术后过渡到全肠内营养的时间及拔管时间,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提高营养状况的改善效果等方面效果显著。

2肠内营养的护理

2.1喂养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喂养管,防止滑脱、移动、扭曲和受压。保持喂养管的通畅,预防营养液在管腔内沉积堵塞导管,每次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冲管,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一次。喂养管给药时,应将药物充分碾碎溶解;使用过程中如因各种原因暂停输注,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保持管道通畅。

2.2控制输入营养液的浓度、温度和速度三个重点内容

三个重点内容应根据患者耐受度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约37℃~40℃;营养液浓度也不宜过高,否则易诱发倾倒综合症。输液泵输注营养液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询问患者是否有腹胀、腹泻、恶心等不适的症状。营养液输注速度不宜过快,过快容易导致营养液返流,引起误吸。

2.3体位管理

患者在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头部抬高30°~45°,肠内营养输注结束,应继续保持头部抬高30°~45°时间30min,防止液体反流,引起误吸。

3并发症的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误吸是肠内营养最严重的并发症。原因在于输注过快,剂量过大,进而胃排空不良、营养液返流所致。可采取坐位、半坐位或床头抬高30°的仰卧位以防返流,输注结束后应维持此体位30min。如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输注。

4讨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更符合生理状态,能有效地维护胃肠道黏膜细胞结构完整性,阻止菌群失调所致的肠源性感染,且给药方便,费用低廉,患者受益明显。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在场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过程中通过细致地指导和护理,可明显减少肠内营养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接受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