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文范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系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系

时间:2022-09-06 08:54:24 关键词: 国库集中 支付制度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关系
摘要:近几年,我国在财政支付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很多事业单位都开始应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其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笔者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该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的影响,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及资金使用有了更高的要求,最后给出了该制度下,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意在帮助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关系

在传统的财政资金支付中,财政部门主要通过财政专门账户向事业单位的存款账户拨付财政资金,这种支付方式存在很多的不足,不仅会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率,还不能有效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而国库集中支付方式的出现,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是政府进行支出管理的主要手段,还为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提供了保障。由于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属于新的支付环境,会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首先要根据年度预算进行用款计划的编制,然后财政部门会按月将资金拨付给事业单位。该制度是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作为基础,使用直接支付方式,将资金拨付到事业单位,并对事业单位进行资金使用过程进行监控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和传统的分散支付制度相比,集中支付制度有助于财政性资金的全面管理,进一步规范预算的执行,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有助于财政监督制度的构建,从根源上预防腐败现象,确保资金能够安全运转;有助于财务部门的预算细化及工作人员的预算执行力,大大提升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资金拨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直接支付,当财务部门开具了支付令之后,银行会按照支付令的相关内容通过国库单一账户进行资金的直接支付,直接支付的范围包括物品采购支出、工资性支出、印刷费支出和工会会费支出等内容;其二,授权支付,当事业单位获得财政部门的授权之后,可以向银行进行支付指令的签发,然后银行按照支付令中规定的用款额度向事业单位进行资金的支付,授权支付的范围包括没有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物品或者事业单位的零星支出等内容。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实施,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现代财政国库管理相关制度的有效实施。但是因为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时间相对较短,还没有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很多群众以及政府部门仍旧没有进行传统观念的转变。因此,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资金预算以及资金使用的要求增加。

(一)资金预算的要求更高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行对事业单位进行资金预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进行资金预算时,预算编制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前瞻性。在实际的制度实施中,事业单位进行的财务管理是否实现了资金的支出,并不是由单位账户存款中含有的资金决定,而是由年度资金预算以及用款计划所决定。事业单位需要将财务工作的重点从财务管理转移到财务预算中,这样才能确保预算编制能够满足要求,使资金能够按时付款。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工作存在以下问题:第一,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因为预算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都是根据财务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编制,缺乏准确性及预见性,经常出现调整预算或者预算增加等现象,还存在不重视资金性质和预算编制的情况,会对预算编制的有效执行造成不利影响。第二,预算管理不能有效执行。事业单位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虽然每项支出的相关内容都被准确明晰的记录,但是因为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很容易使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资金授权的方式将资金的用于其他方面,使资金的使用效率低下。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将预算编制的内容进一步细化,确保预算编制具备一定的权威性。

(二)资金使用的要求更高

在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时,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有更多的刚性要求。当机构后在进行预算资金总量的审核时,事业单位在经济年度内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资金量来维持。也就是说,当机构在审核预算资金总量之后,事业单位在一个经济年度内,智能使用这一资金数量进行正常运转。和传统的层层拨款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规划意识,有助于国库的集中支付管理,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直接指出比例,实现了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因此,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事业单位在进行财政资金的分配时,需要考虑预付额度的大小,而事业单位的预付额度是由月度用款计划决定的。与此同时,用款计划还支持直接支付清款方式,有效控制了事业单位存在的随意使用资金现象。但是当事业单位急需要使用资金,但是用款额度不能及时审批的时候,事业单位会出现用款困难。从而影响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

三、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措施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会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说明国库管理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长期且较为复杂的工作。事业单位在贯彻落实国库集中制度制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财务管理。

(一)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相关制度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施之后,资金的支付方式、银行对账户的管理以及财务会计体系都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也需要进行相关配套制度的完善,各部门都要实施制度建设,比如培训费、办公费以及电话费等多种日常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接待制度以及车辆管理制度等多种综合管理制度,通过全面完善的制度建设,为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管理提供保障。另外,国库集中制度制度不仅要求事业单位进行制度的完善,还需要进行理财观念的转变,事业单位需要进行更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统一工作人员的思想,明确财务人员的职责,树立全新的财务工作理念,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加强对财务预算工作的管理

事业单位需要构建健全的预算与支出标准体系,在进行基本支出预算时,可以使用一般编制方法按照实际开支标准进行;在进行项目的支出预算时,可以使用零基预算发法根据资金的不同需求程度开展逐项编制工作;在进行年度预算的编制时,需要将事实作为根据,采用科学的预测方法进行项目及金额的预测,并细化项目的具体支出,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及预算水平。工作人员需要将部门预算作为基础,明确事业单位的支出指标,严格进行预算的调整;财务人员需要按月、分类进行用款计划的编制,比如,某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将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进行分类编制,该事业单位的预算指标得到非常有效的控制。指标能够明确资金的用途,额度能够控制资金的结存,事业单位需要进行指标和计划的双重控制,将传统的“资金流”转变成“指标流”与“计划流”。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需要在资金支出前进行全面的预算工作,详细记录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确保事业单位的资金动态变化实时掌握在财务人员手中。另外,上级财政部门需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并随机抽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及时发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正常开展预算项目的编制及执行工作。

(三)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重新设置和政府采购、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预算编制以及国库集中支付对应的财务管理机构以及会计核算机构,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零余额账户的财务管理及收支预算,规范国库支付业务的审批和执行等控制程序,并实施责任到人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有章可循,严格按照授权控制实施工作,在岗位设置以及人员安排上确保职权分离。在进行编制预算的时候,事业单位需要进行年度用款计划的预测,并和各个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确保指出的所有资金都能够保留明确的支出凭证,避免大预算小指出现象的出现,严防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违法乱纪行为。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要考虑到预算计划以外的支出,确保事业单位能够及时处理涂改发时间,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灵活性。

(四)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随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推广实施,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于网络平台,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能够熟练进行相关软件的操作;然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管理模式与支付模式有所不同,事业单位的职能有所改变,从传统的会计核算职能转变为综合管理职能,所以财务人员需要了解财务会计、经济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事业单位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集中进行财务人员的制度培训、理论知识培训及软件培训,并将培训的结果纳入到财务人员的考核中,给予考核优秀的财务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鼓励财务人员主动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为事业单位开展会计业务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财务管理的水平。另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建立报账员更换交接过渡制度,防止报账员岗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还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上岗要求,聘用计算机技术与会计核算兼备的人才,从根本上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

四、结论

综上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有助于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的提升,事业单位需要贯彻落实该制度。通过对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分析可知,事业单位需要明确该制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适应该制度,可以从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预算和内部控制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这几方面入手,加强财务管理,贯彻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本文的分析仍旧不够全面,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