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杂志 省级期刊

Reader's Taste

杂志简介:《读者欣赏》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2-1163/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视线、文化纪事、专题、雅玩、行走、食之有道、舞台、电影、鲜话说吧

主管单位: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1-4830
国内刊号:62-1163/Z
全年订价:¥ 340.00
创刊时间:2001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甘肃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2051
总被引量:23
H指数:2
  • 6月艺事

    刊期:2016年第06期

    舞蹈《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杨丽萍在舞台艺术创作上的又一次全新尝试,也是将传统经典艺术融入当代文化语境的一次大胆实践。虽然楚汉相争、霸王别姬的故事流传千年,家喻户晓,但该剧并未着力于讲述故事,而是将两千年前的一组人物从故事中提炼出来,放在更广阔的时空概念里,

  • 读图

    刊期:2016年第06期

    红外镜头下的大苹果城 纽约冷灰色调的大型建筑群在摄影师Paolo Pettigian的眼里却是别有一番色调,他将整个纽约浸透在彩色的海洋里。站在曼哈顿中央公园无与伦比的自然景观之中,这位来自意大利的摄影师将他的镜头对准了纽约的市区,用红外摄像机记录下眼前的景观。“我拍摄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大苹果城的摩天大楼和周围自然环境之间的对比。”Pe...

  • 《局事帖》为何这么贵

    作者:季涛 刊期:2016年第06期

    唯一一件传世墨迹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与父亲皆为北宋名臣,唐宋八大家中有两位和他一生关系重大——老师欧阳修、好友王安石。年轻时曾巩与王安石就是好友,但是为官之后,两人政治理念不同。1069年,王安石得神宗信任,推行新法,50岁的曾巩主动要求离京任地方官。

  • 发现海昏侯:汉废帝刘贺及海错侯由来

    刊期:2016年第06期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88年正月,刘髀驾薨,时年5岁的刘贺成为昌邑王。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其无子,同年七月十八日,大将军霍光等人迎立19岁的刘贺继位。据《汉书·霍光金日殚传》记载,刘贺“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诸官署征发,凡千一百二十七事”。

  • 金光闪闪之外的海昏侯墓:学术“含金量”比金子还高

    作者:奚牧凉 刊期:2016年第06期

    20来名记者一哄而上,将南昌西汉海昏侯国考古专家组组长信立祥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腿慢一步的记者已然看不见信立祥的身影。2016年3月2日首都博物馆“五色炫曜——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开幕式上发生的这一幕,是因为就在大约一刻钟前,信立祥念出了那虽然只有26个字,但公众早已翘首以待的结论:“考古证实,绑墩山墓园主墓墓主人即为...

  •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发现

    刊期:2016年第06期

    “海昏”意为鄱阳湖以西 许多年来,这个在鄱阳湖西岸消失了上千年的神秘古城,如同一座东方庞贝古城,依旧不断被人们提起:刘贺被封海昏侯,那海昏侯国究竟在哪里?

  •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探秘

    刊期:2016年第06期

    这是一座怎样的墓葬呢?从蜿蜒的小路爬上螂墩山,站在搭建在侯夫人墓外数米的高台之上,这座4.6万平方米的墓园大气磅礴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座西汉海昏侯墓墓园由两座主墓,

  • 上万件奢华随葬品尽显大汉气派

    刊期:2016年第06期

    除了恢弘的墓葬,南昌西汉海昏侯墓还出土了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竹简、木牍等珍贵文物约2万件,刷新了多项考古纪录。这不仅印证了汉代厚葬之风,也成为我们认识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依据。

  • 海昏候墓"大刘记印"小考

    作者:熊长云 刊期:2016年第06期

    玺印作为墓葬常见随葬品之一,也是判定墓主身份的重要依据。而高级别的玺印,又往往能与传世史料两重相证,揭示出独特的信息。新见西汉海昏侯墓“大刘记印”,为研究海昏侯墓主身份提供了新的资料。据已公布的信息,此印为玉质,龟钮,1.7厘米见方,出土于海昏侯墓椁室。玉印制作精细,应为实用器,篆书铭文四字,为“大刘记印”。汉印自名为...

  • 汉代王候为何痴迷玉器

    作者:屈菡 刊期:2016年第06期

    创造统一盛世的汉王朝,也让玉器使用达到了一个黄金时代。当然,先秦和汉代的玉器不仅可以彰显尊贵身份,甚至还是国家公器的象征。比如,象征着国运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是秦相李斯奉秦始皇之命,使用和氏璧所镌刻,后来为中国历代皇帝相传,被视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

  • 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

    刊期:2016年第06期

    醍醐寺坐落于日本京都市东南部的醍醐山,由理源大师圣宝创建于874年。作为日本密教真言宗醍醐派的总寺,醍醐寺不但在日本佛教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佛教东传与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

  • 手谈暗觇真人相,一子运筹决雌雄

    作者:倪亦斌 刊期:2016年第06期

    唐代末年,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群雄逐鹿中原,试图问鼎王权。根据宋代洪迈所著《容斋随笔》卷十二记载,一位名叫杜光庭(850—933年)的作者撰写了侠客故事《虬髯客传》。杜光庭科举应试不中,曾去天台山学道,晚年隐居在青城山白云溪畔,自号“东瀛子”。满腹经纶的才子李靖拜访隋末朝廷权臣杨素,在其宅中得遇张姓执红拂女。

  • 黄河最美的滩涂——甘肃临夏黄河滩涂风光

    作者:孟夫子; 张润国; 王杰 刊期:2016年第06期

    独特的地貌,独特的美景 甘肃临夏,古称“河州”。自古以来就是中原与两域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历来商贾云集.贸易繁荣,曾是陇上古丝绸之路南线上的“茶马互市”的重要商埠,被称为两部的“旱码头”,享有“花儿之乡”、“彩陶之乡”、“牡丹之乡”的美誉。

  • 清香万斛 濯魄冰壶——弘仁的山水画艺术

    作者:朱玉婷 刊期:2016年第06期

    17世纪的中国,正值明末清初,是一个王朝交替、人心惶惶的动荡时代。然而,“国家不幸诗家幸”,在艺术史上,这段动荡激烈的时代却是画家创作力最旺盛的时代之一。美术史学家高居翰在《气势撼人》中指出:“即使在世界艺术史上,欧洲19世纪以前的画坛,也都难与17世纪的中国画坛媲美。”这段混乱动荡的岁月中,许多正直官吏和爱国人士见明王朝...

  • 貌得蓬莱第一山--黄公望画派

    作者:赵启斌 刊期:2016年第06期

    黄公望是我国宋元时期最富有创造性的中国山水画家之一,其画风对明清山水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明清林立的山水绘画流派几乎都是在“黄公望画派”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黄公望及其绘画流派的实践完成了山水画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的重大转变,确立了新的中国山水画样式。